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階魔方只需七步,帶圖講解,三分鐘學會(上)

魔方在臺灣成為木梳方塊,在香港被稱為扭計骰,是匈利亞建築學教授和雕塑家厄爾諾魯比克於1974年發明的機械益智玩具,別成為魯比克魔方。完成魔方的方法有許多種。很多高手僅用幾秒鐘即可完成魔方,是因為他們已經完全熟知在顏色分佈上百種情況下該使用那幾百種公式中的哪一種。下面一起起來看看魔方大玩家李海瀛歸納總結的七步玩轉三階魔方還原公式及非公式步驟圖解。

三階魔方公式圖解

可是很多新人不喜歡背公式,也不習慣記憶諸多顏色分佈情況,所以我把我初學魔方時認為最容易記憶的方法推薦給新人們,希望這個教程可以幫助你們。為什麼初級方法練了很久都很難進步?怎麼樣能讓魔方轉起來那麼帥氣?!答案就在三階魔方公式介紹,要想轉快,手法很重要。

關於魔方,你需要知道:

三階魔方只需七步,帶圖講解,三分鐘學會(上)

無論怎麼轉,每一個面的最中間的塊[圖:1-面中心塊]是固定不動的。所以每一面的中心塊顏色決定了該面的顏色。

無論怎麼轉,位於頂角的有三種顏色的塊[圖:2-頂角塊]永遠會在某一個頂角;位於稜中間的有兩種顏色的塊[圖:2-稜中間塊]永遠會在某一個稜的中間。

所謂的公式,就是用一定的套路告訴你每個面該怎麼轉。所用到的字母 U D L R F B 分別代表魔方的 上 下 左 右 前 後6個面。如上圖(後方那面(B)一般不用,所以沒有展示)。在字母后加一個撇('),表示把該面逆時針旋轉,不加撇的就是順時針轉。如R’表示右側面逆時針轉。

第一步 首面十字

三階魔方只需七步,帶圖講解,三分鐘學會(上)

三階魔方公式圖解這裡以白色面為例。想要轉出一個面,最先要轉出一個十字形。但是十字也不是隨意拼出來的。在轉出十字的同時,必須保證上層的稜中間塊的顏色與該面相同。這個步驟需要自己稍微摸索。如下圖:

三階魔方只需七步,帶圖講解,三分鐘學會(上)

P.S.第一步果然很重要,很多同學還是不懂。我前幾天也嘗試把第一步詳細寫出來,可是分佈情況實在太多,寫著寫著自己都繞暈了。而且第一步一旦你上手之後就會發現非常的簡單。所以請原諒我這根懶惰的神經,這一步就不詳細圖解了,大家請根據下面那張圖和文字摸索一下吧:

1.要先定位你要復原的稜中心塊。比如說,面朝你的一面是藍色的,最上層是白色的,於是你就要先找到[白-藍]塊到底跑哪去了,然後把它復原到原位,即下圖中標有黃色陰影的1號位置。

2.下一步,打個比方吧,你想要復原[白-紅]塊。從面中心塊可以瞭解到,完成後的紅色面會在藍色面的右邊,在白色面的下面。(好吧這裡實在忍不住了吐個槽,做圖的時候貌似把紅藍色搞反了,大家...將就自動腦補一下吧.....( ̄▽ ̄"))於是當你找到迷失的[白-紅]塊後,先不要在意第二層的面中心塊的顏色,只要保證把它轉到下圖中的2號位置,然後轉一下最上層,你會發現藍色與藍色,紅色與紅色都會對齊的.......

三階魔方只需七步,帶圖講解,三分鐘學會(上)

(以上三階魔方公式圖解表示這個解釋真的很模糊...但是這一步實在是...等你把這一步摸索會了之後你就會知道為什麼我寫不出來詳細圖解了......另外,強烈建議最開始的時候先反覆練習這一步。反覆反覆練習,會讓你加深對魔方的認知的。)

第二步 首面頂角歸位&完成第一層

這一步會讓零散的白色頂角塊歸位。

首先要確認顏色與相鄰三邊都相同的白色頂角塊的位置。如下圖,最靠近你的那個頂角塊顏色理應為[白-藍-紅],所以要找到[白-藍-紅]的實際位置,並將它移動到頂層頂角。

當[白-藍-紅]的實際位置位於底層那一圈(非底面)的時候,先水平旋轉底層,使[白-藍-紅]頂角塊位於它的目的位置的下層頂角(如圖所示),然後按照圖示旋轉即可使底面頂角塊與同一列的上層頂角塊互換,從而完成一個頂面頂角。

若[白-藍-紅]位於頂層那一圈:用下圖中任意一種方式,把底層任意一個頂角塊與該頂角塊互換,即可得到下圖的兩種情況。

若[白-藍-紅]位於底面:用下圖中任意一種方式,把該塊與一個顏色不搭配的頂面頂角(非[白-藍-紅])互換,即可得到下圖的兩種情況。

致新人:建議一開始先多多練習轉出一個面,先不管上兩層顏色是否對齊。既培養手感又培養觀察魔方的眼力。

三階魔方只需七步,帶圖講解,三分鐘學會(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