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1700多家山寨「協和醫院」,打假不能是「撓痒痒」

全國1700多家山寨“協和醫院”,打假不能是“撓癢癢”

你知道全國有多少家協和醫院嗎?有記者通過第三方軟件檢索發現,答案是“1700多家”。不過,這千餘家“協和”99%都是“李鬼”。

據協和醫院宣傳處常務副處長陳明雁透露,除了北京協和醫院,以及少數幾家與“協和”有歷史淵源,其餘的“協和”和“北京協和”沒有半點關係,“北京協和醫院在國內也沒有任何掛靠、合作、協作關係”。鬧了半天,那些自稱“定州協和”“協和醫院某某分院”“協和醫療集團”“北京協和醫院連鎖醫院”等等,都是魚目混珠的“山寨貨”。

全國1700多家山寨“協和醫院”,打假不能是“撓癢癢”

聞此消息,不少人心中一涼。說起來,這些年市面上各種“李鬼”“李逵”傻傻分不清楚的現象並不鮮見,康帥博、粵利粵、娃恰恰之類產品也曾肆虐鄉里,但誰能想到這樣的魔幻手法竟然堂而皇之出現在醫療領域,且有愈演愈烈之勢?記者檢索發現,從今年9月19日至10月18日一個月間,“協和醫院”檢索結果就從1667家增長到1729家。

驚人數字背後,是巨大的安全隱憂。

前年,20歲出頭的大學生魏則西因輕信網絡搜索誤入無良醫療機構最終病逝,引發輿論巨大震動,人們紛紛譴責網絡搜索、無良廣告害人不淺。而支撐起這些亂象的,恰恰是線下的“傍名牌”大行其道。

全國1700多家山寨“協和醫院”,打假不能是“撓癢癢”

很多資質堪憂的黑心機構,傍個知名醫院的招牌,模糊患者認知、騙取信任,從中牟取暴利。但凡稀裡糊塗進去,不被耽誤病情已是萬幸,“挨宰”是肯定的。一位患者就控訴,本來術前說好不用麻醉,但術中大出血,不得不答應麻醉,最終手術費用高達13000元,而正常公立醫院的價位是2000元左右。

“李鬼”害人,但為什麼就打不死呢?

正主——北京協和醫院頗有些無奈。因為按照目前國家相關工商管理條例,北京協和醫院不能獨享“協和”二字,只能以“北京協和醫院”六個字為註冊商標,類似定州協和這樣的“XX協和”依然可以註冊經營。其黨辦主任介紹,他們曾兩次開發佈會公佈“北京協和”未在各地設置分院等情況,希望幫助患者鑑別“真假協和”。

全國1700多家山寨“協和醫院”,打假不能是“撓癢癢”

這邊除了提醒患者火眼金睛別無他法,那邊卻是一本萬利動力十足。據報道,有的“協和醫院”註冊資本僅3萬元,專業設備一概沒有,他們就算通過編造疾病、術中加價、誘導醫療等違法獲益,出點事一般也能花錢“私了”。倘若按《廣告法》論處,頂格處置也只有50多萬元,相對於鉅額利潤而言,這樣的痛感大概相當於“撓癢癢”。

那麼,是真的拿這些“李鬼”沒辦法麼?其實,自2013年1月起施行的《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就規定,“企業名稱經核准登記註冊後方可使用,在規定的範圍內享有專用權”,企業名稱不得含有“可能對公眾造成欺騙或者誤解”的內容和文字。法律紅線不是沒有,關鍵需要執法力度。只有監管部門擔起責來,動真格懲治,才能肅清“李鬼”“協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