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爹」對於創業者來說有多麼重要?

“拼爹”對於創業者來說有多麼重要?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虎父無犬子”,比喻牛逼的父親,養出牛逼的兒子。而一名優秀的創業者往往都有一名厲害的父親。是的,創業確實要“拼爹”。我們什麼時候開始創業,進入什麼領域,選擇什麼項目,能夠賺多少錢,最終可以獲得多大的商業成就,這些可能都與你的父親有關。

在我們國家最有錢的那幾名創業者都有一位厲害的父親,王健林他爸曾經是西藏自治區副主席;馬化騰他爸當年開著奔馳給他公司做賬;任志強他爸官至商業部副部長;馬雲他爸曾經是浙江省曲藝家協會第四、五屆主席;柳傳志他爸是中國知識產權事業創始人……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倒覺得你沒有必要負能量爆棚。在我看來,這些商界大佬的父親並不是給他們提供了多麼龐大的家產,而是給予了良好的成長環境和教育。畢竟要拼爹的話,比這幾位老爹厲害的是多了去了。

在我們從小的作文當中,都習慣把父親比作巍峨的大山。這個比喻儘管在今天已經沒有任何新意,然而父親確實是一名年輕創業者的大山,是創業者的支柱,這種支柱對於更多的草根創業者來說是精神層面的支撐。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我非常感謝父母將我生在了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他們讓我知道要改變命運只能靠自己,正如網絡上的一句雞湯“別人拼爹,我們拼命”。我更感謝父親從小到大給我的良好知識教育以及人生啟示,他讓我知道我有一個同樣很厲害的父親。

父親的支持和信任比什麼都重要

上初中的時候,我比同齡人更早進入叛逆期,抽菸、逃課、打架,我就是班上的那個“壞學生”。而我的學習成績更是一落千丈,糟糕的一塌糊塗,一直在班上最後幾名的位置徘徊。回想起來,那些時間真是讓父母操碎了心。父親無數次被班主任請到學校陪讀、陪站、陪捱罵。

記得有一次我和高年級的同學大幹一場後受了傷,父親把我送到學校附近的一家診所治療,我以為父親會將我大罵一頓,然而他只是問了問我的傷勢後,未置一詞。到達診所,給我包紮傷口的醫生是父親的熟人,醫生一邊包紮傷口,一邊跟父親聊天,他笑著問:“孩子學習成績如何?”父親的回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父親說:“學習能力很強,很有潛力,只是現在思想有點開小差。”

這句話讓我感到很震撼,並且至今深深影響著我。後來我不僅考上了重點高中,也一步步的向父親證明我的學習能力和潛力。一路走來,我的父親始終非常信任我,他從來不認為我比別人家的孩子差。在我逆反的時候,在我失意的時候,在我狀態不好的時候,父親總會用他的方式鼓勵我、支持我。後來我離開家鄉,到外面去實習、去工作、去創業,再到今天離開重慶去北漂二次創業,父親告訴擔憂的母親和不安分的我,他說:“好男兒志在四方,你有多遠走多遠。”

我從父親那裡學到的創業智慧和人生啟示

儘管我從創業的一天開始到現在都沒有找家裡拿過一分錢,但是我認為我的父親給了自己比金錢更重要的信任和支持。當時我告訴家裡要辭職創業的事情後,母親堅決反對,她說你好不容易才漲了點薪水,公司又這麼不錯,你是鬧哪樣?並且母親還動員其他長輩給我做“安心上班”的思想工作。

而父親聽我講完創業計劃以後說:“支持創業,新媒體的確是一個很好的趨勢。”是的,我父親也能夠聊“新媒體”,並且他也有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賬號,他是一個非常愛學習的人。雖然那天父親也沒有說服母親,但是作為一個三口之家,2比1的選票自然是勝出的。在公司正式註冊之前,父親還幫我給公司取名出謀劃策,某種意義上講,重慶公司的名字正是父親給取的。而在後來創業的道路上,父親也會幫我分析遇到的各種問題,儘管越走到後面,父親顯得越不能幫助我什麼。但是我仍然願意跟父親交流。

其實,我從父親的身上學到了很多創業智慧和啟示。每次和父親通電話,當我每每向他彙報公司又取得了的成績時,父親會向我表示祝賀,但同時不忘最後加一句“多學習,多看書”。父親是一個很喜歡讀書的人,這些年他到我居住的地方看望我,從不去餐廳,不去商場,只去新華書店。我從父親身上學到,讀書學習比創業賺錢更重要。

除了讀書學習以外,父親個人的人生經歷也深深影響著我。父親在年輕的時候原本有非常好的職業前景,是那個年代少有的大學生。父親年紀輕輕就當上了學校的教導主任,然而後來遭人陷害,我們原本並不富裕的三口之家因此變得拮据和潦倒。為了打官司,為了正名,父親付諸了他人生最寶貴的歲月。父親不通人情世故,他認為知識能改變命運,所以在父親遇到了大麻煩以後,他花了10多年的時間學習法律,最終通過法律扳倒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巨無霸”。

曾經年少,不明世事。現在想起讓我感到很是驚歎,我確實有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父親。最近幾年春節回家鄉,父親已經雙鬢白髮,然而他仍然沒有閒著,他很少呆在家裡。我問他忙什麼?母親說,父親在做法律援助。為一些有需要的人提供法律工作服務。而這些人往往是大山裡沒有子女贍養的老人、在工地上受了工傷的農民工、遇到肇事司機逃逸的傷者……

父親說,不管遇到什麼有他在

從十六七歲離開家鄉,一晃眼在外面已經獨自生活10年。這10年來,我和父母保持了一個良好的習慣,那就是每天都會通一個電話。儘管父親給我打電話的比例會高於我給家裡主動打電話的比例。一年365天,十年3650天,幾乎一天都沒有斷過。

最近兩個月我撤離重慶,到北京創立公司。父親也非常關注我的動態和情況,他知道我在外面有不少欠款沒有收回來,也知道到北京後開支很大,他告訴我:“如果需要幫助的話就給家裡說。”事實上在創業的這三年多時間裡,父親也說過類似的話,他說不管遇到什麼,有他在。他和母親是我最堅實的後方。儘管我有時候心裡也會苦笑,倘若我公司遲遲沒有進賬,被客戶拖得久一點,一個月的開支也不是領工資的父母能夠幫助和承受的。

但是對於我來說,有父親的這一句話就足夠了。因為父親給了我最有力量的支持和安全感。就像小時候我調皮一樣,全世界質疑你的時候,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時候,他也不會放棄我。

我的父親也會讀我在自媒體上寫的所有文字,他是我最忠實的讀者和粉絲。從博客時代一路走來,他都會一個字一個字認真的看。我知道這篇文章您肯定也會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