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用「水桶」養對蝦,一年出六茬,年產量過萬公斤!

蝦池改成一排排高約1米、直徑2米的圓形塑料桶,上面架上鋼構大棚,養蝦池就像“一個個單間游泳池”。10月16日,位於孝感市孝南區三汊鎮龍崗村對蝦養殖基地,300萬尾南美白對蝦在“游泳池”悠然生長。


新奇!用“水桶”養對蝦,一年出六茬,年產量過萬公斤!


“大棚溫室養蝦改變了南美白對蝦一年單季養殖模式,實現了多季養殖。”養殖戶彭濤介紹,他於2016年試養南美白對蝦,4月投苗,蝦苗長勢很好,可到了7月,一場大洪水不期而至,長成的大蝦都被洪水沖走。

洪災迫使彭濤想到採用大棚養殖,通過工廠化養殖控制對蝦整個生產過程,提高對蝦成活率,從而改變“靠天吃蝦”的傳統養蝦方式。然而對蝦進入大棚,高密度生產,溫度固然控制了,病害卻難以避免。

對此,彭濤不得不採取新手段。

圓桶四角安放有4臺機器,桶中央冒著水泡。“這些都是增氧機,起著不同的作用。”彭濤解釋,桶中央的鼓風機把空氣壓進水裡,有了水的攪動,形成上下對流;射流式增氧機能使水體平緩地增氧,能更好地助力水的推動形成環流作用。


新奇!用“水桶”養對蝦,一年出六茬,年產量過萬公斤!


換排水也是養殖成功的關鍵。高密度育蝦過程中,殘餌、代謝廢物、自身脫殼等垃圾沉聚在桶底,極易滋生病菌危害蝦體,因此蝦桶需要每天換水。中期換水量一般為10%,後期投餌量變大,換水量也相應變為30%,“加註新水不僅能把髒東西排走,還能改善高密度養殖所遺失的一部分的微量元素、礦物質,從而增強蝦殼的硬度,提高對蝦抵抗力,這在後期養殖中的作用比較明顯。”彭濤說。


新奇!用“水桶”養對蝦,一年出六茬,年產量過萬公斤!


蝦棚常年供“空調”,保持對蝦最適宜生長的溫度,是對傳統養殖池塘的一種顛覆。“傳統池塘養殖南美白對蝦,每年幾乎只能養一茬,而加熱系統的設置使溫度成為可控條件。”彭濤說,南美白對蝦最適宜生長的溫度在26℃-29℃,生長過程中不能低於14℃,若要保證蝦的正常生長,大棚內及蝦池水溫需保持恆定溫度,加熱設備起了重要作用。


新奇!用“水桶”養對蝦,一年出六茬,年產量過萬公斤!


在這個不到一畝地的廠房裡有46個養殖桶,共有水體210立方米,用地和用水量並不大,產量和效益卻非常可觀。“210立方米水體單季能達到2100公斤的產量,一年可以反覆輪作6季,年產量可達到1.2萬公斤左右,是外塘養殖的三到四倍,我的總產值可以達到50萬元左右,利潤在35萬左右。”彭濤說。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