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考證」背後,是教師職業吸引力的提升

日前,2018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僅剩2天。記者從省教育考試院獲悉,全省有近8萬人報考,報考人數遠超去年,部分考區報考人數甚至是往年的一倍多。

程莉是這8萬報考大軍中的一員,已經工作兩年的她擠出業餘時間自學、備考,為的是心中放不下的教師夢。“我喜歡傳授知識給別人的感覺,這讓我有價值感和成就感。”程莉笑著說,不是連馬雲都期待著能早日迴歸教師身份嘛!


“瘋狂考證”背後,是教師職業吸引力的提升

一本小小的教師資格證書,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報考緣何衝上峰值

“報考趨熱,折射出教師的社會地位越來越高,整個行業也越來越開放和規範。”在湖州師範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院長舒志定看來,這一輪報考人數劇增,或與今年出臺的兩份文件有關。

一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提高教師的地位和待遇,這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一批有志於教育事業的非師範生“調轉槍頭”,希望通過考取教師資格證,拿到通往教師崗位的鑰匙;二是《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切實做好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工作的通知》規定,凡是未取得相應教師資格的學科類培訓教師,須於今年下半年考取相應資格,否則不得繼續聘用。兩方作用,使得今年下半年的教師資格考試報名情況出現“井噴”。

“下半年出現報考高峰,主要是因為有大量非師範生和社會人士想要進入教育行業。”杭州師範大學教育系主任王雁琳說,師範專業的學生按規定可於大三下學期首次報考教師資格考試,所以大部分學生會選擇上半年報考。

由於平時也負責杭州師範大學的社會培訓工作,王雁琳明顯感覺到近年來參加教師資格考試培訓的社會人士和非師範生越來越多,甚至有部分孩子大了的全職媽媽也加入進來,想要重啟“事業第二春”。

“二胎政策全面放開以後,學前段和小學低段教師普遍缺員,近幾年可能會出現這些學段教師需求短時增長現象。”王雁琳說,“再加上教師資格證書終身有效,含金量極高,抱著‘先考到證再說’想法的人也不在少數。”

教育界的“鯰魚來了”

候皓文是寧波大學新聞專業學生,最近正在自學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他打算明年上半年參加教師資格考試。“我父母都是老師,全家人都很支持我畢業後去當老師。”候皓文說,雖然自己不是“科班出身”,但有家庭薰陶和後天喜愛,再加上自己有跨學科的專業背景,他覺得自己未必不適合走教師這條路。

其實教育是個開放的行業,素來鼓勵通過多元化渠道拔擢各類人才,鼓勵非師範專業人士跨界報考,更不乏非師範專業出身的教師在教學崗位上作出突出成績的例子。在舒志定看來,越來越多非師範專業出身的人躋身教育界,有利於整個教育大環境形成更加開放、融合和良性競爭的格局,有利於教學階段跨學科新課程的開設、複合型人才的培養等,能夠給教育界帶來“鯰魚效應”。

範雅俊從體校畢業後先在銀行工作了四五年,再回到學校擔任體育教師,她靠得更多是過去學習的記憶,以及效仿體育教練訓練運動員的模式。雖然自稱“野路子”,但是她的體育課卻深受孩子們喜歡。

這樣的故事在職業學校則更加普遍。畢業於工科類專業的教師或是有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上起專業課來往往更得心應手。他們不僅能更好地向學生們講解技術要領、傳遞行業信息,也能帶動其他教師多花時間精力來提高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

師範生不必太焦慮

過去“無證上崗”的培訓機構教師要拿到從業資格證了,以往不想當教師的人也蜂擁著想要擠上教師這座“獨木橋”,如果教師資格證通過率保持穩定的話,意味著考取教師資格證的人數要增加一倍。很多師範生開始焦慮了:未來想要從事教師工作,難度是不是更大了?!

對此,王雁琳建議師範專業的學生大可不必太焦慮。畢竟,師範生有自己的專業優勢,在校期間就有很多實習機會,能夠在高質量的實習實踐中積攢寶貴的教學經驗,畢竟教師資格證只是行業的准入證,距離真正成為一名教師還有不少差距。“而且現在很多地區的教育行政部門對於教師招聘要求很高,例如今年上半年濱江區招聘教師,其中有一條與研究生學歷、重點大學畢業生、省級優秀畢業生等並列的要求是綜合成績排名學校前10%。”王雁琳說,師範生練好自身的基本功、提升專業教學能力才是第一位的。

誠然,大學4年的專業積澱,使師範專業學生在師德師風、教學技能、教育理念乃至師範文化養成等方面都具有非師範生不可比擬的優勢。“報考人數多了以後,對於師範生的影響肯定會有一些,但一定不是負面的。”舒志定認為,這反而可以成為師範專業學生加強自身職業規劃、促進專業化發展的一個契機,因為未來教育的“開放、競爭”格局會越來越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