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曝光!陕西这所高校里,竟埋着600多座古墓!

繁重的课业、考试的压力,常常引起众多在校大学生的戏谑吐槽:“上学如上坟”。听了这话,

西安邮电大学学子纷纷露出不屑目光,“在我们学校,上学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上坟’”。此话确实不假,因为西安邮电大学长安校区曾埋葬着600多座古墓,时间跨度从战国一直到唐代!

首次曝光!陕西这所高校里,竟埋着600多座古墓!

发现过程

2001年,西安邮电学院(现西安邮电大学)在长安区茅坡征地,用以建设新校区。建设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区域竟发现了600多座古墓葬,时间跨度从战国时期、秦朝、汉代,直到唐代,其中超过80%的都是秦墓。这批秦墓规格小,延续时间短,墓葬方向、形制较统一,东西排列成行,各行南北向布局。经考古人员判断,此处是秦杜县的一处平民公共墓地。

首次曝光!陕西这所高校里,竟埋着600多座古墓!

历史原因

西安邮电大学长安校区坐落于西安市南郊,再往南横亘着巍巍秦岭、莽莽群山。从地域上看,自战国至秦朝,从汉代到唐代,古人为墓葬选址时,似乎格外偏爱西安南郊。

首次曝光!陕西这所高校里,竟埋着600多座古墓!

墓葬如此集中的原因,是这里较高的地势。

就地理环境来说,泾、渭、浐、灞、沣、滈、涝、潏等大小河流像叶脉一样,蜿蜒古西安城之间,这些河流将关中盆地切割冲积成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原”,像灞河与渭河之间的铜人原,浐河与灞河之间的白鹿原,渭河与浐、灞河之间的龙首原,浐河与潏、河之间的乐游原、凤栖原、鸿固原、少陵原,潏河与滈河之间的神禾原,滈河和沣河之间的细柳原、高阳原,以及渭河北岸的毕原、咸阳原等。

西安邮电大学长安校区就属于高阳原,从地理分布与考古文化学的角度,都属于西安南郊的统一文化区域。

首次曝光!陕西这所高校里,竟埋着600多座古墓!

建校后续

2001年8月,西安邮电大学校方在历史专业工作人员的援助下,开始进行保护性发掘,共清理秦、汉、唐墓200多座,其中战国秦墓162座,同时也发掘出了许多精美文物,为进一步研究文物背后的历史意义及文化价值,学校将其统一送往专业部门进行收藏保护。曾有网友笑言,若将这些墓葬文物研究个彻底,西安邮电大学都可以开一门历史课了,教学实践相结合,听课效果妥妥的!

首次曝光!陕西这所高校里,竟埋着600多座古墓!

西安邮电大学已建校60余载,是国家在西北地区布局的唯一邮电通信类普通高校。如今的西邮校园北闻千年古都晨钟暮鼓,南望山水秦岭郁郁葱葱,古韵悠远,风景如画,被西安市人民政府授予“园林式单位”称号,为莘莘学子营造了美丽温馨的的学习生活环境!

欢迎关注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西安邮电大学”头条号,让你看到更精彩的西安邮电大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