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既然覺得無所事事,你爲什麼不找點事情做?

前言:你既然覺得無所事事,你為什麼不找點事情做?

你既然覺得無所事事,你為什麼不找點事情做?

回答著這個問題之前,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我一朋友是派出所所長,人好脾氣大。

有天週末,他聽到上初中的兒子在家嘆息,說,好無聊啊。他怒氣沖天,對著兒子一陣拳腳,說,一個年輕人,大把時間,卻抱怨無聊。

你既然覺得無所事事,你為什麼不找點事情做?

後來,他兒子自己課餘時間開始學習吹黑管,高三時,大學流行自主招生,由於黑管吹得好,加分,他一舉考上了東南大學。於是全家都很高興。

所以無聊時要找事做,迷茫的時候該幹什麼?還是要做事。

你既然覺得無所事事,你為什麼不找點事情做?


你是屬於哪一種人?

有的人21歲畢業,到27歲才找到工作。

有的人25歲才畢業,但馬上就找到了工作。

有的人沒上過大學,卻在18歲就找到了熱愛的事。

有的人一畢業就找到了好工作,賺很多錢,卻過得不開心。

有的人選擇間隔年 去尋找自我。

有的人在16歲就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在26歲時又改變了想法。

有的人有了孩子,卻還是單身。

有的人結了婚,卻等了10年才生孩子。

.....

人生中每一件事都取決於我們自己的時間

你身邊的朋友也許遙遙領先於你

有些朋友也許落後於你,但凡事都有它自己的節奏

他們有他們的節奏,你有你自己的。

耐心一點

不要讓任何人打亂你的節奏。

愛因斯坦曾說過:

“並不是每一件算的出來的事,都有意義,

也不是每一件有意義的事,都能夠被算出來。”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充滿意義的人生。

很多時候迷茫都是在自我認知不全和人與人之間對比差距太大造成的。餘生很長,莫要慌張,不要讓任何人打亂自己的節奏。

你既然覺得無所事事,你為什麼不找點事情做?


迷茫是一種富貴病

每個人這一生總歸會有不如意的時候,我也曾經有過全身只剩下二十塊錢的經歷,連著一個星期只吃水煮掛麵配鹹菜,但是真正為生計發愁的時候永遠不會迷茫,只會想著怎麼賺錢,怎麼解決明天的早飯午飯晚飯,怎麼解決下個月的房租,這些都是切實的問題。而人們總是在面對赤裸裸的現實時,才會越發清醒。

這時候你不會去患得患失,不會去想未來的方向在哪裡,因為你此時會有一個十分明確的目標:繼續生存下去,並且你必須做出行動為此努力。

所以才說,迷茫是種富貴病。

如今的時代,信息爆炸,各種心靈雞湯讓我們眼花繚亂。今天聽了一個大師的講座,覺得很有道理,打了雞血的去奮鬥;明天看了朋友圈的深度好文,覺得說得真好,暗暗對自己說從明天開始要努力了;結果後天新寫的計劃方案被領導否定,被同事嘲笑,看了很多書依然憋不出一篇好文章…..

頓時又感覺人生沒了希望,努力和奮鬥好像沒有了意義,因為害怕沒有結果,所以也害怕去付出努力和行動。

在這個浮躁的快節奏時代,我們總是希望今天努力明天就有結果;總是喜歡明天考試今天才開始複習;總是理所當然認為今天跑步明天就應該是減肥成功。也總是想要通過走捷徑複製別人的成功。

你既然覺得無所事事,你為什麼不找點事情做?


重要的是在路上一路奔跑

在我上學時候,同學媽媽的一句話讓我謹記多年,並受益匪淺,這句話同樣分享給大家。

那個阿姨說:孩子啊,哪有事事順遂的時候,開心的時候,做點平時覺得困難的事,不開心的時候,做點自己喜歡做的事,這樣,就能熬過去了……

所以,有的路不是你一開頭就想好的,迷茫很正常,但要儘快上路做事,做著做著,就會在路上遇見風景,思路就會越來越清晰,發現路錯了,也可以調整。

實在不知道做什麼,就下樓先跑一圈,跑著跑著,就找到感覺了,找回自己了。

重要的是出發,上路,在路上。

人的確是會變,但是很多東西本質不會改變,人年少到成人這段時間是最易培養終生志趣。所以如果迷茫,不妨試試,親測有效。當然這個方法不是絕對精確,這取決於你的答案有多具體。比如第11個問題你非要回答“錢”,那再見,你不是迷茫,你是缺心眼子。

最後,很多時候迷茫只是因為理想和現實差別太大。所以認清自己,是破霧的第一步。迷茫是無可避免的,現在不來,遲早也會來。

你既然覺得無所事事,你為什麼不找點事情做?

以上所有建議的前提是:保持一顆積極的心戰勝迷茫,等待醍醐灌頂的高光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