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玉米種植要放開?國內部分種業公司提前犯規「搶跑」

由於預期轉基因玉米即將放開,國內部分種子公司搶跑,在未獲得安全證書的前提下,提前非法研製轉基因玉米種子。

​什麼是轉基因玉米

從1996年到2016年,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經過了21年,在這期間全球轉基因作物累計種植面積達到21億公頃,相當於中國國土面積的2倍多。其中,轉基因玉米自1996年商業化發展,目前種植面積僅次於轉基因大豆,也是獲批數量最多的轉化體。

轉基因玉米就是利用現代分子生物技術,把種屬關係十分遙遠且有用植物的基因導入需要改良的玉米遺傳物質中,並使其後代體現出人們所追求的具有穩定遺傳性狀的玉米。

轉基因玉米種植要放開?國內部分種業公司提前犯規“搶跑”

目前,全球範圍內種植轉基因玉米的主要地區分佈在北美和南美地區。

1996年,美國種植了約150萬公頃轉基因作物(棉花、大豆和玉米),當年全球(5個國家)共種植170萬公頃,美國佔88.2%。2017年,美國種植了7500萬公頃轉基因作物(棉花、大豆、玉米、油菜、甜菜、苜蓿、南瓜、木瓜、蘋果、馬鈴薯等),全球(24個國家)共種植1.898億公頃,美國佔39.5%。

轉基因玉米在我國的研究

上世紀90年代,中國棉鈴蟲大爆發,極大地危害到中國的棉花生產和棉紡織業,轉基因技術也在那個時代受到國內的關注。

有數據顯示,從1998年開始,中央1號文件近十年內7次對轉基因的研發、科普、產業化做出部署。而我國第一個轉基因作物實現商業化種植的正是棉花,另一個品種是木瓜。

轉基因玉米種植要放開?國內部分種業公司提前犯規“搶跑”

此外,馬鈴薯、南瓜、稻穀也獲得由相應的轉基因安全證書,但並未允許商業化種植。

在玉米方面,2009年轉基因植酸酶玉米、轉基因Bt汕優63水稻獲得安全證書,2014年8月17日三個證書到期,當年6月9日,華中農大提出抗蟲水稻安全證書的續申請,但並未收到轉基因高植酸酶玉米安全證書申請。

轉基因玉米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在國內實現商業化種植的糧食品種

資料顯示,目前我國仍在有效期內的進口轉基因大豆安全證書有13個、玉米安全證書有18個。

早在2013年,我國對美國近百萬噸的含有MIR162轉基因成分的玉米作出退運處理,直到2014年12月頭先正達(Syngenta)官方對外宣佈,MIR162轉基因玉米進口獲批。有意思的是,在2016年中國化工收購了這家國際種業巨頭。

轉基因玉米種植要放開?國內部分種業公司提前犯規“搶跑”

2016年國家發佈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提出,加大轉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研發力度,推進新型抗蟲棉、抗蟲玉米、抗除草劑大豆等重大產品產業化。

目前至少有四家研發單位走到了拿安全證書的環節,正在等待批覆,分別是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奧瑞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因為,儘管目前沒有一個轉基因玉米獲得安全證書,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與稻穀相比,轉基因玉米是最有可能在國內實現商業化種植的糧食品種。

轉基因玉米商業化種植還需邁過一道坎

不過,獲得安全證書後,在產業化之前還有一道坎,就是品種審定。按照我國《種子法》的規定,農作物新品種必須要經過審定,沒有審定通過是不能推廣的。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由吉林省金慶種業有限公司研發“金慶707”,於2011年被吉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但在2014年4月,吉林省農業委員會下發通知,因玉米品種“金慶707”存在問題,要求其退出吉林省種子市場,自通知下發之日起,停止種子生產並立即停止銷售。

轉基因玉米種植要放開?國內部分種業公司提前犯規“搶跑”

據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種子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出具的種子葉片檢驗報告,“金慶707”被檢出MON810轉化體。

2018已近尾聲,轉基因開閘仍無期

儘管當前種業公司紛紛提前搶跑,但市場似乎並不順利。

近年來隨著部分地區陸續爆出轉基因玉米非法種植事件,農業部開始加強對種子市場的監管力度。據財新週刊報道,為對轉基因玉米進行源頭控制,各地對制種轉基因玉米採取嚴刑峻法,在幾個公開的案件中,涉案人員被判非法經營罪、生產銷售偽劣種子罪等,最高出現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的案例。

轉基因玉米種植要放開?國內部分種業公司提前犯規“搶跑”

此外,在2018年的中央1號文件中也沒有提及轉基因相關事項。

由於玉米有生長週期,2020年要大規模種植轉基因玉米,2019年就要開始大規模製種,2018年就要開始繁殖用於2019年大規模製種的轉基因玉米親本。

而2018年已過去大半,目前轉基因玉米產業化開閘似乎仍無動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