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兵哥點讚!菊花盛開,鋪實廬江鄉親致富路

为兵哥点赞!菊花盛开,铺实庐江乡亲致富路

近日,記者走進廬江縣白湖鎮六崗村,遠遠就能聞到一股菊花的清香,映入眼簾的是一片花團錦簇的菊花種植基地,600多畝夏菊喜獲豐收,當地群眾正抓緊晴好天氣採摘夏菊,然後分揀、烘乾、包裝,通過“一帶一路”銷往東南亞和歐洲市場。

“今年平均畝產乾花100多公斤,畝產值達3萬元。”廬江縣四宏特色農業專業合作社、夏菊種植基地負責人章兵高興地說,“初步匡算,今年的菊花收益能達到1800萬元,可帶動周邊200多名群眾脫貧致富。”

章兵原來是當地的一名種糧大戶、致富能人。2017年,他與六崗村群眾簽訂承包合同,流轉了600多畝荒山坡地種植夏菊、金絲皇菊、貢菊,以合作社為依託,把菊花產業向周邊群眾推廣,把他們發動起來,參與種植,走上致富路。

为兵哥点赞!菊花盛开,铺实庐江乡亲致富路

“從栽種、除草、施肥到採摘,可帶動本村和周邊群眾穩定增收,幫助他們脫貧致富。”章兵介紹,“最忙的時候,一天需要200多人。花期大概120天,80塊錢一天,一季下來每人大概收入9000元,若是做長年工,一年每人收入1.5萬元。”

8月底,菊花開,訂單來,章兵與外商簽了一筆4500公斤的外貿訂單。為了保證菊花的品質,章兵投資了700多萬元擴建了烘乾車間,實現自己的生產加工鏈。下一步,他正在準備進行產品的深加工,比如加工飲品、提煉香精等,菊花的身價將翻兩番。

“種植菊花只是一產,我會將生產基地打造成一個集產業、加工、觀光等為一體的新景點,向二產三產要效益。”章兵信心滿滿地說。如今,他已經建起了3個基地,面積擴展到1000畝,同時引進各類觀賞菊30多個品種,營造“四季有花”的如畫效果,實現種植加工效益與旅遊觀光效益雙豐收。“這期菊花收穫之後,我將深耕土地,種植600畝油菜,明年春上可賞油菜花、吃木榨香油。”

为兵哥点赞!菊花盛开,铺实庐江乡亲致富路

“實行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特色產業的支撐。”六崗村黨總支書記施家力介紹,“選定菊花作為精準扶貧特色主導產業,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方面,村內已經有成型的苗木花卉產業基礎,更為重要的是,菊花投入少、見效快、好管理,其特有的經濟、觀光、採摘特點,與該村打造“田園牧歌式產業型、旅遊型美麗鄉村”的發展定位相契合,可以營造“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美麗鄉愁。

“賞菊、吃梨、品黃陂湖河蟹、住農家小院、登山攬勝,別具一格的鄉村遊項目,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遊客,鼓起了村民們的腰包。”施加力高興地說,六崗村地處廬江縣“兩山一湖”(冶父山、東顧山和黃陂湖)旅遊線路的中心驛點。該村因勢利導,將境內的千畝梨園、千年笑聲泉、2000多年的慕容城古蹟遺址、500多畝原始橡果林、天堂獨山溶洞等景點聯成一體,吸引遊客。據統計,今年1月-10月,遊客達3萬多人,增加村民收入100多萬元。

为兵哥点赞!菊花盛开,铺实庐江乡亲致富路

如今在廬江,像六崗村這樣以一產帶動二產三產發展的例子還有很多,泥河的玫瑰、湯池的花海、郭河的農耕文化、廬城的花香藕等30多個基地,為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農產品從田間到車間,生產基地從園區變景區,一二三產深度融合所激發出來的潛力,改變了人們對廬江農業農村發展的預期。

“告別傳統種植業,打造綠色經濟,我們在產業富民路上實現華麗轉身。”廬江縣縣長許華為說,“‘十三五’期間,廬江將推進景區建設,帶動鄉村振興,重點發展觀光旅遊產業、花卉產業、文化產業、旅遊管理產業,努力建成1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2個國家5A級景區、5個安徽省旅遊風情小鎮。一系列高水平規劃的農旅融合項目逐漸嶄露頭角,標誌著廬江農業‘接二連三’的產業格局已經形成。”

为兵哥点赞!菊花盛开,铺实庐江乡亲致富路

記者/錢良好,縣融媒體中心

來源/經濟日報客戶端

微聚廬江

傳播廬江聲音 展示廬江風采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为兵哥点赞!菊花盛开,铺实庐江乡亲致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