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司機和乘客可以「互黑」了

因為兩起順風車司機殘害女乘客事件,滴滴再次被推向口風浪尖,全國多地交管部門開始入駐滴滴並對滴滴進行審查,促使滴滴整改。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滴滴推出多項整改措施。例如在滴滴出行App上推出"一鍵報警"功能,乘客在遇到危險情況下可以使用,按照滴滴所描述的功能介紹,其可以報警,並向警方告知車輛、司機以及位置等關鍵信息。另外,滴滴還在司機客戶端開啟了全程錄音功能,目的就解決司機和乘客之間存在糾紛。

今天,滴滴再次在滴滴出行App上推出新功能,這項新功能將會在10月18日上線。

滴滴司機和乘客可以“互黑”了

滴滴出行今天正式宣佈,即將於10月18日更新的滴滴乘客端和司機端APP將試行"黑名單"功能,屆時乘客和司機可在取消訂單、投訴、評價頁面選擇將對方加入黑名單,"屏蔽"後的12個月內平臺不再為雙方匹配訂單。

試行期間,加入黑名單後暫時不可取消。除了在現有評價體系和安全保障的基礎上增加黑名單功能之外,已有的一鍵報警、緊急聯繫人和未成年人乘車提醒等安全功能也將繼續優化。

雖然滴滴還沒有正式上線這功能,但不少網友已經開始吐槽,滴滴推出這項功能到底是幹什麼的?

滴滴司機和乘客可以“互黑”了

咱先解釋一下滴滴即將上線的這個功能。

滴滴將這個功能稱為"黑名單",司機和乘客可以將對方拉進黑名單,但是有個前提,乘客和司機之間必須建立關係,也就是說,乘客和司機之間必須建立"訂單關係",即便是這個"訂單關係"沒有執行,無論是哪一方取消訂單等行為,雙方都可以將對方拉進黑名單。

但是,這個功能讓用戶很尷尬。

為什麼說尷尬呢?因為這個功能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約束力,無論是對乘客還是對司機,都是如此。

假如司機和乘客因為訂單問題發生爭議,乘客將司機拉入黑名,這就意味著,在未來12個月內,這個司機不能再向這個乘客提供服務,這看似是一件好事情,但實際上根本沒有什麼作用。

滴滴司機和乘客可以“互黑”了

因為在這起爭議事件中,如果問題出在滴滴司機這一方,是司機無辜取消乘客訂單,乘客將司機拉入黑名單,但這個司機未來還可以接到其他乘客的訂單,其還可能會取消其他乘客的訂單。

這就好比,一個司機因為威脅女乘客而被女乘客拉進了黑名單,這名司機未來12個月內就接不到這個女乘客的訂單,更不可能對該女乘客進猥褻,但這名司機在接到其他女乘客的訂單時,可能會對其他女乘客進行猥褻,而其他女乘客不知道這名司機可能會對自己發生潛在的猥褻行為。

換位思考一下,假如是乘客沒事找事,下單後又取消訂單,導致其被接單司機拉黑,以後這名司機就不會被這名乘客惡意取消訂單,一旦其他司機接到者名單乘客的訂單,還是可能會存在被惡意取消訂單的行為。

滴滴推出黑名單功能,原本是想約束司機和乘客,保護對方的利益,滴滴通過這個"功能"算實現了這一點(因為在未來的12個月內遇不到這個司機或者乘客),但其它司機或者乘客不知道,那麼,這樣的事情依舊還是會發生其他乘客或者司機身上。

滴滴司機和乘客可以“互黑”了

也就是說,滴滴這個"黑名單"範圍太小了,僅限於當事司機和乘客之間,要想讓這個"黑名單"發揮作用,應該讓所有乘客和司機共享,這樣就能讓所有的乘客或者司機有所防範,防止意外發生。

另外,對於司機和乘客而言,無論是哪一方被投訴,都是想讓平臺懲戒對方,而不是躲避對方了事,而滴滴這個"黑名單"就是讓當事人躲過對方,這實際上是掩耳盜鈴。

因為當事人還可能對其他司機或者乘客發生類似行為,滴滴在本質上沒有解決這個事情,僅僅是幫助一個人逃避這個事情而已。

對於滴滴這個"黑名單"功能你們怎麼看,歡迎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