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寶武投入人工智慧研發,傳統鋼企「智慧製造」之路怎麼走?

11月1日,一場人工智能論壇在上海互聯寶地舉行,互聯寶地是中國寶武集團盤活存量工業用地的大型園區項目,這場論壇也是由中國寶武與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屬於第七屆(2018)寶鋼學術年會的分論壇。

為什麼一家傳統的工業製造企業,會舉辦一場人工智能論壇,並邀請微軟、百度、新思科技、西門子等企業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最前沿的技術?

“人工智能正全面賦能各行各業,與製造業結合帶來的智能製造是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內容,無論是智能製造還是智慧製造,都是一場新的“工業革命”,代表著全球製造業的發展趨勢,是未來鋼廠的標誌之一,是鋼鐵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工程院院士幹勇的這段話給出了答案。

同一天,中國寶武中央研究院成立的寶地資產智能製造技術及應用聯合工作室也正式揭牌,希望打造人工智能合作交流平臺,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和技術創新融合發展,這被公司成為是轉型升級的一步。

“隨著去產能工作的深入,去年國內鋼廠經營都開始過上了好日子,今年更是黃金時期,但要想從鋼鐵大國邁向鋼鐵強國,就要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上發力。”幹勇指出。

這也是中國寶武發力人工智能的重要原因,事實上,在鋼鐵製造的過程中,也大量存在對人工智能的技術需求。

中央研究院智慧製造研究所所長張群亮就對記者介紹,鋼鐵生產流程長,問題影響因素多,各環節相互關聯,會產生海量數據,這都為人工智能的應用提供了基礎條件。

比如目前鋼鐵過程控制基本採用“冶金機理計算+過程控制”,控制模型不具備在生產中不斷自我優化和進化的能力,基於AI自學習能力的過程控制系統就有了需求空間。

此外,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對設備使用,維護及質量相關數據進行學習,分析設備性能衰減趨勢,有利於實現設備從計劃式維護向與測試維護轉變,以提高效率和產品質量。

據記者瞭解,在中國寶武集團層面,還專門成立了智能製造推進組織體系,希望通過智慧製造提高生產效率、減少安全事故、滿足個性化需求。

而在這幾天舉行的寶鋼學術年會上,綠色鋼鐵和智慧製造也是兩大主題。

“綠色鋼鐵和智慧製造是全球鋼鐵行業最為關注的兩大主題,其中綠色鋼鐵關係企業的生存,智慧製造關係企業的發展。”寶鋼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戴志浩對記者指出。

因此,在發力人工智能等智慧製造的同時,大手筆投入環保新技術和新裝備,探索綠色低碳技術工藝創新突破。

中國寶武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德榮就對記者指出,過去兩百多年鋼鐵工藝技術革命的核心是解決“效率”問題,未來鋼鐵工藝技術革命的核心則是要解決“清潔製造”問題,因此鋼鐵工藝技術的創新也要將重點聚焦到綠色製造技術方面來,這既是越來越嚴格的外部環境的要求,也是鋼鐵產業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

“如今城市對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這是很多城市鋼廠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僅寶山基地鍊鐵區域累計在環保改造上的投資就超過100億元,”陳德榮對記者透露,而環保壓力的不斷加大,也給鋼廠的聯合重組提供了機遇,中國寶武下一步會進一步加大行業整合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