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山東地區農作物病蟲預報

根據病蟲基數、天氣預報、作物長勢及天敵等情況,結合歷史資料,經充分會商,對下半年主要農作物病蟲發生趨勢做如下預報:

一、主要農作物病蟲預報

(一)重大病蟲

1、二點委夜蛾:2級,部分管理粗放地塊發生重於去年,預計發生面積380萬畝。

2、三代粘蟲:2級,局部地區有暴發可能,預計發生面積400萬畝。

3、秋季東亞飛蝗:整體發生程度2級,沿渤海蝗區局部3級,濰坊峽山蝗區可能出現高密度點片。預計發生面積約220萬畝,達標面積約110萬畝。出土始期在7月中旬,出土盛期為7月下旬~8月上旬,三齡蝗蝻盛期為8月中下旬。

(二)玉米病蟲

玉米中後期病蟲總體中等偏輕發生,預計發生面積約1.5億畝次。主要有二、三代玉米螟、玉米穗蟲、玉米蚜、三代粘蟲、玉米葉斑類病害、玉米鏽病等。

1、二代玉米螟:2級,預計發生面積2000萬畝。

2、玉米穗蟲:3級,預計發生面積2400萬畝,主要為玉米螟、棉鈴蟲、桃蛀螟和高粱條螟等。

3、玉米蚜:2級,局部3級,預計發生面積1200萬畝。

4、玉米紅蜘蛛:1級,局部2級,預計發生面積500萬畝。

5、玉米葉斑類病害:玉米褐斑病3級,預計發生面積1000萬畝;玉米小斑病2級,預計發生面積700萬畝;玉米彎孢黴葉斑病2級,預計發生面積900萬畝;玉米大斑病1級,預計發生面積600萬畝。

6、玉米鏽病:2級,局部3級,預計發生面積1100萬畝。

7、玉米頂腐病:2級,預計發生面積350萬畝。

8、玉米瘤黑粉病、絲黑穗病:1級。

9、玉米其他病蟲:棉鈴蟲、蝸牛、大螟、玉米莖基腐在玉米上危害呈加重趨勢。

(三)棉花病蟲

1、三代棉鈴蟲:魯西北棉區、魯西南棉區和魯北棉區西部3級,其他棉區2級,預計發生面積230萬畝。發生期常年偏早約2~3天,與去年基本持平:二代成蟲盛期一般在7月中旬到8月初,7月15日前後各棉區將陸續進入三代卵盛期,主要棉區三代卵峰日:魯西南棉區在7月22日前後,其它棉區在7月25日前後。四代棉鈴蟲:1級,發生面積130萬畝。

2、棉花其他病蟲:棉田煙粉蝨2級,魯西北和魯西南棉區局部3級,預計發生面積210萬畝;棉盲蝽2級,預計發生面積160萬畝;棉花薊馬2級,局部3級;棉伏蚜2級,預計發生面積160萬畝;棉葉蟎1級,局部2級,預計發生面積為110萬畝;棉鈴病、棉花枯萎病、黃萎病、生理性早衰1級,局部2級,預計發生面積分別為80萬畝、55萬畝、60萬畝、50萬畝。

(四)甜菜夜蛾

玉米、花生、大豆、蔬菜田綜合發生程度2級,局部3級,預計發生面積700萬畝。

(五)水稻病蟲

1、稻飛蝨:2級,局部3級,預計發生面積100萬畝。

2、稻縱卷葉螟:2級,預計發生面積75萬畝。

3、二化螟:3級,預計發生面積40萬畝。

4、水稻紋枯病:3級,局部4級,預計發生面積100萬畝。

5、稻瘟病:3級,預計發生面積70萬畝。

(六)油料作物病蟲

1、花生葉斑病:3級,局部4級,預計發生面積800萬畝。

2、地下害蟲:2級,局部3級,預計發生面積570萬畝。

3、花生棉鈴蟲:2級,魯西南、魯南、魯中3級,預計發生面積440萬畝。

4、根部病害:主要是莖基腐、白絹、根腐及根結線蟲等病,發生程度2級,局部3級,預計發生面積260萬畝。

5、花生瘡痂病:2級,預計發生面積100萬畝。

6、大豆蚜蟲、食心蟲、豆莢螟、棉鈴蟲、霜黴病、紅蜘蛛:2級,預計發生面積分別為50萬畝、40萬畝、30萬畝、60萬畝、20萬畝、20萬畝。

(七)露地蔬菜病蟲

1、病害

(1)黃瓜霜黴病:3級,局部4級;黃瓜細菌性角斑病:2級,局部3級。

(2)番茄早、晚疫病:2級,局部3級;番茄、辣椒病毒病:2級,局部3級。

(3)大白菜霜黴病、軟腐病:2級,局部3級; 大白菜病毒病:1級,局部2級。

(4)瓜類白粉病:2級,局部3級;瓜類枯萎病:1級,局部2級。

2、蟲害

菜蚜:3級,預計發生面積600萬畝;美洲斑潛蠅:2級,預計發生面積200萬畝;菜青蟲:2級,局部3級,預計發生面積270萬畝;小菜蛾:2級,局部地區3級,預計發生面積為190萬畝。在甘藍、花椰菜上發生較重;茄果棉鈴蟲:3級,預計發生面積200萬畝;煙粉蝨:2級,局部3級;蔬菜紅蜘蛛:2級;蔥薊馬:發生普遍,危害加重。

(八)果樹病蟲

下半年果樹病蟲整體中等發生,其中:病害中等發生,預計發生面積1100萬畝;蟲害中等發生,預計發生面積1000萬畝。

1、病害

(1)蘋果病害:枝幹輪紋病:3級,預計發生面積210萬畝;褐斑病:2級,魯中3級,預計發生面積200萬畝;腐爛病、斑點落葉病:2級,預計發生面積分別為230萬畝、240萬畝;黑點病:2級,預計發生面積50萬畝,主要在套袋蘋果上發生。

(2)葡萄病害:霜黴病:3級,預計發生面積40萬畝;白腐病:2級,預計發生面積15萬畝;黑痘病:2級,預計發生面積10萬畝。

(3)梨病害:黑星病:2級,局部3級,預計發生面積30萬畝;輪紋病:2級,局部3級。

2、蟲害

蘋果黃蚜:3級,預計發生面積360萬畝;蘋果葉蟎、金紋細蛾、桃小食心蟲、梨木蝨:2級,預計發生面積分別為280萬畝、170萬畝、130萬畝、30萬畝。

二、預報依據

(一)氣象條件

1、氣象預報:今年盛夏(7-8月)我省氣溫較常年略偏高,全省大部分地區降水較常年偏多;秋季降水接近常年略偏少,氣溫較常年略偏高。

2、氣象分析:7月下旬~8月上中旬,我省降水偏多,有利於外地粘蟲遷入、產卵孵化和幼蟲存活;同時,降水偏多,氣溫偏高,田間高溫高溼的小氣候條件對病害發生較為有利,對蟲害發生無明顯不利影響。

(二)病蟲基數

1、二點委夜蛾:一代成蟲見蛾早,燈誘成蟲基數較高。截止6月12日,各監測點累計誘蛾量明顯高於去年。

管理粗放、覆蓋物較多的地塊二代幼蟲蟲量高於去年,各地調查情況:濟南濟陽蟲田率14%,平均被害株率8.15%,最高22%,平均單株有蟲8頭,最高12頭;濱州蟲田率在2~5%左右,有蟲地塊蟲株率1~4%,重的6%以上,有蟲地塊平均單株有蟲0.2~4頭,重的可達2~6頭;濟寧部分地塊百株有蟲10~30頭,被害株率1~3%;菏澤有蟲地塊一般每平方米0.05~0.3頭,發生重的地塊每平方米1~3頭;東營夏播玉米田平均被害株率1%,危害重的地塊被害株率20%以上。

2、粘蟲:二代幼蟲發生輕於去年同期。各市平均百株蟲量大多在6頭以下,濟南、濰坊、臨沂平均百株蟲量相對較高,分別為20頭、15頭、10.5頭,最高百株蟲量25頭。近期調查,各類作物加權平均殘蟲0.45頭,比去年減少11.76%。

據全國農技推廣中心通報,近期東北地區二代幼蟲發生普遍,田間蟲量高於近三年,並且局部有高密度蟲量地塊出現。

3、東亞飛蝗:殘蝗面積160.75萬畝,較去年減少46.75萬畝。殘蝗平均密度(>6頭/畝)為5.63頭/畝,是2003年以來的最低值,明顯低於歷年平均(11.73頭/畝,2004年以來平均),最高密度108頭/畝。殘蝗面積6~10頭/畝的139.14萬畝,11~30頭/畝的18.66萬畝,31~100頭/畝的2.9萬畝,高於100頭/畝的0.05萬畝。6~10頭/畝和11~30頭/畝的夏殘蝗面積較去年明顯減少,說明夏殘蝗分佈的普遍率降低。

4、玉米螟:平均被害株率6%,較去年同期增加1.3個百分點,最高被害株率33%。一代成蟲燈誘情況: 泰安、萊蕪、濟南、淄博等地蛾量較高,累計誘蛾分別為:1374頭、1239頭、853頭、402頭,其它地方多在250頭以下。

5、棉鈴蟲:(1)二代殘蟲量:據各監測點7月初調查,棉田平均畝殘蟲量為34頭,低於歷年平均(57.7頭,注:2000年以來的平均值)和去年同期(54頭)。棉花、玉米、大豆和蔬菜等作物田總殘蟲量較常年偏低37.9%。(2)發育進度調查:截止到7月上旬,二代幼蟲平均發育進度為:一齡幼蟲佔3.42%、二齡幼蟲佔19.42%、三齡幼蟲佔27.16%、四齡幼蟲佔28.55%、五齡幼蟲佔18.61%、六齡幼蟲佔2.84%,發育進度較去年和常年略偏早。

(三)作物生長

2018年我省玉米種植面積5645萬畝,目前春玉米正處於大喇叭口至抽穗揚花期,直播夏玉米處在苗期至拔節期,苗情生長良好,田間地頭雜草多,適宜粘蟲的發生危害。目前,棉花長勢良好,利於棉鈴蟲落卵危害,並且,隨著棉花進入生長後期,抗蟲棉的抗蟲性能有所減弱,也有利於棉鈴蟲發生和危害。蝗區植被長勢較好,食料充足,有利於秋蝗發生。

(四)耕作方式

大部分農田採取淺耕免耕、輕簡栽培和秸稈還田耕作方式,不僅為害蟲特別是二點委夜蛾、粘蟲、棉鈴蟲等提供了棲息場所,也增加了病害菌源基數,對多種病蟲害發生有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