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支書任職記

近日,安徽省天長市萬壽鎮忠孝村剛剛進行了換屆選舉,不出所料,王壽山以超過95%的得票率連任村黨支部書記。“自去年壽山當上村支書,就沒日沒夜為大夥操勞,村裡的變化咱都看在眼裡哩。”提起王壽山,村裡79歲的老黨員蔡士珠讚不絕口。

王壽山是土生土長的忠孝人,1994年入伍後,在部隊一干就是23年,其中有15年駐守在青藏高原。去年,已是團副政委的王壽山,自主擇業回到家鄉擔任村支書。一年多來,王壽山憑藉在部隊培養出的過硬素質和優良作風,用樁樁件件的實事贏得了村民信任,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老兵支書”。

“有事,黨員說事日上見!”這是王壽山的口頭禪。黨員說事日,是忠孝村堅持多年的黨建品牌。年初,村裡研究確定低保戶名單時,個別幹部想照顧親友,主張由村“兩委”提名上報。在3月份的黨員說事日上,王壽山把低保評定列入說事專題。他說:“我們必須按規定程序對全村低保戶進行摸底核實,經民主評議、張榜公示後確定上報。”

陳德榮是村裡的低保戶,一家5口長年吃低保。去年,陳德榮的兒子病癒去打工,身體殘疾的兒媳也在玩具廠上班了,有了收入來源再吃低保,村民有意見。黨員說事日上,王壽山將陳德榮家的情況提出來“會診”,大家決定將老兩口的戶口從家裡分出來,繼續享受低保,其他3口予以取消。

通過對陳德榮家低保的陽光評定,王壽山得到啟發,他通過走訪摸排,發現村裡有60多戶這樣的家庭。在認真研讀低保救助政策後,他將困難老人與子女分戶,把64戶貧困老人列入低保,35戶已經脫貧的不再享受低保。這一做法也得到村民的普遍認可。

低保問題的解決,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忠孝村的貧困。王壽山深知,要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還需要有科學的規劃。忠孝村作為近郊村,發展基礎好,但由於村裡小農水和道路建設缺乏合理規劃、利用率低,阻礙了生產發展。去年4月,王壽山前往省農村規劃設計院,請專家對村裡的小農水和村組道路建設進行整體佈局。

“有了規劃,咱就可以甩開膀子幹了。”王壽山巧借市政府“水利最後一公里”項目的東風,多次前往鎮裡和市水利部門反映情況,爭取項目資金,先後修建電灌站2座、排灌乾渠2條和引水支渠4條共9.5公里。“在老兵支書的努力下,忠孝村徹底改變了農業生產‘望天收’的落後面貌。如今,水泥路修到了家家戶戶大門口,可方便了!”村民錢立東逢人就誇他心目中的好書記。

此外,王壽山還多方奔走、牽線搭橋,協調鎮裡的工業園區招收村裡的婦女、退休人員做工,目前,共有1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紛紛向貧困戶敞開了大門。

老兵支书任职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