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日本缺工數恐增4倍、高於千葉縣人口;不加薪更慘

2030年日本缺工數恐增4倍、高於千葉縣人口;不加薪更慘

日本媒體報導,日本人力資源服務商Persol Holdings(2181.JP)旗下智庫Persol總合研究所和日本中央大學23日公佈調查報告指出,2030年日本人手不足(缺工)人數恐擴增至644萬人、將較2017年(121萬人)飆增4.3倍,相當於2017年日本人口的約5%比重、比千葉縣人口(626萬人)還要多。

Persol總合研究所和中央大學是藉由分析總務省勞動力調查等各種數據,藉此推估勞動需求和供給,預測缺工人數。2020年日本缺工人數預估增至384萬人、2025年增至505萬人。

就產業別來看,以服務產業缺工情況最為嚴重,2030年日本服務產業的人力需求預估為2,101萬人、但人力供給為1,701萬人,缺工人數達400萬人,其次為醫療福祉業的187萬人。

Persol總合研究所指出,為了填補上述644萬人的勞動缺口,可藉由增加102萬名女性勞工、163萬名老齡勞工、81萬名外國勞工來因應,且可藉由人工智慧(AI)、機器人等技術革新來替代298萬人份的勞動力。

中央大學阿部正浩教授指出,上述缺工人數是以日本薪資將持續增長為前提,預估2030年薪資將較2017年增加14%,而若薪資未如預期呈現增長的話,預估2030年的缺工人數恐達1,000萬人。

日本國內最大信用調查公司Teikoku Databank(TDB)10月9日公佈調查報告指出,2018年9月份過半(51.7%)的日本企業表示,目前正面臨正職員工不足的問題,比重較1年前(2017年9月)上揚3.5個百分點。

TDB指出,2018年度上半年期間(2018年4-9月期間)日本「人手不足(缺工)破產」件數為76件,較去年同期大增40.7%,創半年度別歷史新高紀錄。TDB表示,2017年度(2017年4月-2018年3月)日本「缺工破產」件數首度突破100件(114件)、而2018年度(2018年4月-2019年3月)預估將超越2017年度水準。

根據厚生勞動省公佈的2018年8月份勞動經濟動向調查顯示,用來顯示正職員工不足的指標「正職勞動者不足/過剩判斷DI(將回答「不足」的企業比重減去回答「過剩」的企業比重後所得的DI值)」較前次(5月份)調查結果上揚6點至43,創有數據可供比較的1999年以來史上第2高紀錄。

日本總務省7月11日公佈人口動態調查結果指出,截至2018年1月1日為止日本人口(排除外國籍居民不計)年減37萬4,055人至1億2,520萬9,603人,連續第9年減少,創1968年開始進行統計以來史上最大減幅。其中,15-64歲的勞動人口數為7,484萬3,915人,佔總人口比重為59.77%、首度跌破6成大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