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籽油,你聽說過嗎?他竟從牡丹里榨出了上千萬

鄧松林,出身於牡丹世家,一個有著30年種植觀賞牡丹經驗的種植戶,為何突然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家產流轉了1000畝土地,種起了油用牡丹?這一決定遭到了家人、朋友的一致反對,甚至被人稱之為“二桿子”。油用牡丹與觀賞牡丹不同,管理難、週期長、見效慢,鄧松林能夠成功嗎?


牡丹籽油,你聽說過嗎?他竟從牡丹裡榨出了上千萬


偶然商機,決定種植油用牡丹。

對於牡丹,世世代代的花農是熟悉的,它可以觀賞,根皮也可以入藥。但要說用來榨油,那還是新鮮事兒。而且一千畝的土地流轉費可不是小數目,差不多相當於鄧松林的全部家當了,是什麼原因讓他做了如此決定呢?


牡丹籽油,你聽說過嗎?他竟從牡丹裡榨出了上千萬


2012年,一次家庭聚會,有個在油脂廠上班的親戚,帶來了一瓶油,清亮透明,呈現淡黃色。親戚說,這種油和橄欖油差不多,非常高檔,炒菜的油溫要低一些才能保持營養價值。這位親戚告訴鄧松林,這種油一斤要賣到800元,而用的原料竟然是牡丹籽。

油價賣的高,想必原料價格也不低。冥冥之中感覺到了商機的鄧松林,聯繫到了一家油脂廠的負責人。原來,生產這種油的原料是鳳丹的牡丹籽。

從油脂廠回來,鄧松林喜憂參半,喜的是牡丹籽確實可以榨油,並且油脂廠願意和他合作。擔憂的是,這種油市面不多見,價格偏高,不是大眾消費品。

於是,鄧松林開始收集相關資料做調研。他發現,鳳丹牡丹的籽的出油率可以達到18-20%,相當於5斤籽產1斤油,並且油的品質比較高。市場方面,他了解到,牡丹籽的供應量是遠遠不能滿足國內油脂企業的需求,缺口很大。但是,油用牡丹的種植週期長,第一年不開花,第二、三年開花結籽,第四年的籽才能夠達到上市標準。消費需求方面,鄧松林認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飲食高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牡丹籽油的空間肯定越來越大。

壓上全部家產,啟動千畝種植,卻遭雜草來搗亂。

出於對市場需求的看好,鄧松林大手筆出資,流轉1000畝土地來種植油用牡丹。他認為,風險雖然有,但越早進入市場,便能儘早搶佔先機。等到四年以後,如果市場持續旺盛,那麼就可以獲得持續的規模效應。

2012年的秋天,鄧松林滿懷信心開啟了油用牡丹的種植之路。然而第二年夏天的大雨,卻讓他這位行家徹底慌了神。大雨過後,地裡雜草叢生,幾乎找不到牡丹苗了。有著多年種植經驗的鄧松林,心情跌落谷底。


牡丹籽油,你聽說過嗎?他竟從牡丹裡榨出了上千萬


原來,觀賞牡丹的主根短,側根比較發達,所以與雜草爭奪養分的能力強;而油用牡丹則是主根發達,側根稀疏,爭奪養分能力差。鄧松林用人工開始除草,一個星期清理一次,人工成本迅速增大,每畝地的除草成本1000元,1000畝地的成本使他不堪重負。鄧松林心裡明白,人工除草只能應急,長期下去是堅持不了多久的。於是,他找來專家。專家建議使用黑色地膜來控制雜草。草患終於被控制住了,人工成本減少了60%以上,每畝人工成本降到了300元。


牡丹籽油,你聽說過嗎?他竟從牡丹裡榨出了上千萬


牡丹地裡的“綠色銀行”,多種利用衍生出新財富。

地裡的牡丹苗長勢越來越好,而鄧松林卻一天比一天著急起來。由於油用牡丹生長週期長,從第三年後開始開花結籽,從九年到三十年是壯年期,真正進入高產期。雖然種植前,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但是每天的各項支出如流水,卻見不到任何收入。這樣乾耗著,肯定不行。

一次偶然的機會,鄧松林得知綠化市場發展不錯。於是,決定在牡丹地裡套種一些綠化苗木,比如海棠、國槐等,這樣就能增加土地利用率,而且樹苗長大還能遮陰,同時也能增加一些收入。


牡丹籽油,你聽說過嗎?他竟從牡丹裡榨出了上千萬


2016年,鄧松林的牡丹籽終於可以上市了。每年四月中下旬是牡丹的花期,花期過後就會結籽。經過10-15天的晾曬,牡丹籽逐漸從黃色變成咖啡色,最後變成深黑色,也就達到了油脂廠的收購標準。經過了4年的等待,鄧松林終於從油用牡丹收穫了第一桶金。

很多外地客戶希望從鄧松林這裡買種苗,來進行油用牡丹的種植。但是,牡丹種苗的成活率卻一直困擾著他。這時,鄧松林想到了觀賞牡丹的花盆種植,這種方法能否在油用牡丹上使用呢?需要找到一種花盆,既能透氣、排水,又不影響生長,保證營養。經過和專家商討,他想到了用草和泥土混合做成盆來培養種苗。這種盆不僅有利於牡丹生長,成本低,而且還十分的環保。

經過六年時間的發展,鄧松林的油用牡丹的種植事業如火如荼。除了榨油,還發展出多種附加產業。牡丹根可以入藥,也可以做花瓣茶。鄧松林憑著豐富的種植經驗和準確的市場判斷力,打拼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