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清朝會管人,爲什麼3億多漢人會被20萬滿人乖乖統治近300年不反抗,你怎麼看?

靜夜史




首先要明確一點,從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始,中國就進入了皇權專制時代,一直到清朝滅亡才結束。

也就是說,清朝同樣是一個皇權專制社會。在皇權專制社會中,皇帝就是國家的主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是比較形象的比喻。


既然國家都是皇帝一個人的,或者說是皇族的,那就和普通老百姓沒有多大關係。在老百姓眼中,誰當皇帝都一樣,改朝換代也沒有多大了不起的。

因此老百姓沒有必要去反對什麼明朝或者清朝,他們要的只是好好活著。



清朝從康熙年間就頒佈了永不加賦的制度,雖然後來也通過其他途徑增加了不少稅收,但整體上來看,清朝老百姓的負擔在歷史上也是比較輕的一個朝代。

並且從明朝後期開始,全球進入了一個大航海時代。很多國外的種植物都進入了中國,比如紅薯和玉米。這些產量很高的作物大大改善了底層老百姓的生活,也讓人口數量大幅提升。

清朝入關,除了前期圈地比較野蠻外,其他時間,除了對漢族的知識分子有所打壓,對普通民眾還是比較寬容的。

不管是漢朝的權貴當皇帝,還是滿人當皇帝,這個國家都和普通老百姓沒有關係,普通老百姓也根本都不在乎。



20萬滿人,5萬八旗軍隊,再加上滿八旗和漢八旗,就徹底滅亡了明朝,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

這的確是一個事實,但也不能說明什麼。不管是劉氏皇族、李氏皇族,還是朱氏皇族,他們的人數也都不少,一樣是在欺壓中國老百姓。


但是在廣大人民心中,這些皇族和20萬滿族人沒有什麼區別。在整個皇權專制社會中,國家始終控制在皇帝和權貴手中,老百姓根本就沒有發言權,連最基本的生存權都很難保障,誰會關心你這個國家?

從最本質上來看,皇權專制社會是私天下,天下是一個人的私有財產。只有共和制度才是公天下,國家是全體人民的,體現了全體人民的意志。底層的普通老百姓才願意關心國家大事,民族興亡。


新知傳習閣


這說法並不正確!滿人的20萬是部隊,不是人口,總人口大致在300萬左右。當然,清朝3億漢人被300萬奴役著也是一種恥辱。這不得不提說幾件事。

第一點就是漢人的恐騎心理!在歷史上,漢人對抗騎兵就沒有很好的辦法。每次都被騎兵打得哇哇叫。比如李自成的40萬部隊被滿清6萬騎兵打趴下去。清朝嚴格控制戰馬與騎兵,非滿人不能當騎兵。這使得漢軍根本沒有當騎士的權利的。在起義一開始本身就是很零散的部隊,又法對抗騎兵,這使得很多反清復明的起義都失敗了。

其次,儒家的弱民奴役思想。自從漢朝開始,儒家就不斷的宣揚君國天下,忠君=愛國。這使得皇權也不過是某些人的私人玩意兒,跟普通老百姓也沒有關係,這使得人民壓根就沒有改朝換代的動力。

最後,清朝雖然名義上是滿人天下,實際上除了皇帝是滿人,個別大臣是滿人。其他的基本上全是漢臣,使用的也全是漢家禮法制度,這使得這些有才漢臣並沒有很強烈的反抗之心,願意臣服到清庭朝廷。在清庭與起義軍兩方面,他們還是選擇站到清庭這邊去的。


優己


中國目前15億人口,政府只有200萬軍隊,照樣管的妥妥的!其實老百姓要求很簡單!誰當皇帝無所謂,只要日子過得安寧,吃飽穿暖就夠了!各個朝代滅亡差不多都是百姓日子過不下去!沒飯吃了!政府拿不出解決辦法!苛捐雜稅,賴以生存的口糧被收颳走,唯有一拼才有生存的希望!清朝入關後老百姓生活沒受到多少影響,戰亂平息了!反而是雍正改革攤丁入畝收稅之後,老百姓的日子得到了質的提高!人口也從幾千萬激增至4億!不是古人不會生孩子!而是根本養不活!清朝唯一對不起百姓的就是慈禧了!禍國殃民!


73855597


為什麼,很簡單啊,就是讓滿清韃子殺怕了,殺的沒有脾氣了,先說三個大家所熟知的大屠層殺:揚州十日,嘉定三層、江陰八十ー日!1….再說幾個大家不怎麼了解的大層殺:常熟大屠殺、廣州州大居殺、潮州大屠殺、南雄大屠殺、崑山大層殺、南京大屠殺(注意,這不是日本人發動的南京大屠殺,而是滿清!)江陰大屠殺死了大約十七萬人、廣州大層殺大約層殺七十餘萬人、潮州大屠殺僅僅一個縣城屠殺了五萬餘人.南昌之屠、州州之屠、沙鎮之屠、厔之屠、無錫之層、海寧之層、濟南之屠、金華之屠、廈門之屠、同安之層、沅江之層、舟山之層、湘潭之層、涇涇縣之層、大同之層、渾源之屠、汾州之層、太谷之屠、沁州之層、澤州之層、朔州之層、四川大屠殺等,還在在其他地區也進行了屠殺。可以看看各地縣誌,一般都有記載的。滿清大層殺!!


江湖秋月明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好像有一千多個行政縣,原來有人提出一個口號,說一個縣最少有幾十萬中國人,一個縣一天消滅一個日本人不是難事兒,全國一千多個縣,如果一天能消滅一個日本鬼子,加起來一天就可以消滅1000多日本鬼子,這個數字如果加到一年,日本人是吃不住的,一年消滅多少?這個帳一算就出來了,但事實上,根本做不到。

一個老軍人在一次談話的時候,講到一個情景,一個村幾百老百姓,一個縣幾十萬老百姓,日本鬼子掃蕩的時候,經常是一個班兩個班的人,趕著整個一個村一個村的老百姓四散奔逃。控制一個擁有幾十萬人縣的日本軍隊,經常是隻有一個排或者一個連的兵力。

到了元朝,蒙古人統治的時候,更是奇葩。

蒙古人太少,在很多漢人的村裡,只有一個村長是蒙古人。蒙古人為了在血統上增加人數控制漢人,就像古羅馬的做法一樣,這個類似於村長職務的蒙古人,對村裡漢人新婚的新娘擁有初夜權,搞得很多有點血性的漢人,一般把頭胎孩子都摔死了。

每天看到網上發帖的血腥漢子那麼多,有理由認為,欺負漢人的時代,永遠一去不復返了。

但也要看到,現在的娘炮文化好像越來越興盛,娘炮這種東西,肯定對打仗是不利的。


風打著門來門自開


中國歷史上就兩個非漢族人建立得朝代,一個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統治了中國97年,一個是清朝統治了268年,用這兩個朝代對比就不難發現的問題。

元朝統一中國後施行嚴格的等級制度漢族人屬於最後2級南人和漢人,漢族人在元朝一生下來就屬於最低賤的人,名字不能去有文化內涵的朱元璋在元朝時期的名字就叫做朱重八,因為他在家裡排行老八的緣故,父親叫做朱五四。

元朝也把統治下的人民分好戶口,鐵戶每年要向朝廷交一定數量的鐵,金戶也是一樣要交一定數量的金子不管你有沒有也不會管你那裡產不產黃金反正一概要交不叫就是違法,所以導致很多平民百姓只能四處搬遷以躲避朝廷的賦稅。

而清朝則不用與元朝管理漢族,沒有對漢族有不平等對待,自是將滿族八旗子弟的後代進行特別優待,朝廷每年會給這些人一筆薪水。再加上自康熙皇帝以來清朝尊奉漢族文化,康熙皇帝也到山東孔廟去祭拜過孔子。清朝皇帝也啟用漢族人在朝廷當官並與其通婚。另一方面也用文字獄來禁錮漢族文人的言論。


綜上所述大概就是滿族人能統治漢族人300年的主要原因了。


劉邦愛吃糖


就整個中國封建社會來說,除了開風氣之先的秦朝,往下從漢朝開始算,一直到末世的清朝,大家的統治策略,或者如題幹所說的管人辦法都差不多吧!(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為什麼從漢朝開始算,因為秦朝實行的仍然是嚴刑峻法的那一套,老百姓犯了錯,割鼻子、砍、挖眼的大有人在,搞得就是人心惶惶的那一套,讓你不敢犯錯,畏懼犯錯!

把春秋戰國以來的書都燒掉,學什麼呢?學法律,以法為師,只要學習國家的典章制度,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就可以了!但是到了漢代,尤其是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一個標誌。

說白了就是把秦朝的嚴刑苛法包裝一下,不那麼露骨,不那麼瘮人,至少在外表上看起來,不在像個刺蝟一樣,隨時扎人的樣子,當然,骨子裡還是秦朝嚴刑峻法的哪一套,犯了錯照樣千刀萬剮、五馬分屍、砍頭、腰斬、扎針等等。

只是在過程和方法上更策略,多了很多溫和引導人們好好幹活不犯錯的方法和策略,我們常說漢承秦制,這話不錯,但漢朝基本上拋棄了露骨的嚴刑峻法,其實從秦朝開始,後來的朝代在統治策略上基本上要能延續前代要麼進一步發展。


完全拋棄傳統重新搞一套,即沒必要也沒那個精力和能力,統治是一個浩大的系統工程,絕非一朝一夕可完成的任務,而且前代的很多統治策略,只是沒用好或著根本沒有,亡國或者朝代更替與這些制度策略沒有太大的關聯性。

清朝的統治制度樣板來自明朝,明朝則再往前看,也就是說,封建社會無論是秦朝還是漢代,乃至隋唐、元明清,大家的套路都是大同小異,並沒有誰在統治策略上比誰高明的問題。

清朝的人口增長是隨著玉米、馬鈴薯這些高山農作物的傳入和普及發展起來的,口糧來源的多樣化以及產量的提高最終導致了人口數量的增加,而統治策略並沒有在人數上的嚴格要求,很可能一百萬人是這個統治法,一億人還是這個統治方法。

不能說清朝以三百萬人的體量管了三百萬人就是會管人,前面管的人少就是不會管人!


歷史三日談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很簡單,滿清大體使用了漢人的一套,來統治漢人。

對大部分漢人來說,滿清不過是一次改朝換代,除了留辮子和穿胡服以外,一切照舊。

蒙古人建立元朝,莫名其妙的採用遊牧民族那套。

它採用莫名其妙又堂而皇之等級制度,將人分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原南宋地區的漢人)。

蒙古人打了南人,南人不能還手,如果還手就是重罪。

如果蒙古人殺了南人,只需要賠一頭毛驢的錢(50兩銀子)。

相反,如果南人殺了蒙古人,一律處死,甚至五馬分屍。

漢人禁止攜帶製造武器。即便佩戴彈弓,也是重罪,一般要打板子加罰鉅款。

同時,依靠狗屁不通的色目人治國(阿拉伯穆斯林),除了橫徵暴斂以外,毫無政績可言。稅收高到不可思議的地步,還要常年出勞役,死在外面的男丁不計其數。

這種赤裸裸的種族壓迫,不但殘酷而且荒唐,實際上形成了奴隸和奴隸主階層。

實際成為奴隸的漢人,不但毫無權利,極度貧窮,連基本的生命權也沒有保證,不反叛才怪了。

底層漢人如此,精英也好不到哪裡去。

聰明平民的唯一希望是科舉。然而,元朝一共只舉行了十六次科舉考試,考中進士只有區區1139人。大家知道宋朝有多少進士?20萬以上。

所以,元代科舉等同於廢除。

平民的精英無法通過科舉出頭,自然是要鬧事的。


相反,滿清就要聰明得多。

這和滿清漢化較多有關係,不像蒙古人那麼粗魯。

滿清入關以後,雖然也有八旗制度,但並不算特別過分。


八旗只有貴族受優待,普通八旗平民只是國家給予基本保障而已,談不上什麼富裕。

旗人犯罪,雖然比漢人處罰要輕,但輕則有限。旗人殺了人,一樣也要處死的。


科舉考試一開始就有,雖然對旗人有扶持政策,但大部分考中的還是漢人。雖然漢人一般不可能爬到最高級別的官員,也算是出頭了,讓漢人精英有盼頭。


至於賦稅,滿清剛建立時候,和蒙古人一樣壞。隨著有一般漢人血統的康熙上臺,開始調整稅制,大大減輕了老百姓負擔。這種制度經過了雍正、乾隆都很穩定,直到嘉慶、道光才開始惡化。

即便如此,比起將漢人財產都當做自己的蒙古人,滿清賦稅也是比較輕的,讓老百姓有個活路。

說白了,滿清雖爛,但好歹還是按照漢人這套來的。最低程度,漢人有口飯吃,有能力的漢人也能有出頭的希望,這樣造反的可能性就低了。而蒙古人則是胡來一通,垮臺也就是必然的。

中國古代的老百姓,說白了都是愚民,被統治者搞得自私自利,一盤散沙,只顧自己小日子,哪管什麼國家大事?

所以,滿清200多年,並不稀奇。說白了,滿清只是改朝換代,將最高統治階層換成一批滿族人而已。

對於愚民來說,無論統治者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甚至外星人,只要我能過日子就行。

自然不會反叛了。

再說,滿清這個集團並非只有20萬,而是有幾百萬人,軍隊就有幾十萬。

所謂兵在精而不在多,這幾十萬人統治一群愚民,足夠了。

日本人三四十人,就能在抗戰控制幾萬人的縣城呢。


薩沙


明朝沒有三億啊,5000萬到7000萬比較合理,人口過億是雍正朝的事了。

反抗不是沒有,零星的反抗很多,從立國到滅亡,基本沒消停。

至於你說漢人為什麼不大規模反抗,很簡單,你看歷史,那些造反的人,基本都是貴族、豪強、商人、小地主階級,普通老百姓基本沒有這個思想和覺悟,也沒那個見識和經濟實力,

所以,為了王朝的長治久安,安撫好官僚、地主、商人階級就可以,然後用科舉,拉攏有志向有野心的人,至於老百姓,不用管。

但當王朝快滅亡,或者改革、政策侵害了這些人的利益,,這些人就會打著民族存亡或者替天行道的口號來造反了,

所以,滿清要做的,就是拉攏漢人地主、官僚和讀書人就行了。


南朝四百八十寺


清朝是滿人建立的不假,但如果以為統治中國的就是滿人,那可是大錯特錯了。

事實上,所謂“滿人”,在清朝就是所謂的旗人,這是由滿洲、蒙古、漢軍三部分組成的,也就是所謂打天下的“軍功階層”。

對於被統治者來說,這點其實和歷朝歷代都沒有差別,無非是漢朝姓劉的老劉家人、唐朝姓李的老李家人、宋朝姓趙的老趙家人、明朝姓朱的老朱家人。

統治者姓什麼,和被統治者有本質關係麼?該納稅還不是得納稅,該受壓迫還不是得受壓迫,難道同族之間的壓迫就一定比異族輕鬆麼?

恐怕未必吧!論稅賦,論不擾民,清朝可能是所有王朝裡做得最好的。

如果從壓迫的角度而言,其實所有的統治者都是異族,無論唐宋,不管明清,本質都是一樣的。

對老百姓來說,安居樂業過日子,交稅保平安,誰當皇帝又有什麼兩樣?沒事瞎反抗啥?有啥好處?動不動反抗,不是神經病跟自己過不去找死麼?



好了,大道理講完,下面來具體分析清朝的情況。

提問中說滿人(旗人)只有20萬,這當然是大錯特錯的。如果說20萬,大概指的是八旗軍隊吧,八旗入關之初,這個數量是差不多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八旗是包括滿洲、蒙古、漢軍旗各八旗的,換句話說,其實總共是24旗。

簡單說,每個旗基本就是一個騎兵師,一萬人左右的規模。而其中的漢軍旗,說白了就是漢人部隊,這是政治身份是屬於旗人,旗人內部卻是平等均同一體的。

此外,八旗是軍民合體的,軍隊之後是所有的家口(做後勤)。在八旗入關、清朝建立之初,整個旗人群體的人數大約在200萬左右。換言之,八旗是以9人之力支持1個戰鬥兵員。



之後,在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後,中國人口從清初的約8千萬增長到4.5億,旗人群體也有200萬增加到500萬,從人口增長速度來看,旗人其實是不如漢人的。

為什麼呢?因為按規定,旗人生下來是戰鬥群體(武士階層),歷次的征戰都要出征,死亡率高於普通的漢人,所以生育率也要相對低一半左右。

當然,旗人天生就有當兵的義務,其也享受了相應的福利,所謂的鐵桿莊稼是也。他們除了當兵派差,並不承擔其他義務,國家還需要出錢養活他們及其家口。

當然,統治一個三、四億人的國家,不可能只有20萬左右的八旗部隊,事實上,到清朝中期後,八旗兵力增加到約30萬。

但是,這30萬兵力顯然也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另外還有接近60萬的綠營兵,兩者加起來,大約100萬兵力就是維持這個大清帝國的主要武力所在。



此外,旗人在做官方面比漢人也要有優勢。據統計:

清朝268年中,滿漢總督比例為:滿57%,漢43%;

巡撫為:滿48%,漢52%;

布政使為:滿28%,漢72%;

知府為:滿21%,漢79%;

作為最基層的州縣官,滿人只有6%,其他都是漢人知州或知縣。

由此也可看出,越到上層,旗人所佔的比例就越高,如中央六部實行滿漢尚書制,尚書、侍郎共六人,其中三人是旗人。

這種狀況,直到太平軍後才有所改變,滿總督降為35%,巡撫降為22%,但中央各部則變化不大。

至於中下層官員特別是基層官員,則以漢人為主。

換句話說,一般的老百姓其實基本見不到一個旗人,因為旗人都被圈在滿城,不能隨意外出,而老百姓能直接擊鼓見官的,基本都是漢人知縣。

從這個角度,雖然高層被滿人(旗人)佔據,大清帝國名義上是滿人統治,但真正統治全國的,其實還是人口占據絕大多數的漢人(官員)。

這也是應有的國情和應有之義,並不是因為誰家人統治而有所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