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生育基金,不生二胎要「罰款」了,你願意爲國家衆籌養娃麼?

上週,《新華日報》刊發為《提高生育率:新時代中國人口發展的新任務》的署名文章,其中設立生育基金的建議引發關注。文中建議包括對

所有40歲以下的公民,不論男女一律徵收一定比例的生育基金,規定當家庭在生育二胎及更多孩子時才可以申請取出這筆錢,領取生育補貼。

此消息一出

立即引發廣大網友的激烈討論

不生二胎還要交稅???

真是“人在家中做,鍋從天上來”!

設立生育基金,不生二胎要“罰款”了,你願意為國家眾籌養娃麼?

1

想當初,我們是光榮的獨生子女一代,積極響應國家“只生一個好”的口號。

如今,人口紅利用完,老齡化加劇,用工成本上升,社會保障壓力大。開放二胎以來,出生率沒有明顯提高,而且人口老齡化速度也在加快。

當初的生育政策,很明顯已經不適應我國現在的國情了,但是應該如何調整是關乎國記民生的大事,所以此建議一出引發激烈討論也不足為奇。

2

父母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8090後,不僅要贍養雙方的老人,還要養育兩個孩子,這壓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呀。網友們紛紛調侃,我們真是生不逢時的一代。

設立生育基金,不生二胎要“罰款”了,你願意為國家眾籌養娃麼?

還沒工作時,工作是分配

可以工作時,卻自謀職業

沒掙錢時,房子是分配

能掙錢時,發現房子一輩子也買不起

現如今

沒結婚時,生兩個孩子罰款,

結婚以後,不生兩個孩子還要“罰款”!

3

其實我國目前面臨的出生率低和人口老齡化問題,很多發達國家也正在面臨。生育基金這種催生的政策一出,小編突然想起前時間看過的一個日劇《總覺得鄰家更幸福》,可謂是升級版的“催孕”。

這部劇通過講述四組家庭夫妻生活反應了很多現實中的問題,父母的催婚,同性戀的異樣眼光,女權主義的問題,不孕不育夫妻的痛苦等等。

設立生育基金,不生二胎要“罰款”了,你願意為國家眾籌養娃麼?

劇中有一幕是大器與他未來的妻子奈奈第一次見面,在游泳時腿抽筋的他被身為潛水員的奈奈所救,大器在甦醒過來的瞬間,彷彿以為自己看到了仙女。他語無倫次的對奈奈說出了第一句話居然是:

請給我生孩子吧

還有這種操作???

第一次見面就這樣直接問

這催孕催的也太明顯了吧

可是後面這對苦命的夫妻

深受不孕不育的影響痛苦不堪

設立生育基金,不生二胎要“罰款”了,你願意為國家眾籌養娃麼?

4

女性對於家庭、對於社會、對於國家的主要任務就是解決出生率不高的問題嗎?當人們開始將自己對未來的理想圖景強加於他人身上時,對他人而言是親切的關懷還是沉重的負擔呢?

結婚生子,真的是所有女性的共同願望嗎?

生育是女人最大的價值嗎?

劇中的女主這樣說

其實像劇中這樣的獨立女性還是少數派的,在現實生活中長輩們最常問的話題就是:

什麼時候結婚

什麼時候要孩子

什麼時候要二胎

設立生育基金,不生二胎要“罰款”了,你願意為國家眾籌養娃麼?

這樣的往往成為了最常見的話,為了長輩的心願被迫結婚被迫生孩子的其有多少人,大家也可以思考這樣的話是否有道德綁架的意味在呢。

其實日本女性的低生育意願已經不是一個個體問題了,這些與男女職場不平等待遇也有很大的關係。反觀我國很多女性不願意生二胎是否也與職業發展有關係呢。

5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from《斷章》

卞之琳的這首詩可以感受到,人們有時候總在羨慕著別人的幸福,卻不知回頭看看,其實自己也在被別人仰望和羨慕著。總覺得鄰家幸福這個名字也恰好說明這一點,劇名跟內容特別吻合,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問題。

相對於家庭這個小集體而言,每個人又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不應該是用個人的意志去批評和指責別人。

劇中的全職主婦有一句經典的臺詞是說:“大家都是一樣的人,卻有能挺起胸膛驕傲生活的人和不能這樣的人之分,這也太奇怪了。不管是誰,都應該有追求自己所渴望的幸福的權力。”是呀,每個人都有選擇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

設立生育基金,不生二胎要“罰款”了,你願意為國家眾籌養娃麼?

6

關於生育政策是國之大計,不能走彎路,如果走彎路的代價就太大了,所以更應該慎重考慮,是要設立生育基金,還是像發達國家學習對多生孩子的家庭提供多種福利政策呢。

從計劃生育到放開生育到鼓勵生育,這種變化是根據社會具體形勢來改變的,但是應該怎麼變,怎麼樣變才更好,是值得社會和國家共同思考的大問題,社會各界的想法和建議都應該廣泛聽取,不能一拍腦袋就決定了。

關於生育基金

你們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