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互換的意義

10月25日,日本首相正式開啟訪華行程,隨後26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中日將重啟貨幣互換,協議規模2000億元人民幣/3.4萬億日元,協議有效期3年。什麼是貨幣互換,貨幣互換對於我國有什麼意義?

貨幣互換

貨幣互換(又稱貨幣掉期)是指兩筆金額相同、期限相同、計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貨幣不同的債務資金之間的調換,同時也進行不同利息額的貨幣調換。簡單來說,利率互換是相同貨幣債務間的調換,而貨幣互換則是不同貨幣債務間的調換。貨幣互換雙方互換的是貨幣,它們之間各自的債權債務關係並沒有改變。初次互換的匯率以協定的即期匯率計算。貨幣互換的目的在於降低籌資成本及防止匯率變動風險造成的損失。 貨幣互換的條件與利率互換一樣,包括存在品質加碼差異與相反的籌資意願,此外,還包括對匯率風險的防範。

我國不僅和日本,還和世界30多個國家簽訂了貨幣互換協議,有了貨幣互換作為基礎,互換國的貨幣可以作為一籃子貨幣政策中的儲備貨幣,有效的防止了美元一家獨大,控制他國貨幣匯率的情況。

貨幣互換的意義

在世界各國貨幣擺脫金本位之後,美元迅速的將美元與石油掛鉤。由於世界各國對於石油的需求,使美元成為世界範圍內的基礎貨幣,長期以來,各國實行的是緊盯美元的貨幣政策。但是這樣,各國的本幣就會受到美元的牽制,就算美國做出多麼過分,多麼難以忍受的事情,各國也不敢做空美元,甚至在美國出現經濟危機的時候,各國還要挺身相助,而且美國一個不高興超發貨幣,其它國家的本幣也會相應貶值,多麼恐怖,世界各國貨幣的穩定性完全依賴於美元。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很多國家將緊盯美元的貨幣政策轉換為一籃子貨幣政策,這樣可以削弱本國貨幣與美元的關聯度,一定程度上控制本國幣值的穩定。但是,美元還是各國外匯儲備中的主要貨幣,強勢地位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歐洲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以歐盟為主體發行了歐元,歐元在歐盟國家內可以自由兌換。不僅促進了歐盟區域的經濟貿易發展,也有效的控制美元對於該區域貨幣的影響。雖然這種設計的初衷很好,但是聯盟國家的不均衡,導致聯盟的分裂,之前英國的脫歐就是如此。

我國的地理位置特殊,周邊國家對於我國長年以來都懷有敵對的情緒,因此很難形成統一的經濟聯盟。因此,我們使用的就是更直接的辦法,通過輸出實現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必須有一個有效,排除干擾的兌換方式,這裡就使用了之前我介紹的貨幣互換。簽署貨幣互換協議之後,兩國或地區間將不再使用美元作為中介來進行貿易,這樣兩國貿易就可以避開美元,也避免了美元波動造成的雙方貿易往來的損失;協議到期之後只需歸還之前獲得的人民幣(日元),而不用擔心貨幣貶值帶來的損失;在這過程中,兩國之間貿易來往將更加密切,從而促進雙方的經貿合作,也達到去美元的效果。

貨幣互換的意義

無論一帶一路、石油期貨、石油人民幣結算還是現在貨幣互換,都是在一步步推薦人民幣國際化,只有當本幣成為世界範圍內自由兌換的貨幣,才能更好的擺脫美元控制。當美元不再是單一的基礎貨幣時,美國人的驕橫跋扈才能真正的受到抑制。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歷史發展必然的進程。

小馬有話說

國家經濟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涉及的問題太多,不是出臺一條政策就能夠改變。因此,我們要從更宏觀,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問題。

很多激進的朋友,只要我國和其它國家產生一點摩擦,就暴怒希望通過武力解決問題。解決國家爭端,武力是最下下策。《孫子兵法》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大家有目共睹,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經濟總量排名最低為世界第11位,到2008年我國經濟總量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現在已經完全坐穩了世界第二的位置。雖然我們的經濟結構還需要進行調整,但是我相信我們一定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經濟發展之路。

希望大家更多的去了解國家宏觀經濟舉措的用意,這樣不僅能更清楚現在經濟的走勢,對於個人投資也有很大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