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光棍越來越多,到底是誰的錯?老農說的很有道理

經濟的發展給人們帶來的便利性顯而易見,農村經濟也隨之有著大跨度的發展,很多農村人為了讓家裡的經濟條件更好些,都開始去城市裡打工。


農村光棍越來越多,到底是誰的錯?老農說的很有道理


這本來是個好現象,但是農村人卻也因為這個事,開始焦慮起來。因為在農村的適齡男青年裡,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在打著光棍,甚至有人到了四五十歲了還是單身。


農村光棍越來越多,到底是誰的錯?老農說的很有道理


農村的適齡女孩子都去哪了呢?都去城市裡打工了。城市裡的生活充滿各種誘惑,發展的城市也在奮力吸走農村的年輕女娃,所以農村男娃也就被判了無妻徒刑。城市的便利讓小城鎮農村沒存任何魅力讓女孩子留下,女孩子們習慣了城市裡的生活便利,有返鄉想法的人越來越少,多數人都想辦法留在城市發展,自然留在村子裡的沒幾個人了。


農村光棍越來越多,到底是誰的錯?老農說的很有道理


適齡女孩都去了城市打工,那農村的適齡男孩子就著急起來了。甚至有個男孩子才24歲,就感嘆娶不上媳婦了。其實這種憂慮在農村廣泛存在著,在農村的村子中,可以很容易看到,很多的男孩子在一起追逐打鬧,很少見有同齡的女孩子,即便出現了幾個女孩,也是顯得那麼形單影隻。


農村光棍越來越多,到底是誰的錯?老農說的很有道理


現在的男女比例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20:100,男性比女性多出了上千萬人,意味著每5個適齡男性就有1個打著光棍。

以前也確實有娶不上媳婦的,但是沒有現在這麼多,有些人口多的村子甚至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人同時打光棍。所以有些剛剛中學畢業十七八歲的男孩子,就被家裡逼著去相親,生怕好姑娘被搶走,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農村的結婚彩禮的金額也成倍的上漲。


農村光棍越來越多,到底是誰的錯?老農說的很有道理


在農村有個流行的說法,要找女孩,需要準備好“一動不動”。這“一動”指的是汽車,“不動”指的是房子。想想上世紀七十年代還是“三轉一響”(手錶,自行車,縫紉機,收音機),到了九十年代變為四大件(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電風扇),如今“一動不動”,除了這些硬件之外,還需要準備十幾萬的彩禮,這彩禮上漲之快,直接就把很多農村適齡小夥判了“無妻徒刑”。因為結婚的代價實在太大了,對一個農村家庭來說簡直是難如登天。


農村光棍越來越多,到底是誰的錯?老農說的很有道理


面對光棍越來越多,就真的束手無策了麼?也不是這樣。其實還是有辦法的。

首先,天價彩禮就要管一管,最好是設置上限,畢竟不能把婚姻當成交易。


農村光棍越來越多,到底是誰的錯?老農說的很有道理


其次,可以創造條件,讓國外的女性來國內生活,促進國際間的通婚。但是也有一些阻力,比如語言的不同,生活習慣的不同等等。


農村光棍越來越多,到底是誰的錯?老農說的很有道理


最後,就是加強自我的修養。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自身擁有足夠吸引女性的地方,有足夠的經濟基礎,並且勤勞,不管是在家創業還是在外打工,都會很容易獲得女孩子的青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