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被世人誤以爲是草包,卻擊敗趙雲,氣哭諸葛亮,威壓司馬懿

從盤古開天地再到人們飛上天際,歷史記載了人類在時間長河中的一個又一個腳印。從二維世界到三維世界再到所暢想的四維世界,人類歷史的發展是緩慢的,但是也是迅速的。遠古文明的步伐從非洲大陸跨越千萬裡走到這裡,在世界上留下了四個文明至今只剩一個依舊前行。歷史的車輪滾滾帶來每一個生命,請來每個時代的名人講述屬於他們的事蹟,然後留給後人審評與追憶。歷史是博大的又有幾分小氣,從來不會精心排序,只會一股腦全部打包處理。把不知名的小人物的歷史放進粉碎機,再把名人大事的歷史放進都塞玻璃櫃裡,讓後人去慢慢處理。歷史是有趣的,又是枯燥的,就像大河滾滾看上去沒半點吸引力,但是河底的泥濘裡卻藏著黃金。這就是歷史的美妙。今天就讓小編帶你一起,一起去看歷史上的明星,聽一聽他們的事蹟,看一看歷史上的大事情。

演義之所以稱之為演義,是為了襯托演義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近乎神一般的存在,能夠呼風喚雨,移山填海。司馬懿也猶如猛虎一般,不僅與諸葛亮對峙多年,還與曹氏後代曹真、曹爽相互周旋。《三國演義》中為了突出諸葛亮、司馬懿的聰明才智,極大程度的貶低了他們的對手。曹真就是其中一位,不僅功勞全被司馬懿強光,最終還被諸葛亮活活氣死。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探討,歷史中曹真的真實水平。

此人被世人誤以為是草包,卻擊敗趙雲,氣哭諸葛亮,威壓司馬懿

曹真,字子丹三國時期曹魏名將,魏武帝曹操族子。曹真的父親曹邵在為曹操招募士兵時遇害,於是曹操便收養曹真為義子。曹操讚賞曹真勇猛且有智慧,任他為偏將軍、中將軍、徵蜀護軍等職。《三國志》中記載:“曹真字子丹 ,太祖族子也。太祖起兵,真父邵募徒眾,為州郡所殺。太祖哀真少孤,收養與諸子同,使與文帝共止。常獵,為虎所逐。顧射虎,應聲而倒。太祖壯其鷙勇,使將虎豹騎。討靈丘賊,拔之,封靈壽亭侯。”曹丕即位後,任鎮西將軍。曹睿即位,任大將軍,成為魏國領導階級的核心人物。

此人被世人誤以為是草包,卻擊敗趙雲,氣哭諸葛亮,威壓司馬懿

演義中的曹真作為配角出場對他描寫的筆墨並不多,只是意在表明此人,武藝不經、學術不良。在與諸葛亮對戰中屢屢戰敗,在朝廷內與司馬懿周旋又屢屢受挫。然而,歷史中的曹真卻是一個文武雙全,有謀略,有理想的將才,更是曹魏後期實際上的支柱。曹植曾這樣評價曹真:“知慮深奧,淵然難測。執節平敵,中表維藩。恭以奉上,愛以接下。納言左右,為帝喉舌。曹大將軍也。”歷史中所記錄曹真的功績足以為證明,此人乃是一代良將。

此人被世人誤以為是草包,卻擊敗趙雲,氣哭諸葛亮,威壓司馬懿

想要證明曹真的才能,我們不妨先說一下當年曹真的那些對手。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蜀國的丞相,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千古忠臣一代良將,足智多謀,令無數後人仰慕。諸葛亮出師北伐,糧草為重中之重,諸葛亮深知街亭為軍事重地,令馬謖前去鎮守。馬謖剛愎自用,沒有遵循諸葛亮的部署,選擇在山上安營紮寨。曹真抓住這個破綻,一舉拿下街亭,導致諸葛亮打敗,引兵回到漢中。諸葛亮養精蓄銳,準備再一次出兵北伐,這一次諸葛亮使用暗度陳倉之策,可惜的是再一次被曹真識破,最終只能是無功而返。

此人被世人誤以為是草包,卻擊敗趙雲,氣哭諸葛亮,威壓司馬懿

說起諸葛亮,就不得不提起司馬懿。在戰場上司馬懿與諸葛亮之間的博弈可謂是經典對決,在魏國朝廷之中司馬懿與曹真也有著激烈的博弈。對於司馬家族,究竟有沒有謀逆之心,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但是曹真早年便看出了司馬懿的野心,並且盡全部力量限制司馬懿的權利,即使司馬家族當時有謀反之心也不敢輕舉妄動。當時在朝中,曹真才是真正的核心,無論是身份、地位還是功績,司馬懿都遠遠不及曹真。可以說曹真的一生為大魏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說,在曹真面前,司馬懿不敢耍什麼小聰明。

此人被世人誤以為是草包,卻擊敗趙雲,氣哭諸葛亮,威壓司馬懿

況且,曹真本就是個武將,在戰場上帶兵打仗立下無數戰功。在計謀上,雖算不上頂級謀士,但在武將之中,絕對可算的上是首屈一指。在戰場上擊敗過趙子龍,在謀略上能夠識破諸葛亮的計謀,還精通兵法,一眼便看出,馬謖鎮守街亭的要害。這樣一位能文能武的大將,作為魏國的大將軍實至名歸。

聽歷史,憶歷史,品歷史,看完上述事情,大家有沒有什麼想法呢?對於歷史有沒有什麼新認識呢?歷史是屬於所有人的歷史,但是真正能夠在歷史上刻上自己的名字的人並不多,所以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名垂青史的人是困難的!但是不能成為歷史名人也不必遺憾,因為本本分分、安安心心過日子也是一種樂趣不是嗎?畢竟人紅是非也多嘛!有時候愚昧的快樂總比聰明的煩惱要好上許多倍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