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棠溪站 屢屢改大名

舊聞新讀

最近,廣州新火車站——廣州白雲火車站將於2019年1月1日動工的消息牽動了很多人的心。為什麼“超豪華”的鐵路樞紐會建設在棠溪呢?其實,棠溪站早在百年前就有了——從最早的西聯火車站到後來的棠溪火車站,再到後來的廣州北站,再到不久將動工的廣州白雲火車站,它已經有百年多歷史了。

百多年前開建粵漢鐵路

要說明白“廣州白雲火車站”的歷史,需要先講講廣州修建鐵路的歷史。廣州修建鐵路,是從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美、英、法、德、日、俄等國競相爭奪修築鐵路權而開始的。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至二十九年(1903年),美國華美合興公司獲得粵漢鐵路承修權。在粵漢鐵路建設過程中,美國人首先修築了省三支路,這條線路後來被廣州人稱為“廣三線”。原因是美國合興公司考慮到佛山三水一帶人煙稠密,物產豐富,佛山鎮手工業發達,商業茂盛,號稱中國四大名鎮之一,修建省三支路有利可圖。

美國人修了廣三鐵路,但粵漢幹線只購地至三華店(現在的花都區附近),並僅完成黃沙至郭塘(神山鎮附近)間18公里路基的土方,粵漢鐵路的鋪軌僅鋪到了棠溪,棠溪即今廣州新火車站所在地,這是棠溪第一次被世人關注。

在修建粵漢鐵路的過程中,因缺乏資金工程停頓。1902年,美國合興公司背約將三分之二的股票賣給比利時東方萬國公司後,引發粵、湘、鄂三省人民聯合起來開展廢約、收回路權的抗爭。1905年中,清政府與合興公司簽訂《收回粵漢鐵路美國合興公司售讓合同》,贖費 675萬美元。張之洞以粵、湘、鄂三省部分稅收為擔保,向港英當局借款110萬英鎊,支付贖路款項(該項借款於1915年還清本息),路權得以收回。1906年初,清政府准予商辦。同年六月,商辦廣東鐵路有限總公司主持築路工程,以棠溪為起點向北修建。

1916年5月15日,廣州—韶州224.15公里鐵路建成通車。廣韶段鐵路是粵漢鐵路全線修建史上開工最早、在中國商辦鐵路中築路最長的一段鐵路。接著,粵漢鐵路的韶坪段(韶關至坪石)於1930年春開工,1936年7月1日廣州—武昌粵漢全線通車。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粵漢鐵路改稱為京廣鐵路。

“棠溪站”曾屢次更名

說完粵漢鐵路,我們回過頭來說說棠溪站。棠溪站前身為西聯火車站,始建於1916年,為粵漢鐵路的車站。1937年修建黃埔支線時,棠溪站改名廣州北站。

1949年以後,該站變化很大。1986~1988年,廣州北編組站在郭塘至江高鎮上下行正線中間建成,1989年2月22日投產運營。新站命名為廣州北站,原來的廣州北站又改稱回棠溪站。這是廣州的第二個北站。這時的棠溪站縮減規模,定為二等站貨運站,不辦理客運營業。

1999年9月15日,經國家鐵道部批准,原來的花都火車站更名為廣州北站,原來的北站更名為江村站。從棠溪村的“廣州北站”,到江高鎮的“廣州北站”,再在花都區的“廣州北站”,“廣州北站”一路向北,可謂名副其實。

不過“棠溪”並沒有被忘記。按最新規劃,廣州白雲火車站是廣州鐵路樞紐“五主三輔”中的“五主”之一,其餘“四主”是廣州、廣州東、廣州南、佛山西。她將承擔現廣州火車站的所有普客業務,2019年1月1日動工,百年棠溪站再次“復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