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正在肢解市中心

苏州,正在肢解市中心

我们为生活个体注定是要以定居这种形式和一个城市一起真正荣辱与共的成长,而这个城市我的选择是,苏州。

苏州,正在肢解市中心

如何从本质上定义一座城市,那就是城市核心基本面市中心,但苏州是神奇的,因为苏州没有市中心。

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一切源自一个城市的底层选择。

苏州主流认知的市中心——姑苏古城,一座2500年从未变址历史古城。

苏州,正在肢解市中心

在1986年苏州出台了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总规,保护古城2003年出台了新规,古城范围建筑限高不得超过24米。

在那样一个年代里,苏州选了最看不懂的那条,可以说深远的影响了未来的城市格局。

喜欢就会放肆,但是爱就是克制,城市亦是如此。

本质上,这就是苏州市中心对地产渴望的克制,得以留存一座2500年的姑苏古城。

苏州,正在肢解市中心

姑苏古城平江图,2500年未变格局

但是,这样很难长大的城区,注定难以承载市中心全部职能。

苏州同时也非常明确了自己城市发展思路,就是——一核四城,保护古城,四周扩张。

苏州,正在肢解市中心

苏州,正在肢解市中心

向东,苏州工业园园区。

俗称园区,无可争议的房价高地。

这个和新家坡合作的特殊项目从1994年有着高起点规划,规划中有一项是关于城市内涝,将24年前还是水田洼地的园区将近80平方公里地基填平并抬高70公分,仅填土一项近30亿。

那年苏州GDP,仅为720亿。

1998年苏南百年洪灾,园区无碍……

所以,当围绕着金鸡湖的诚品、新光、奥体和地标东方之门以及国金中心,还有苏州中心等落位,园区便瓜熟蒂落了,呈现出了苏州最现代和国际化的一面。

当这一切落位到房地产上,一套园区好房可以称得上是苏州这只股票中很优质的资产包。

所以,在相当多的年轻人心中,园区已经是他们的市中心了,但园区就是中心吗?

目前还很难说。

因为,园区快没地了,这意味着整体成长放缓和越发稀缺,而其他区位也在经历着蜕变,成为苏州又一个新中心。

苏州,正在肢解市中心

苏州,正在肢解市中心

向西,苏州高新区。

俗称新区。

与园区新加坡式规划不同,进入新区你能感受到一种典型的中国式开发区的氛围,更嘈杂更烟火。

况且,新区孵化多年的科技城,在在大量高新产业不断加持下也开始初见雏形。

同时,新区山水并行的生态,落位到房产上,核心区狮山街周边房价毫不逊色园区的房价,涨幅也与园区相近,这可以说是区域价值体现的最好佐证。

但是,新区资源在狮山周边集中度较高,板块整体均价和涨幅较园区不及。

不过,无论商业、产业还是教育生活,自成体系的新区和园区都一起承担了市中心部分职能。

园区,姑苏,新区三者构成苏州发展和房价黄金轴线。

苏州,正在肢解市中心

苏州,正在肢解市中心

向南,太湖新城。

别称苏州湾。

作为南部吴中和吴江区合力重点打造的太湖新城,也是苏州近年来的城市化扩张的要事。

除了高起点规划外,依托太湖有山有水生态景观,开始走上一条差异化的宜居路线。

在这样个湾区盛行和太湖开发的新形势下,这里应该是苏州最富想象力的未来。

苏州,正在肢解市中心

苏州,正在肢解市中心

向北,相城高铁新城。

坐拥有苏州最大流量入口——苏州北站。

由于建区晚,可开发土地多,围绕高铁北站,造就了一座集商业、学区配套于一体的高铁新城。

借助高铁、地铁、中环、高速等立体交通枢纽,能最高效地抵达苏州各区,上海甚至全国。

某种程度上,这里承担苏州对外展示形象的职能。

苏州,正在肢解市中心

苏州,正在肢解市中心

所以,与其说苏州肢解市中心。

倒不如说,苏州是一座没有市中心的城市。

因为,苏州市中心的规划逻辑就是——

东商——园区金鸡湖CBD&各类科技产业园;

西科——新区狮山CBD&生态科技城;

南居——吴中&吴江太湖新城;

北铁——相城CBD&高铁新城&平江新城。

中核,古城区就像中心塌陷的沙漏,形成苏州独特的沙漏形城市格局。

苏州,正在肢解市中心

苏州,正在肢解市中心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

苏州古城区不行了?

1.让我们先从地铁上看,地铁依然是以古城区为核心进行规划,随着地铁的铺开延伸,地段的价值被最大程度地拉平。

苏州,正在肢解市中心

2.我们再来看看教育层面,教育上古城区沉淀了苏州所有的百年老校,古城里随便走走都是一段历史时光。

心中的江南,大抵就是苏州的克制留给后人最大财富吧。

苏州,正在肢解市中心

3.此外,为了防止一味保护下的凋零,苏州还在保护基础上不断迭代升级古城区。

但说到底,古城还是无法拓展的,所以新房必将不可避免的豪宅化了, 稀缺是天生注定的命。

一句话,古城还是那个中心。

苏州已处处是中心。

苏州,正在肢解市中心

正是如此规划,形成了我心中的最美天际线

苏州,正在肢解市中心

最后,我们不禁要问——

一个多中心的格局到底能带来什么?

首先,房价上很难再出现绝对的波峰。

不会出现断崖式的房价和资源水位差,

最大程度稀释环线带来的阶级感。换句话说,只要项目和区域内地段本身是OK的,买哪里都不会错。

作为个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在每个区域的生活工作既可以互相协作又能独立运作,甚至奇葩地将教育资源也几乎做平了。

最好和最差的,咬咬牙也是有希望的,连吃喝玩乐这种事情 都能神奇的均衡。

因为,本质上苏州已经变成5种不同生活方式的城市组团,还某种程度上还能提升宜居感。

EIU刚发布2018年全球宜居城市排行榜,苏州便位列大陆宜居第一城。

苏州,正在肢解市中心

苏州,正在肢解市中心

所谓城市房价如股票——

苏州几乎在严格调控下走出最健康的慢牛行情目前又一次进入平稳盘整期,但基本面长期是发展的,价格终究会回归价值。

对未来而言,留出了更多的时间。

6年前,我在苏州规划馆的沙盘前待了一个晌午,然后坚定地做出了一个决定——定居苏州。

个体对于城市而言无比渺小,但苏州大概是一个让你最不容易后悔的选择。

苏州,正在肢解市中心

以上正文,来自真叫卢俊的三鱼。如转载,请联系真叫卢俊。

宁波楼市:

宁波你被谁抛弃丨宁波房价丨宁波楼市丨为了十万宁波刚需弟兄丨宁波城市优越感报告丨宁波中产阶级丨联丰路上的故事丨被宁波妖魔化的地方丨老蒋故里的小院丨

江浙沪说:

致沪漂丨江浙沪鄙视链是怎样炼成的 | 南京,凭什么这么狂丨江浙沪地域大战丨上海楼市丨房荒南京丨京沪都市圈丨假如三四线城市房价崩盘 |

房事锵说:

年薪20万还想看样板房丨冯小刚:读懂我的电影,你能买八套房丨我替管清友回答丨买房,你废了吗丨致甲方丨被房地产牺牲的女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