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補10億卻淨利潤暴降9成!科大訊飛「墜落」的真相爲何?

大數據剖析資金動向!獲取更多精彩、有料的股市資訊盡在“聚股票”

10年補10億卻淨利潤暴降9成!科大訊飛“墜落”的真相為何?

10年補10億卻淨利潤暴降9成!科大訊飛“墜落”的真相為何?

千億市值遭腰斬 揭秘科大訊飛“墜落”真相

A股中曾經有一隻耀眼明星,被譽稱為“AI第一股”,那就是科大訊飛(002230.SZ)。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是一家專業從事智能語音及語言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研究,軟件及芯片產品開發,語音信息服務及電子政務系統集成的國家級骨幹軟件企業。

乘著人工智能(即“AI”)蓬勃發展的東風,科大訊飛近幾年來迅猛發展,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語音及人工智能上市公司,成為第一批入圍MSCI的標的股;在2017年11月22日,其公司市值成功突破千億大關,一度引發了A股的人工智能熱潮;而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7 年度全球50大“最聰明”公司的榜單上,科大訊飛也赫然在列。作為市場的寵兒,科大訊飛可謂一是風光無限。

然後,在過去短短的一年內,其市值從超過千億跌落至當前的四百多億,千億神話破滅引來諸多對公司業務及前景的質疑,各路媒體也從不同的角度打開這個神奇公司的“潘多拉盒子”。

特別是最近一個月,人工智能第一股科大訊飛可謂是連遭流彈、負面纏身,脫去華麗的科技外衣,這家A股上市公司教育+AI第一股近日遭遇四面楚歌。

千億市值泡沫破滅的背後,這家公司到底經歷了什麼?

AI同傳“造假門”

今年9月20日晚間,知乎名為“Bell Wang”的同傳譯員在自己的賬號上發表了一篇《科大訊飛,你的AI同傳操(qi)作(zha)能更風騷一點嗎》的文章。文辭犀利地指出:當天舉辦的2018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上,科大訊飛的同傳翻譯並非由AI系統進行翻譯,而是通過語音識別會上的同傳翻譯師的語音,將其轉錄為文字展示為字幕,並且由科大訊飛的機器將文字內容讀出。他同時指出,科大訊飛的行為已經對其造成知識產權的侵犯,並且有虛假宣傳和欺詐的嫌疑。

一石激起千層浪,AI同傳造假事件引發媒體大肆渲染,群眾則跟風吐槽。對此,科大訊飛回應,強調自己“從沒有說過要取代人類”,沒有主觀惡意。AI同傳目前仍無法做到完全由機器單獨進行,科大訊飛強調的是人機協同和人機耦合,即AI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性的技術,能都幫助人類在同傳過程中降低失誤,提高準確率。

受“造假風波”影響,科大訊飛股價加速下跌。儘管後來科大訊飛進行了澄清,雙方似乎也達成了“諒解”,但是整個“造假事件”像一張多米諾骨牌,一經倒下,便引發眾多危機,使得輿論風險、公關危機、資本背叛通通壓在科大訊飛身上。公司的形象一經破壞,想要重新樹立可非一朝一夕之功。

打著“高科技”的幌子做房地產?

10月12日,央視《東方時空》欄目報道,科大訊飛的觀塘培訓基地位於安徽省宣城市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名義上是培訓基地,實際上是對外經營產業。即使在中央環保督察組督察之後,還在繼續建設別墅以及樓堂館所,酒店房間火爆更是一票難求。

消息一出,輿論譁然。

10月14日,科大訊飛對此進行了回應,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對於觀塘培訓基地位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並不知情,審批手續齊全;觀塘基地為IT產業研發和培訓中心,並非地產項目,但為了避免資源浪費,曾將基地對外公開經營;現已停止運營,接受整改。

該事件造成最直接的代價是,僅10月15日、16日兩天,科大訊飛的股價就下跌了12.38%。從“同聲傳譯造假門”到“侵佔國家自然保護區”再到開酒店蓋別墅,這家高科技獨角獸的未來似乎成謎。

高管急增持打響“公司保衛戰”

隨著“造假門”、“拿地門”相繼襲來,以及市值在過去一年中狂洩不止,再一次引發了外界對於科大訊飛業務及前景的質疑。科大訊飛選擇掏出另一張王牌,那就是增持。

10月16日和17日接連兩晚,科大訊飛相繼發佈了董事長兼總裁劉慶峰,以及全體高管自籌資金提前增持公司股份的計劃,擬增持股份的規模合計不低於2500萬元,其中劉慶峰的增持計劃為不低於12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僅僅在4天前的10月13日,科大訊飛曾公告稱,鑑於目前二級市場的情況,董事陳濤、吳曉如、胡鬱,監事李俊、董雪燕,財務總監張少兵等6人取消了在今年4月就預披露的減持計劃,其中四人則直接由減持改為增持。

問題是,全體高管自籌資金甚至借款增持,能拯救流年不利的科大訊飛嗎?這個昔日的AI第一明星股要如何證明自己仍是那隻美麗的白天鵝?

科大訊飛的真實困境:盈利能力猛降

客觀來說,科大訊飛的市值大跌與A股市場在這段時間內整體低迷也有關係,不過這並不足以解釋其高達六成的跌幅。從某種程度上看,科大訊飛市值跌落可以看作是在過去一年中投資者對AI概念從過分樂觀到迴歸理性心態的過程。實際上,科大訊飛最新的財報數據,也未能明顯反映出其語音AI技術在“平臺+賽道”模式下的商業變現能力。

10月23日晚間,科大訊飛披露了2018年三季報。根據其三季報顯示,今年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2.83億元,同比增長56%;其中僅第三季度,科大訊飛就實現營業收入20.73億元,同比增長61.43%;淨利潤8850萬元,同比增長44.29%。看上去頗為亮眼的財務報表,卻掩飾不了公司盈利能力猛降的真相。

事實上, 財務數據顯示,與過往多個季度類似,在營業收入持續增長並創下史上最佳業績之後,扣非後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卻面臨尷尬的境地,前三季度僅有2462.67萬元,同比下滑79.75%。

科大汛飛對此回應,這是因為公司持續加大AI研發投入、大量新增人員薪酬,以及加大生態構建、教育、政法、醫療、智慧城市等重點賽道佈局所導致,而公司發展轉略的關鍵人才已經基本招聘就緒,未來預期營業利潤率將會持續該改善。

但這並不能打消外界對靠補貼支撐的質疑。今年前三季,科大訊飛淨利潤2.19億元,但是非經常性損益金額卻高達 1.94 億元,這其中就包括了0.57億元的政府研發補助。

近十年來科大訊飛獲政府補貼高達10億元,仍止不住扣非後的淨利潤暴降9成!

核心智能業務收入佔比不到30%

一直以來,科大訊飛都希望以“科技公司”來標榜自己。

但是,根據財務報表顯示,科大訊飛的教育產品和服務佔總收入比例最高,達20.48%,收入為6.57億元;其次是信息工程佔總收入18.12%,收入為5.81億元;在此之後是政法業務,佔總收入10.87%,收入為3.49億元。真正屬於智能業務,並被市場看重的業務包括開放平臺、移動互聯網產品及服務、智能硬件、智能服務業務,分別佔公司總收入比例9.71%、3.68%、10.39%、2.72%。

也即,科大訊飛的核心智能業務收入佔比不到30%。同時,政府補貼很大程度上成為科大訊飛業績的支撐點,且異常重要。因此,有專家直言:科大訊飛本質上並不是一家以科技為導向的企業,而是一家項目主導型的集成商。

10月25日,在科大訊飛合肥總部舉辦的2018三季報投資者交流會上,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董事長秘書江濤坦言,科大訊飛確實在直面“增收不增利”、“政府補助與淨利潤關係”等問題,但他同時強調,這些費用在一段時間內會很快增長,但不會一直增長。雖然銷售費用增長很快,但邊際效益會逐步體現。

科大訊飛宣稱是一家立足於長遠發展的公司,會按照商業的基本邏輯,保持戰略定力,腳踏實地地推進技術進步與產業發展。但是科大畢竟不是一家初創企業,成立已經快二十年了,上市也超過十年了,累計融資超過50億。索取的太多,也該到回報的時候了。

你不能一直跟大家秀情懷,在未來的A股市場大環境下,你也必須得秀一秀業績了。

長江商學院教授薛雲奎:科大訊飛撐不起近千億的市值

其實早在2017年8月,長江商學院教授薛雲奎就發文質疑,指出科大訊飛的光鮮增長背後隱含巨大風險,一度讓科大訊飛處在風口浪尖下。

通過多個角度的分析,薛教授最終得出結論“科大訊飛在經營層面是一家快速增長但含金量不高的公司;在管理層面,是一家擴張很快但效率低下的公司;在財務層面,是一家擅長募資但卻不擅賺錢的公司;在業績層面,是一家大手筆花錢但股東回報率卻低下的公司。在其光鮮的增長背後,其實隱含了巨大的風險。或許,公司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而作為俗人的我,又無從所知。”

科大訊飛則以亞馬遜、特斯拉、京東等這樣的企業作為回應,並表示以亞馬遜為例,其虧損近20年。這一回應更是引起激烈討論,殊不知亞馬遜的商業模式、規模、利潤、現金流甚至市值,對於科大訊飛來說,是遙不可及。

成也AI敗也AI,剝去華麗外衣的科大訊飛何去何從?

頂著“人工智能”的光環,又站在強大的風口面前,因此科大訊飛從創業開始一直到上市以後始終受著資本的青睞和追捧,投資者甘願為“人工智能”這四個字盲目投錢,科大訊飛也利用著這四個字為資本市場講了無數的好故事。

從千億市值到四百億,科大訊飛的市值跌落過程可以看作投資者對AI從狂熱追捧到逐步冷靜的一個縮影。對這家公司來說,“平臺+賽道”模式未來能否獲得成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至少眼下面臨著技術突破、市場競爭等方方面面的考驗。

創新工場CEO李開復在一次演講中表示,語音是所有AI技術中最不成熟的。因此,以此為基礎的科大訊飛,其商業落地的能力受到了極大的限制。與此同時,還要面臨著眾多競爭對手的激勵挑戰。

儘管目前科大訊飛的主營業務和收入模式飽受外界質疑,但是現在,我們依然無法否認它有可能成長為一家優秀的、代表新時代的公司。科大訊飛在智能語音領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堅持主業、合規治理方面的堅守,都是我們應當讚揚的。

不過,想要真正坐實“AI第一股”的稱號,科大訊飛要做的還有很多,不光是在商業模式上的改變,更是在科技創新上的重大突破!

提前預判下個風口,精準狙擊板塊龍頭,更多投資機會歡迎關注聚股票(巨豐投顧傾力打造公眾號jugupiao)。洞察市場熱點,破解漲停密碼,穿越牛熊為您的投資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