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水鄉新城控規草案出爐 欲打造成東莞城市副中心核心區

东莞水乡新城控规草案出炉 欲打造成东莞城市副中心核心区

水鄉新城在粵港澳大灣區的位置

東莞陽光網訊歷經多年的編制,備受市民關注的水鄉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草案終於出爐,作為水鄉經濟區的核心,水鄉新城欲發展為粵港澳大灣區及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對接穗深港臺國際發展的合作門戶、東莞市城市副中心和東莞水鄉特色發展經濟區(以下簡稱水鄉經濟區)核心區。

根據近日市城鄉規劃局發佈的《關於東莞水鄉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批前公示》(以下簡稱《規劃》),由望沙路、新聯路、中心大道、粵暉路和橋東路圍合而成,總面積約14.5平方公里水鄉新城,將以粵港澳大灣區及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創新節點為核心,打造成立足東莞服務灣區的總部基地、對接穗深港臺國際發展的國際商務港、東莞市副中心及服務水鄉經濟區的嶺南水鄉。未來居住人口將達到12.2萬人、就業人口17.0萬人;建設用地規模達到974.47公頃, 人均城市建設用地 79.87㎡/人。

《規劃》透露,水鄉新城產業發展將主要分為總部經濟、國際商務、創新創意和綜合服務四個方面。其中,總部經濟重點發展商務辦公、金融服務、特色商業、國際技術轉化、品質型公共服務,鼓勵企業設置華南地區總部、運營總部、研發總部等多形態的總部管理中心;國際商務重點發展國際交往、國際外包、資金結算,完善國際商務服務體系,鼓勵國際商務相關功能集聚;創新創意重點發展人工智能、創新孵化、創新諮詢、水生態科技、嶺南文化創意、嶺南溼地展示,鼓勵企業政府設置水監測、水生態治理、省級研究中心等研發機構;綜合服務重點供給國際交往中心、水鄉文化中心、休閒體育中心等國際化、品質化生活服務和金融服務、商貿會展、國際會議、專利申報、創新金融等生產性服務。

东莞水乡新城控规草案出炉 欲打造成东莞城市副中心核心区

水鄉新城在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位置

形成“一核兩心串多點,一帶一環擁九片”的空間結構

《規劃》提到,水鄉新城在凸顯新城河網密佈、農田溼地交錯、生態本底優越的嶺南水鄉特色的前提下,規劃重點塑造以總部片區為核心、向南北延伸發展的多中心結構,同時以水為脈組織城市功能,弱化外河對基地的切分影響,最終形成“一核兩心串多點,一帶一環擁九片”的整體空間結構。

同時,規劃有由新型產業主導功能、商業商務主導功能、居住+新型產業主導功能、研發及綜合功能區、創意及設計功能組成的5種單元主導區。

东莞水乡新城控规草案出炉 欲打造成东莞城市副中心核心区

水鄉新城在東莞的位置

將增加地塊開發彈性

在用地佈局方面,水鄉新城“立足近期,引導遠期”充分考慮與土地利用規劃的銜接。本次規劃的建設用地有61.67 公頃位於基本農田範圍內,有78.30 公頃位於一般農田範圍內。

同時為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增加地塊開發彈性,對於開發建設意向尚不明確的用地,宜採取混合用地性質。規劃新增的混合用地性質有居住用地+商業金融業用地(R2+C2)、商業金融業用地+軌道交通用地(C2+U23)、商業金融業用地+文化娛樂用地(C2+C3)。

另外,《規劃》劃分20個更新單元,總面積約485公頃,約佔水鄉新城總面積的33%。

东莞水乡新城控规草案出炉 欲打造成东莞城市副中心核心区

水鄉新城在水鄉新城片區的位置

完善公共服務設施

為滿足片區人口的教育需求,水鄉新城規劃有14所中小學,其中空地新建小學3所、初中3所,高中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捆綁改造實施的小學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調整土規後實施的小學3所;現狀保留小學1所。教育設施現狀可實施率達64%。

在交通方面,途經水鄉新城的軌道線路有佛莞惠城際軌道、穗莞深城際軌道和東莞地鐵1號線,三條軌道分別沿水鄉大道和望洪路高架穿過。規劃範圍內設有東莞西站,為上述三條軌道交匯及換乘站點。

未來,水鄉新城還將規劃構建空中連廊、步行路徑、自行車路徑和水上交通等多層次的慢行系統。空中連廊位於水鄉新城核心區,主要聯繫地鐵1號線站臺、東莞西站站臺、站點周邊商務建築和中心公園,並延伸至洪屋渦水道和赤滘口河的濱河綠地。水上交通由水上游線、樞紐碼頭和停靠碼頭組成。樞紐碼頭共兩處,分別位於洪屋渦水道和赤滘口河靠近東莞西站一側。

东莞水乡新城控规草案出炉 欲打造成东莞城市副中心核心区

水鄉新城道路系統規劃圖

东莞水乡新城控规草案出炉 欲打造成东莞城市副中心核心区

土地利用現狀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