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觀察|美國的領導力正隨川普快速老去

亞太日報評論員 江東流

美國在二戰後的世界秩序中,一直扮演著“樂隊指揮”的角色。通過宣揚西方價值觀、建立並控制軍事聯盟和聯合國及其下屬機構組織、建立以美元霸權為核心的經濟霸權來領導當今的世界秩序。

但世界已變,儘管美國仍是世界第一大國,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政府,在“單挑”世界,以及“美國第一”的口號中,正摧毀著美國領導的世界秩序系統,美國在世界的領導力,也隨著特朗普快速老去。

“卡舒吉事件” 暴露美國是人權問題的偽君子

卡舒吉在地球上消失,在世界引起軒然大波。在世界輿論質疑和壓力下,美國總統特朗普竭力想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因為,卡舒吉是居住在美國,併為美國傳統大報《華盛頓郵報》工作的專欄作者。他從地球上被人為的消失,對美國社會來說是對“美式價值觀”最大的挑戰。卡舒吉生前所在的《華盛頓郵報》就此事連續推出文章,呼籲美國應該對此事追查到底。

但是,10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接受《今日美國》獨家專訪時表示,他對有關記者卡舒吉被殺的說法存在質疑,同時他認為這名記者並不是被故意引誘到總領事館再被謀殺的。他認為這是一場“偏離了原計劃的陰謀”。他甚至在之後“嚴厲的譴責”中認為,最後導致卡舒吉死亡的一系列做法可以說是“史上最糟糕的掩飾之一”。

亞太日報觀察|美國的領導力正隨特朗普快速老去

據路透社10月29日報道,特朗普至今仍在避免在卡舒吉問題上批評沙特領導人,堅稱他不想危及1100億美元的武器“巨單”。正如之前他所表示的,美國向沙特出售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武器,這對美國人來說是一個經濟上的好處,如果美國停止出售武器,俄羅斯和中國公司將很樂意進行這項交易,“我們必須牢記一幅非常大的圖景”。此外,他還指出了沙特阿拉伯在抗衡伊朗在中東的影響力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美國總統,是維護“西方價值觀”的最高決策者。但在卡舒吉事件上,特朗普卻為了美國在中東的經濟和戰略利益,不惜撕下“民主”、“人道”、“人權”的外衣…

美國退出《中導條約》進一步動搖與盟國間信任

10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揚言退出《中導條約》後,歐盟立即表示,《中導條約》是歐洲安全的基石,對歐洲和全球安全而言至關重要。希望美國不要只顧自身利益而忽視甚至犧牲盟友的核心安全利益。

《中導條約》全稱是《蘇聯和美國消除兩國中程和中近程導彈條約》,由美國和蘇聯於1987年12月8日簽署,1988年生效。

《中導條約》為永久性條約,是戰後美蘇裁軍談判史上第一個真正減少核武器數量並徹底取消一個核武器等級的條約,對國際關係的緩和產生了重大影響。

《中導條約》第I條規定:“雙方裁減各自的中程和中短程導彈,將來也不能擁有此類導彈。”第II條第5款規定:“中程導彈是指射程在10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陸基彈道導彈和陸基巡航導彈。”第II條第6款規定:“短程導彈是指射程在500公里至1000公里的陸基彈道導彈和陸基巡航導彈。”

也就是說,美國一旦退出《中導條約》,就意味著整個歐洲都會是中程和中短程導彈的覆蓋範圍。如果俄羅斯將中程和中短程導彈部署在加里寧格勒、西部國境線或波羅的海和北方艦隊軍艦上,不僅能夠直接威脅部署在東歐的歐洲導彈防禦系統,還可對北約在歐洲的所有軍事基地構成現實威脅。

亞太日報觀察|美國的領導力正隨特朗普快速老去

對此,德國《焦點》週刊稱,這是“歐洲的噩夢”。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俄羅斯只是藉口,中國只是由頭,而真正的落點在歐洲。美國的目的就是要重新讓俄羅斯和歐洲再次互相“仇恨”,相互威脅。而歐洲自己無力單獨對抗俄羅斯強大的軍事實力重新威脅,那麼緊張之下的歐洲,必然讓美國有機會在歐洲部署中程彈道導彈,為美國進一步控制歐盟創造條件。

面對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一事,己有歐盟官員表示,必須與中國和俄羅斯展開合作,以便找到針對好戰的美國政策的遏制戰略,防範大火發生。

因此,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必將進一步動搖與盟國間信任,最終可能導致歐盟和美國之間關係出現嚴重問題。而歐盟與美國的同盟關係,特別是與美國的軍事同盟體系,是構成美國在世界上發揮“領導”作用的安全基石。二戰後美國在海外展開的所有行動(戰爭),北約都是美國號令下的急先鋒。美國正因有了北約這個軍事同盟,才得以建立並控制聯合國及其下屬機構組織來主導當今的世界秩序。特朗普損害美國與歐盟的關係,其實質就是損害美國領導世界的安全基石。

美國製裁伊朗開啟美元霸權體系的解體進程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9月29日,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受訪時透露,儘管美國威脅將制裁任何與伊朗做生意的國家,德黑蘭正與歐盟接近達成一項關於原油出售的協議。

這份協議核心目的是試圖建立一個新的支付機制,即以易貨或本幣的計價方式,來取代美元交易。該方法的目的是希望繞過美國,並防止美國阻礙財務轉移。

早在2天之前,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也宣佈了同樣的消息,為挽救與伊朗簽署的核協議,歐盟將建立新的支付系統,允許歐盟石油公司和企業繼續與伊朗進行交易,以避開美國對伊朗的制裁。

這是反對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歐盟與美國之間最展開的又一次公開對抗。

自從主張“美國優先”的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以來,美國與歐盟在氣候變化、經貿往來等諸多問題上都存在難以彌合的分歧,而不顧歐盟反對退出伊核協議更令雙方的裂痕進一步加深。歐盟的這一決策說明,美國重啟對伊制裁已觸及歐盟的實際利益。

亞太日報觀察|美國的領導力正隨特朗普快速老去

隨著美國對伊朗實施第二輪經濟制(裁)的期限11月4日將至,歐盟宣稱一個“特殊目的實體”(SPV)完成打造。

歐盟的SPV計劃是對美元絕對儲備地位的挑戰,也將打擊由美元主導的當前世界經濟核心。這是歐盟對美國在伊朗問題上的一意孤行作出的反擊。

想曾經,美國在歐洲可謂是一呼百應,但近些年來,歐洲變得越來越不聽話。比如歐洲結束歐洲金融單元,誕生歐元成為美元之後最強貨幣。這讓美國非常不爽。在伊朗問題上,這次公然同美國作對,搞出了去美元化的獨立支付體系,接下來歐盟與美國圍繞這一獨立支付體系,一定會上演一場龍爭虎鬥。

基辛格有一句名言:“誰掌握了貨幣發行權,誰就掌握了世界。”這是美國外交的經典和美國執行外交政策的最高指導原則。美國製裁伊朗,其目的就是要控制中東。

而中東事關全球經濟與安全,對於美國而言,掌握中東局勢,便可西控歐盟,北壓俄羅斯,東制中國。當前中東能對抗美國掌控的力量,主要就是伊朗。搞亂、搞垮伊朗,就能一手遮天,從而達到控制石油的目的。為了搞亂、搞垮伊朗,美國又不惜利用自己的貨幣發行權,逼迫國際社會協助其達到戰略目的。

美國有超強硬實力,並在實際上控制著全球,以便服務於以其霸權為主導的國際制度和機制架構。可惜的是,特朗普太自大,而且是漫天開價。在自己騎虎難下的時候,又胡亂擺譜,好大喜功,造成美國的國力和威望加速地衰退,也逼迫歐盟另立爐灶。

亞太日報觀察|美國的領導力正隨特朗普快速老去

美國領導世界秩序有三個支柱:一是美國價值觀,二是美國軍事同盟體系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國際機構,三是以美元霸權為核心的經濟霸權。

但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政府,在踐踏自己二戰後一值高舉的“自由”和“人權”等“西方價值觀”的同時,貶損美戰略領導地位賴以成立的軍事同盟,退出一個又一個聯合國框架下的國際組織和國際條約,自動開啟解除以美元霸權為核心的經濟霸權程序。摧毀了構成美國領導世界秩序的三大基石。

“不作死,不會死”。美國的領導力正隨特朗普快速老去,不是別國的陰謀或陽謀,而是美國自作孽的結果。


作者簡介:江東流,亞太智庫研究員,察哈爾學會研究員,廣西東南亞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亞太日報觀察專欄作者均為國際問題專家及資深新聞從業人員,長期從事國際研究和報道,他們秉承亞太日報原創、獨家、深度、開放、聯動的理念,以獨特的視角評述當今國際大事。

亞太日報觀察|美國的領導力正隨特朗普快速老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