清明節爲什麼要掃墓呢?

祭奠祖先、盡孝尋根、緬懷英烈、敬賢感恩是清明節的核心禮俗。中國人自古就非常崇拜祖先、尊敬長者。祭祀掃墓的習俗自秦漢相沿承襲,普及民間,歷兩千年而不衰,成為清明節不可缺少的禮俗活動。正如民謠所云:“三月清明雨紛紛,家家戶戶上祖墳”。據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記載,清明“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墳,以盡思時之敬”。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呢?​明代《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清明祭祀掃墓往往傾家出動,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庶民百姓,都要在這一節日祭拜先人亡魂。從唐朝開始,朝廷就給官員放假以便於歸鄉掃墓。清明前後數日,郊野間人群往來不絕,規模極盛。早已家喻戶曉的唐代杜牧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呢?​傳神地寫出了雨中孤身行路的掃墓人觸景傷懷的複雜心境,並將清明掃墓的悲涼氣氛渲染得淋漓盡致。傳統社會上墳掃墓,主要有兩方面內容:一是掛紙燒錢;二是培修墳墓。古代科學不發達,人們相信人死後有一個“陰間”世界,想借掃墓之機給陰間的先人提供生活費用和各種器物,因此,出現了焚燒紙錢和紙製祭品的迷信習俗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呢?​修整墳墓、培添新土、清除雜草,是清明掃墓的又一項內容。在人們精心修整墳墓的一舉一動裡,傾注著濃濃的親情和無盡的哀思。逝者的骨灰盒存放在“公墓”,清明時節人們到公墓祭奠,擦拭護理先人的骨灰盒,敬獻鮮花,以示懷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