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这条路,我们走了40年

旅游这条路,我们走了40年

- 听着歌儿燥起来 -

在小编我这个95后的记忆里,最早关于旅游,是小时候隔壁桌王小胖在劳动节时跟他爸爸去了趟省城,在动物园里和大象拍的一张合影,照片里的大象在小胖的衬托下显得苗条不少,小胖那红扑扑的圆脸蛋和咧着掉了几颗牙的小嘴笑的模样让当年我们一群小屁孩艳羡不已。还有那年我那63岁的奶奶和她一群老姐妹们报了个老年团,戴着小红帽拿着小红旗浩浩荡荡的到北京溜达了一圈,回来后连着一个月的两眼发光逢人就说天安门广场如何如何大、王府井的商店如何如何多。地理老师在课堂上讲起西藏时一脸的向往,我们看了看课本上的那张珠穆朗玛,雪山峻峭,满目荒芜,于是纷纷摇头:不去不去,这地儿得多冷啊!结果十六年后,我来到西藏林芝工作,这才觉得,祖国大地阳光普照,西藏也没有那么冷。

旅游这条路,我们走了40年

阳光晒得暖洋洋的午后,喝着甜茶敲着键盘,忽然一旁的手机铃声一响跳出一条微博,点开一看原来是隔壁桌王小胖又带着女朋友去了巴厘岛。再一刷朋友圈,十条动态里有六条定位在国外,三个国内到处飞,还有一个在做旅行攻略。

不知不觉间,旅行,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里面的原因,除了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地交通的完善,更离不开旅游工作者们的努力。要知道,旅游在我国,虽然早期的雏形可追溯到孔夫子周游列国、张骞出使西域、郑和航行西洋以及徐霞客步量华夏山河......但中国旅游业的真正兴起,从闻所未闻到如今每年近50亿旅游人次的世界旅游大国,中国只用了40年。

旅游这条路,我们走了40年

40年前,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阵改革开放的春风不仅吹绿了祖国南方的河堤杨柳,也飘动了旅游业的旗帜。在经过1978-1991年的对外开放和初步改革阶段以及1992-2011年的对内开放和加快改革阶段后,我国进入了双向开放和深化改革阶段。旅行社遍地开花,每到节假日各个景区都人山人海,外国的街道上也挤满了中国游客。据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居民国内旅游人数达50.0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5661亿元;入境游客13948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1234亿美元;国内居民出境14273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40万亿元。

旅游这条路,我们走了40年

高原之上的西藏,也随着旅游的热潮成为全世界旅游者朝思暮想的旅途目的地之一,不过西藏可不是随便能来到的地方,尤其是对于绝大部分外国人来说,受入境条件限制(除极少部分获批准入藏的),西藏只能是他们可望不可及的梦了。但这并不影响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每到三月桃花盛开,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涌入林芝,高峰时甚至一房难求。圣城拉萨就更不用说了,布达拉宫的售票处每天都排着长长的队伍,八廓街上更是摩肩接踵人潮涌动。

旅游这条路,我们走了40年

为致敬所有为西藏旅游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旅游人,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于7月9日-13日在林芝举办“那年芳华·西藏旅游人的40年”活动。

旅游这条路,我们走了40年

7月12日,西藏旅游人来到鲁朗国际旅游小镇,看到焕发着蓬勃生机的鲁朗小镇,老前辈们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赞美,同时也对我们的工作给予肯定和鼓励。

旅游这条路,我们走了40年

旅游这条路,我们走了40年

旅游这条路,我们走了40年

来自拉萨的退休党支部代表泽登扎西爷爷今年已76岁了,尽管腿脚有所不便,但每到一个观景点他都坚持下车,还教我们认识很多高原上的植物,哪些可以吃哪些有毒性,这个叫什么那个叫什么,老人家都如数家珍。

旅游这条路,我们走了40年

旅游这条路,我们走了40年

旅游这条路,我们走了40年

聊起往事,老爷爷跟我们说,他小时候是地主家的仆人,没少挨他们的打,说着还摘下帽子给我们看他额头上的伤痕,然后很风趣的说:“他们都打出水平来了。”一直到16岁,才被解放军保送到西藏团校读书,毕业后到日喀则的樟木口岸做旅游工作。

旅游这条路,我们走了40年

这次来到鲁朗,老爷爷感慨万千,回想起当年他陪领导来鲁朗考察,那时候的鲁朗还是一个农场,只有一个新建的广场,他们在广场上跳锅庄喝青稞酒,那是多么青春芳华的年纪啊,老爷爷的眼里满是怀念。现在重游故地,看到今天的鲁朗已经成为国家旅游小镇,老爷爷兴奋不已,他说:“在西藏有句流传了很久的话,出去看过世界的人,来到鲁朗他就不想走了。这里真是个好地方,而且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旅游这条路,我们走了40年

旅游这条路,我们走了40年

旅游这条路,我们走了40年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旅游业40年,这40年来,中国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祝福中国、祝福鲁朗小镇,也衷心祝愿旅游人们身体健康!扎西德勒!

- END -

旅游这条路,我们走了40年

旅游这条路,我们走了4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