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都已批產,爲何成飛還生產這種15年沒改進的老款殲10?

現在,對於國產殲擊機的生產,成飛公司的一舉一動無疑吸引無數軍迷的關注。殲-20何時上渦扇-15,或者傳說中的殲-10D何時現身,都牽動無數軍迷的心,可是如果烏龍告訴你,成飛還在生產一種於15年前首飛,卻一直沒有大改進的老款殲-10,你可能不信,但於2003年首飛的殲-10S型雙座型戰鬥機,可能真的還在生產。

殲20都已批產,為何成飛還生產這種15年沒改進的老款殲10?

圖片:航空飛鏢2017,一架殲-10S路過

這個說法,是由《中國航空報》11月1日對於成飛公司四季度科研生產工作一則新聞中間接證實的。這則新聞主要總結了成飛試飛站在四季度來臨之際,緊鑼密鼓安排新機完成總裝後試飛和交付工作,其中一張配圖上,就是一架尚未塗裝、正在試飛的殲-10S型雙座型戰鬥機。

殲20都已批產,為何成飛還生產這種15年沒改進的老款殲10?

一般來說,新機在總裝車間出廠後,會交付飛機制造公司的試飛站,由駐廠的空軍試飛大隊進行試飛評估,合格後再向部隊交付,而在部隊服役已久的殲-10A/S型戰鬥機也會進行大修升級,但一般會在湖南的航空工業長飛完成,如果圖文相符的話,證明殲-10S型戰鬥機真的還在生產。

殲-10S型是殲-10戰鬥機家族的同型教練機,用於在作戰部隊培養飛行員,殲-10飛行員由航校畢業分配到作戰部隊,駕駛殲-10單座型戰鬥機之前最後一站,就是在“同型教”上完成的,殲-10S是2003年首飛的,在殲-10基礎上改裝了一個視野很出色的水滴形雙座座艙,但其雷達、航電都還是基於殲-10和殲-10A的,還在用機掃火控雷達,比殲-10B和殲-10C的無源、有源相控陣雷達要差一代,也沒有采用殲-10B隱形性能更好的DSI進氣道。

殲20都已批產,為何成飛還生產這種15年沒改進的老款殲10?

如果按照雷達航電、氣動佈局來區分,殲-10S是目前唯一還在生產的第一代殲-10了。

多年來沒有改進,還在生產意味著這型戰機在作戰部隊繼續扮演“同型教”角色,為新交付的殲-10B和殲-10C擔當“同型教”,而不是雙座多用途戰鬥機,從這個角度來說,殲-10S也不需要什麼DSI進氣道、相控陣雷達,基於殲-10C機體的全新雙座機,也無從談起了。

殲20都已批產,為何成飛還生產這種15年沒改進的老款殲10?

與之情況有點類似的是沈飛的殲-11BS,基於殲-11B機體的“同型教”。

它不僅裝備了殲-11B的作戰部隊,同時還進入到裝備殲-11或蘇-27SK的作戰部隊,儘管殲-11BS採用的是太行發動機,和部隊地勤熟悉的AL-31F不同,但不妨礙它取代了勞苦功高、超期使用的蘇-27UBK。

殲20都已批產,為何成飛還生產這種15年沒改進的老款殲10?

除此之外,目前各國三代半和四代機當中,“同型教”的意義已經逐漸淡化。特別是四代機,都已沒有再單獨設置“同型教”,F-22、F-35和殲-20,都沒有同型教練機,飛行員的培訓,主要是依賴大幅採用虛擬視覺等先進技術的模擬器完成的。

殲20都已批產,為何成飛還生產這種15年沒改進的老款殲10?

圖片:殲-20就沒有同型教,感謝原作者

​由此可見,一些軍迷曾期待的殲-10BS或者殲-10CS新型同型教並沒有出現,殲-10S還在繼續生產,能為殲-10B和殲-10C培養更多合格和優秀的飛行員,更多是從降低成本角度考慮的,看似落後,卻是很經濟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