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于生老病死,同情与活命之

无论是你穷人还是富人,在大病面前,都同样无能为力。拿命换钱的那些人,最后大多数都后悔了。

疯狂工作的李开复,曾经每天工作到凌晨3点,只睡5小时,而且是睡一阵,起来一阵,收发邮件后,又回去躺下。

没日没夜的拼搏,李开复是事业有成了。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淋巴癌,让他重新思索此前所有的努力的意义。

无奈于生老病死,同情与活命之

在《向死而生》里,李开复写下这样一段话:

我正处在人生最好的时候,我身上还带着经历过苹果、微软和谷歌打磨过的光环,投资人对我信赖有加,我在微博拥有五千多万粉丝……一切一切,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完美无缺了。可是,褪去光环,我此刻只是一个呼吸之间就会顿失所有的病人。

在财富和健康面前,光环无限的李开复,或许也后悔了。

“40岁前用命换钱,40岁后拿钱买命”,这句流行在职场人士间的玩笑话,渐渐已经成为现实。

“有工作,没生活”,成了职场人的常态。《中国城市白领健康白皮书》显示,有76%的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白领“过劳”的情况更是接近六成:包括身体亚健康、24小时待命、没有周末、在办公室“安家”、性格“职业化”等。

家人,工作,业绩,压力,事业……这一切,都是无法逃避的生活与责任。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你健康地活着这一基础之上。很多人告诉你,活着就要为梦想狂奔,但很少有人提醒你,狂奔的前提是要有健康这一资本。

无论是为了健康、为了家庭,还是为了工作,三相权衡,也许最好的解决方案是:高效完成工作任务,给生活多一点时间。

无奈于生老病死,同情与活命之

在面对由于疾病带来的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巨大压力的时候,一幅众生相摊开了:

女儿查出白血病,丈夫离开,单身母亲在一个最疯狂的场所跳着钢管舞,只为了让女儿活下去。当程勇用卖仿制药的钱让领班去跳舞的时候,这位单身母亲长久以来的情绪终于得到了发泄,在台下不断喊着“脱、脱、脱”,这应该是她听过最多的一句话,但是,下一秒她就哭了,她的日常不知道会面临多少这样的不情愿与身不由己……

无奈于生老病死,同情与活命之

只有20岁、因为患病怕拖累家人,于是与家人切断联系外出打工、最终却在保护程勇的围追堵截中发生车祸逝去的“黄毛”,那张定格的回家火车票让无数人泪奔……

买不到便宜仿制药选择自杀的吕受益。妻子怀孕5个月就被查出来患了白血病,原本觉得没有希望,看到孩子的第一眼他重新燃起希望,想听孩子叫一声“爸爸”,但是,他永远没有机会了……

被警察抓后仍不愿供出程勇的那位老奶奶。她几句话就直戳人心:4万块一瓶的药,我吃了好几年了,房子吃没了,家也吃垮了!现在才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药,才500块一瓶。他真的不挣钱!他只想帮我们!你们把他抓了,我们就没法活了!谁家还没个病人呢?你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生病吗?我还想活着,我不想死……”

无奈于生老病死,同情与活命之

谁的人生不心酸,谁的岗位不犯难?

在这个高速度运转的时代和职场里生存,我们的每一天都像上了大转盘一样盘旋。当你决定不了外界时,唯一能做的就是时时刻刻要握紧手里的方向盘。

疾病无法预防,它的发生任何人都无法提前预知。我们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给自己和家人做好充足的准备,努力挣钱。

无奈于生老病死,同情与活命之

03

人生需要对的套路

这部电影的亮点,对应到职场,来分析一下:

一、“难度”里藏价值,设定目标大胆做

现实批判题材,一般会讽刺一些社会现象和制度,这类题材敏感,触碰不好会引起社会围攻和封禁。但正因为题材难拍,拍好了受到的褒奖自然高出普通作品许多。

对应到职场工作,总有一些棘手的项目你不想做,但你心里明白,这个项目做好了公司会收益很多,你个人也会收获更多。你敢于去做,上司自然会看到你的表现,给予你更多实质的帮助和指点,你踏出一步,资源就向你倾斜了。那么,你是选择做还是不做?

无奈于生老病死,同情与活命之

二、持续更新知识,夯实专业技能

在职场中,我们不论是初入公司的小白、不断跳槽的老油条,还是职业精英,“需要不断学习”是大家的共识,对你的职业生涯影响巨大。

《我不是药神》,便是王传君沉淀自我、大放异彩新的一部作品。

王传君对于自己的演员生涯有着明确的目标,他没有像其他演员一样,在爆红之后就迷失了方向,或止步于一点小成就,他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目标。

这也就是为什么“职业规划”如此重要的原因,给自己的发展定下计划,按着规划的道路走,才不会迷失在纷扰中,忙忙碌碌大半生才发现自己一无是处。

很多身在职场的人,只是为了赚钱而生活,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一点计划也没有,看似走在宽阔的大路上,实则越走越窄,最后将自己困在了死胡同里。

三、团队价值彰显个人价值,学会彼此成就

我不是药神》是好演员和好导演的彼此成就。不得不说,金子是需要机会展现光芒的。

在职场中,肯定是有不少金子的,但是更多的是表面已被社会氧化了一层的失去光芒的金子。在职场中,无非就是成就他人与被成就的交替,只有互相成就,才能创造出巨大的成功,才能使整个团体连带个人被认可,被赞誉。

电影的成功,离不开好的导演、选角和幕后团队。

职场的成功,离不开每个人在对的位置上做对的事。

每一部好的影片都少不了所有主角配角的精彩表演,每一个看似无足轻重的小角色被演绎好都是在为整体加分。好的电影无疑都是团体协作好的成果。

04

生活与需要,人性与善良

电影中打动我的场景有很多,但最触动我内心的一幕是:

吕受益带程勇第一次回家,在婴儿床前,看着睡得香甜的儿子,一脸幸福地告诉程勇说,刚开始查出慢粒白血病时,天天想死......

无奈于生老病死,同情与活命之

一个想死的人,突然不想死了,不过是因为,他看到了活的希望

无奈于生老病死,同情与活命之

生活艰难,但还好,希望还在。

影片令人动容的还在于:小人物在面对生死或者利益拷问的时候,选择了善良。

程勇冒着走私坐牢的危险,只为了让病人能买得起救命药。

黄毛发现走私事情快败露时,义无反顾选择了顶替,只为了兄弟情义。

病人在面对警察询问时,选择了替程勇隐瞒,只为了报答程勇的恩情。

甚至卖假药的反派张长林,被警察逼问口供的时候,也没有将程勇供出来。

无奈于生老病死,同情与活命之

这些在生活中是最平凡不过的小人物,他们虚荣、贫穷,甚至有的可能都算不上好人,但在生死或利益面前,他们最后都选择了善良。

这世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坏人和好人,很多时候,善恶只在一念之间。

影片的末尾,程勇站在被告席上,对着法官说:

我犯了法,该怎么判,我都没话讲,但是,看着这些病人,我心里难过。他们吃不起天价的进口药,他们就只能等死,甚至是自杀。不过,我相信今后会越来越好的,希望这一天,能早点到来吧。

从市侩小人物蜕变为舍己为人大英雄,小人物也有大善良。

无奈于生老病死,同情与活命之

本文来自转载。相信很多朋友都去看了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小编看完感触很大,无奈于生老病死,同情与活命之心,理解与职责所在,悲痛与物价昂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