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我們是「走心的」

高發村位於大理州漾濞縣平坡鎮西南普映山半坡,是漾濞縣6個深度貧困村之一。今年2月,根據全省脫貧攻堅統一部署,按“省級單位必須掛鉤幫扶深度貧困村”的要求,省民族宗教委掛鉤扶貧村由漾濞縣太平鄉太平村調整到平坡鎮高發村。2月27日,省民族宗教委派駐工作隊員進駐高發村,由此吹響了高發村為擺脫貧困而戰鬥的號角。

生活,這兒就是自己家

扶貧,我們是“走心的”

丨進村的路

高發村地處坡地,進村公路雖蜿蜒卻平坦,新建成的村委會外牆醒目地寫著“決戰脫貧攻堅 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跨越發展 決勝全面小康”的宣傳口號,村委會內四周牆面是高發村扶貧工作專欄,處處宣示著當地群眾與扶貧工作隊堅決打贏這場扶貧攻堅戰的信心與決心。

“高發村公共基礎設施薄弱,8個自然村進村主幹道仍是土路,進組道路仍有29公里未硬化,晴通雨阻現象時有發生,群眾出行相當不便;這裡自然環境惡劣,發展受限,村民居住分散,山高坡陡,耕地絕大部分是坡地,水資源缺乏,山洪泥石流災害頻發,人均耕地面積少質量差……”省民族宗教委下派高發村駐村工作隊長沈亮均,介紹起高發村村情滔滔不絕。看他對村子的熟知程度,根本感覺不出他到這裡還不到半年時間。

扶貧,我們是“走心的”

丨工作隊深入掛包聯繫戶家中走訪

村委會辦公室也是駐村工作隊員日常生活的地方。現在這裡的生活井然有序,有用圍網圍建起來的簡易養雞“基地”,也有幾塊菜地,房屋周圍新種植的小樹已經成活,新建的籃球場邊還放著一張乒乓球桌,而這一切都是每一個工作隊員親手參與,用心打造出來的。

沈亮均回憶起剛到這裡的情景:“因為是新修建的辦公樓,這裡除了房子外什麼都沒有,條件非常艱苦。這裡距離鎮上有15公里的路程,去鎮上買菜太遠,連吃飯都成了難以解決的問題。當時,靠鄉親們的幫助過渡了一段時間。大家想著既然到了這裡就要紮下根來,只有改變生活,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就這樣,所有人像改造自己家一樣各司其職地忙活開來。操起鋤頭下到地頭,開出平整菜地撒下菜籽,買來小雞開始圍欄飼養,到相關單位拉“贊助”,自己到城裡拉來籃球架和乒乓球桌,回來自己安裝……工作隊裡的每一個人,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默默付出著。沈亮均說:“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凝結著我們每一個工作隊員的汗水和感情。”

工作隊員說他們相信,只要把生活品質搞上去,讓當地老百姓看見原來生活是會越來越好的,他們就會充滿希望而努力去改變。現在的工作隊就像一個大家庭。“我們也是高發村的村民,想通過自己的能力讓鄉親們都過上好日子,這就是我們唯一的目標。”沈亮均說。

脫貧,這就是自家事

扶貧,我們是“走心的”

丨工作隊和老鄉們在一起

高發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7戶285人,2014年至2017年共脫貧出列42戶183人,截至目前還有未脫貧摘帽農戶25戶102人,貧困發生率 6.1%。

“扶貧工作壓力大、任務重。經過這幾個月工作隊的貧情分析、實地調查,我認為扶貧工作要從問題入手,只有認準扶貧工作問題的核心,才能更精準地發力,對症開方。基礎設施的提升和改善是扶貧工作的主要問題,危房改造和修繕是扶貧工作的現實問題,而拓寬老百姓收入渠道是扶貧工作的本質問題。”沈亮均說。

2018年,項目資金預算提前下達,省民族宗教委黨組根據平坡鎮高發村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精準施策,由省民族宗教委安排工作經費81萬元,項目經費400萬元,縣級統籌200萬元,共計681萬元投入平坡鎮高發村脫貧攻堅各項建設。另外,2018年大理州民族宗教委組織實施的12個世居民族的彝族特色示範村建設項目落地高發村,投入140萬元資金,以村委會所在地羅家村為核心區進行打造。正在推進建設的水井路口至羊廄 6.6 公里道路硬化,已於7月中旬完工;熊家村60萬元整村推進項目已完工;60萬元羊圈村整村推進項目正在實施;河底、羊廄的村民活動場所正在建設,高發村村民活動場所建設已接近尾聲……截至目前,高發村2018年已經實施項目投入資金為320萬元。

道路、危房、修建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改造問題隨著各項資金的逐步到位迎難而解。

扶貧,我們是“走心的”

丨7月底,高發村民族團結文化活動廣場開工建設,圖為開工儀式現場

高發村自然環境條件惡劣,山高坡陡,全村產業以核桃種植和生豬養殖為主,主要經濟來源為核桃產業。由於近年來核桃乾果市場價格波動大,農戶收入大幅下降,為維持生活,村民外出務工現象越來越多。全村產業單一,抗風險能力低,鄉親們的收入問題成了村委會成員和工作隊員最焦心的事。工作隊組織高發村與歐亞公司簽訂了核桃收購合同,以市場價上浮 10%進行收購,保證老百姓的穩定收入。同時積極引進天聯生物有限公司,採取“黨支部+公司+農戶”的模式,建立辣椒種植基地,現已完成連片優質農田的租用手續。老百姓除了可以獲得土地租金,村委會還出面與公司協商,優先招用高發村村民為務工人員,解決了當地老百姓就近務工,拓寬老百姓的收入渠道。

針對外出務工的村民,村委會也與工作隊員認真研究了幫扶方案。經反覆協調,村委會與勞務派遣公司合作開展務工人員專業技能培訓,開展4期10天左右的短期培訓班,培訓內容包含多種工種。換作平時,從培訓到領證需要3個多月的時間,在村委會牽頭開展的“集中培訓”班,10多天就能取得證書。高發村黨總支書記羅明輝說:“第一期培訓班效果相當好,受到了村民的歡迎。原計劃60個人參訓,最後拿到證的有103個。大家都希望我們能多舉辦類似的培訓活動。如今,我們村這個培訓模式已獲得鎮黨委、政府肯定,打算要在全鎮推開,我們高發村成了全鎮的排頭兵。”

脫貧正是攻堅期,雖然高發村部分群眾的貧困程度仍然深,脫貧任務仍然重,但令人欣慰的是,變化已然到來。

——摘自工作隊員番文彤的扶貧日記4 月14 日,星期六天氣晴朗今天在村主任羅四海的帶領下,沈隊、龍哥和我一同到高發村四火山查勘水源點。對這邊的供水情況有了基本瞭解。下午隨羅主任走訪,與農戶進行了深入交流,瞭解這邊居民的真實訴求。當要離開時,一隻小狗吸引了我的眼球。它像一個毛絨絨的小黃球,雪白的小爪子像戴了四隻白手套,十分可愛。因為它膽子很小,不敢接觸人,楚楚可憐的樣子,讓人忍不住想摸摸它。羅主任見我們都十分喜歡它,就將它送給我們帶到村委會來養。當我們都在苦惱該給它取什麼名字的時候,一位高發村老鄉靈光一現,“誒,何不叫‘ 小康’ 呢?就這樣,小康加入了我們的大家庭。
扶貧,我們是“走心的”

丨工作隊收養的小狗取名小康

扶貧,我們是“走心的”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高發村扶貧工作隊大力開展培訓、扶植產業,這樣的扶貧方式接住了地氣,斬斷了窮根。
扶貧,我們是“走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