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起征5000元,稅法修正到底怎麼說?

個稅起徵5000元,稅法修正到底怎麼說?

8月27日,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個稅修正法草案正式提交十三屆全國人大審議。

本次修正草案中飽受關注的起徵點提高和所謂“養老稅”也正式亮相,那麼如何解讀這次個稅修正呢?本草案又會對普通民眾的生活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個稅修正案明確指出,個人所得稅起徵點調至每年6萬元,即每月5000元。這一條相信很容易解讀,其實就是挑明瞭,月收入不足5000元的納稅人將不需要繳納個稅。然而這次稅法大修,其實並不是簡單的“起徵點”上調,其實是由分類稅制向綜合稅制轉變。

如此一來,我們普通民眾的個人所得稅是如何計算的呢?這裡為大家列一個公式。

綜合所得-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個人基本保險公積金等-個人商業險等項目-子女支出、教育支出、醫療支出、貸款利息或租金贍養老人支出=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稅率%=應繳納個人所得稅金額

舉個例子如果我的月收入穩定在8000,那麼先減去5000的免稅額度,再扣除我所繳納保險、商業險、教育、醫療、貸款利息等,就是我需要繳稅部分的收入。

用這個部分再乘以最新更改的稅率,就是我們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額度了。

這裡用一張表來彙總本次和以往的個稅稅率,方便大家自行查閱。

個稅起徵5000元,稅法修正到底怎麼說?

個稅修正法中,有一個相當重要的看點,也是被很多網友誤會,謠傳的一個點,即贍養老人支出。改革後,社會高度關注的贍養老人支出被擴充進專項附加扣除範圍。並非是謠言所傳,需要繳稅讓國家贍養老人,而是通過稅收,來承接老齡化社會壓力,增加普通民眾為父母購買保險、醫療等方面的投入,這部分投入比例轉化為稅收減免。

另外,很多自媒體和作家的報酬明確劃為勞務所得,減免20%費用後餘額為收入額。在此基礎上,稿酬等所得收入再減70%計算,相當於比原來打了5、6折。

新的個稅法擬在2019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目前階段提出分兩步走的概念,先將工資、薪酬所得的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到5000元/月,並適用於新的綜合所得稅率。對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業事業單位等經營所得先適用於新的經營所得稅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