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身患绝症的北大才子,给四岁幼子的临别赠言


41岁身患绝症的北大才子,给四岁幼子的临别赠言



我问儿子,“你知道爸爸得了癌症可能会死的,你知道死亡是什么?”儿子说,“就像超市里的死鱼,它们的爸爸妈妈再也见不到宝宝了,宝宝也再不能见到它们的爸爸妈妈了。”“对,那么如果爸爸没了,就再也不能教你学习知识了,你现在为什么不珍惜爸爸还在你身边的时间呢?” “要是你没了,要是我很想你,你还能回来吗?”“不能了。”“要是我很想很想很想你呢?”“那我也回不来了。” 小人儿坐在我的腿上,茫然了好一会儿,眼里的泪水越来越多,我也无法忍受,我知道这个对话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我又搂起他不住亲吻,但不知道说些什么。这时候,我心里开始盘算,假如我真的哪一天突然没了,我该留给他些什么。也许时间不允许我再这样一个字一个字一幅图一幅图的教他了,我究竟该留给他些什么?



41岁身患绝症的北大才子,给四岁幼子的临别赠言


我没有想到当今的幼儿园居然教了四岁孩子那么多汉字、算术,这在我们的童年、西方社会当今的幼儿园都是极力排斥的。

幼儿园就把小学的汉字、运算都教了,孩子真到了小学,你又不能教他中学大学内容,他们自认为什么都会了,还能有几个聪明的孩子专心听讲?

专心的,怕是从幼儿园到小学总也什么都学不会的吧。

现在的教育体制实在扭曲,幼儿园把小学的学完了,小学就学奥数。


41岁身患绝症的北大才子,给四岁幼子的临别赠言


△电影《跳出我天地》

“奥数”这两个字我听了就觉得恶心呕吐,我倒是当年拿过全国数学联赛奖的,大学隔壁宿舍就有个我们那一级,代表中国拿到国际奥赛数学金牌的。

人家都谦虚的从来不提“奥数”这两个字,现在的小学中学是全民奥数,好似全中国的小学生不能人手一块世界奥数金牌就不配做中国人似的,我请问,教奥数的老师自己有几个当年拿过省级竞赛奖?


41岁身患绝症的北大才子,给四岁幼子的临别赠言


△电影《跳出我天地》

还有中关村那些畸形变态的课外教育机构,确有北大清华教授高材生来执教,先秦两汉诸子百家内容生动,十岁孩子听不懂的父母陪读要做好录音笔记回家继续补课,你要说你孩子还在读大学中庸,你都不好意思开口,人家都把尚书春秋读完了;

你的孩子每天只睡7小时,人家的孩子每天只睡5小时,其余时间不在课堂里,就在这个兴趣班到那个兴趣班的开车路上,吃饭都是车上吃;人人都以14岁学完量子物理、高等代数为荣。


41岁身患绝症的北大才子,给四岁幼子的临别赠言

△电影《小淘气尼古拉》

我们真的要把我们的孩子个个都培养成为爱因斯坦、图灵、冯友兰这样的世界级学术泰斗吗?他们的童年都这么扭曲的勤奋吗?

那个少年打架泡妞,成年把诺贝尔、图灵、美国最高心理学奖拿个遍的赫伯特西蒙,少年时代好像没有那么刻苦吧?请问这样的人几百年才能出一个?能是你的孩子吗?

一旦将来不能成为世界知名大学者、大教授,那么15岁前扭曲的童年少年时光200%的付出给奥数、先秦哲学、量子物理是多么荒唐变态的一件事?最后到了30岁拿几张别人不紧不慢也能拿到的这证那证,一起去给不紧不慢接触社会、生活、市场、消费的当年二三流学生,如今当上总裁CEO的人打工。


41岁身患绝症的北大才子,给四岁幼子的临别赠言


△电影《跳出我天地》

回首前30年,女朋友没时间谈、朋友哥们儿也没交上几个、说话办事举手投足技不如人、工作三年辞职六次,都因为上司在他眼里是个傻逼。相亲带上800度眼镜请女孩子吃饭,主动买100次单最终没一个想要你,这种人生是现在教育体制的目标吗?

还有人拿中关村补习班说事,撰文“寒门再难出贵子”,真是可笑至极,请问什么是贵人?考上北大清华就能成为贵人?少儿时代每年投资几十万和30岁后人生回报真能成正比?

毛泽东蒋介石那个年代的贫富差距比当今不知大多少倍,他们身无分文走出乡村上过什么贵族学校名牌大学?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1岁身患绝症的北大才子,给四岁幼子的临别赠言


不要因为中关村一时的刮噪,就认为古今中外千年历史总结的“寒门贵子”的规律经验就被推翻了。

人生若有好的家境条件固然成事的难度障碍减掉不少,但不意味着将来的天下就是中关村那点兴趣班所能引导的。

读书学习固然仍需十年寒窗专心努力,能上哈佛斯坦福当然要志在必得,但学习的场所未必都在几十万一年的北大清华执教的兴趣班里,学习的目标也不是100%都在教科书里,要有个平衡。


41岁身患绝症的北大才子,给四岁幼子的临别赠言


△电影《小淘气尼古拉》

如今互联网相信社会,想学什么网络上都有,除了数理化和文史哲,生活、幸福、社会、经济、投资、创业这些东西也应该在18岁上大学前有所了解,不要再成为自己有什么兴趣、想报什么专业都不知道的教育牺牲品。

人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时间应该读读古今中外历史名人的传记,看看别人是怎么活的,也想想自己该怎么活这一生。

也许我的时间不多了,这么多的道理不是一时半会能给他说清楚的,我究竟该给4岁的孩子留下些什么?

我还在搂着他一边亲吻他的小头发一边继续沉思着,平日里闹腾的不让我抱的小人儿那天也出奇的安静,似乎一直在等待着我将要给他说些什么。

终于,我拉着儿子走到他的小黑板前,写下四个字“智力、毅力”,豪气干云的说,“跟爸爸大声念,人生做事第一要靠‘智力和毅力’!”

儿子跟着念了一遍。


41岁身患绝症的北大才子,给四岁幼子的临别赠言


我说,今天就记住这四个字,明天和后天爸爸再每天教你四个字,你现在或许不懂什么意思,但是一定要把爸爸教你的这几个字记住,每天给爸爸背一遍。如果爸爸有一天没有了,你要每天都想一想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

今天这四个字的意思是,智力就是你聪不聪明,毅力就是一件事没做好要有长年累月的决心一定要把它做好为止,这就叫毅力,毅力和智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人天生就一辈子都聪明,小时候聪明但是没有毅力不努力也就小时了了,只有有毅力的人可以把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

第二天儿子放学,我又教了四个字,人生做事第二要靠“朋友、助力”。

让儿子记住,小孩长大后就要自己讨生活混社会,做人在先做事在后,所谓做人简单讲就是多交朋友,一群人的力量总比一个人大得多,对朋友要真诚相待,你帮朋友,朋友帮你,这样才能做大事。

第三天的四个字是“眼界、定力”。

这个给他解释有点费力,懂不懂先记住点粗浅的再说吧,眼界就是一个人能力变大了、能做的事变多了,他就能见识到接触到一般人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事情,他就比一般人懂得多的多,这就叫眼界。

当一个人能力大能做的事多了,就会有很多人和事都想找他来做,好事坏事都有,甚至好事里面都可能蕴藏着坏事,只是短时间很难看到,这时候这个能力大眼界大的人就需要禁得住诱惑、少犯错误、多做好事,这就叫定力。这世上大多数人也就只能做到昨天说的“朋友和助力”,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大能力、大眼界、大定力。

此后每天上学出门前,都叫儿子把人生做事这三句话给我背一遍,他懂不懂我不知道,但是我很欣慰。

本文作者:魏延政,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毕业,曾就职某世界500强,罹患癌症截肢后被辞职,后创业智库。

天下文化读书(微信号:tianxiawenhua)


41岁身患绝症的北大才子,给四岁幼子的临别赠言


父亲影响孩子,孩子改变世界。

中国“父教”理念创始人东子继《好爸爸胜过好老师》之后,最新推出的父教扛鼎之作。本书不仅集成了东子20年父教研究,还选取了其18年教子实践的精华,正是本书中的父教思想成就了“中国最阳光女孩”范姜国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