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這兩樣東西,要追完整部《如懿傳》,你想都不要想

沒有這兩樣東西,要追完整部《如懿傳》,你想都不要想

《如懿傳 》是被觀眾注入熱忱期盼的年度大劇,它的開播是轟轟烈烈的開播,可是它的收官卻不是一鳴驚人的收官。

當女主角出場的時候,和《甄嬛傳》的女主一樣,她的形象是天真爛漫的。

如懿是和弘曆同聽一首《牆頭馬上》的青梅竹馬,她聰明靈動,可愛動人,這樣的人設滿足了男人對初戀的所有幻想。

這樣的開頭是個好開頭,正中了觀劇人的心懷。

接下來就是爭權爭利,波詭雲譎的宮鬥了。

後宮女人的爭鬥戲,其誘惑力不亞於動作片中武打明星的連環掌,也不亞於金庸劇中的仗劍天涯快意恩仇。

不管你前面有多善良,多小白兔,多甜美無辜,到了最後,忍無可忍,無需再忍,來一個漂亮的逆襲,把所有虐過你的人,害過你的人統統都踩在腳下,狠狠得告訴他們,老孃才是超級大boss,總之,故事的開頭有多陽光,故事的最後就要有多冷血,開始的開始有多窩囊,最後的最後就要多威風,否則難消一部劇一連幾十集被虐到s的心頭之恨。

其實,主角變壞,變得腹黑並不是一件不可饒恕的事情。

如果前面鋪陳得當,最後也留有底線,是很能博得觀眾同情的和理解和支持的。

畢竟大家都不是看童話的小孩子了,現實世界中就是這般殘忍,大家都能明白的一個道理就是:

宮牆之內皆悲劇、人人皆是劇中人。

這是一種宿命,不是嗎?

沒有這兩樣東西,要追完整部《如懿傳》,你想都不要想

可是你轉過頭來,看看如懿都幹了些什麼?

就一個詞——消極!太消極了。

你說你都是皇后了,一國之母了,不能整日裡所有的行為邏輯都圍繞在個人情感上了,這樣深的執念是會害死人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懿還是遇人不淑,如果她遇到的人是順治,是一個情種,那麼一切都好說。

可偏偏如懿又沒有人家董鄂妃的命,遇見的就是一個暗黑、自私、冷漠的乾隆。

在故事的開始,在他們青梅竹馬的年歲裡,也許乾隆真的給瞭如懿足夠的情感關懷,給了她愛的滿足,可是那是乾隆還沒登基的當初。

可是後來呢,世易時移了嘛。

乾隆有了情感之外的更大追求,那就是江山大業。他註定不是那種沉溺在兒女情長中的溫潤公子,他的理想是指點江山,揮斥方遒。

那麼作為他許多女人的一個,那就應該清醒的認識到這個問題。

你可以愛,但請不要奮不顧身的愛,這於他是一種負擔,於自己也是作繭自縛。

沒有這兩樣東西,要追完整部《如懿傳》,你想都不要想

如懿作為“史上最喪女主”,她的一生可謂坎坷,她有很多逆襲的機會,可是她都主動放棄了。

被逼進入冷宮,沒有激起她的鬥志;

喪子之痛,沒有激起她的反思;

甚至最後差點丟了性命,也沒有讓她迷途知返,

她一味得沉浸在自己幻想的愛情之中,另一個人早已經忘了曾經來過,她卻寸步不移得堅守在那裡。

可憐,可嘆!

你可知道,你死死抓住不肯放手的就是一個“超級渣男”呀!

等著你反擊,等著你覺醒,怎麼都等不到,算了還是棄劇吧!

可是,還有很多人堅持陪著如懿走到了最後,不得不佩服的,是他們的兩個地方。

第一就是,他們和如懿一樣,都是執念很深的人,好聽點叫做長情,難聽點叫做固執。

第二就是,他們和如懿一樣,扛喪能力那是槓槓的,功名利祿都是過眼雲煙,就是這麼喪,為了初心,從未改變!

無論如何,如懿這一生在熒幕上已經走完了,可是我們還有很長的路,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