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快樂是一生快樂的開端,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源頭!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孫雲曉教授的一個教育主張:父母要做孩子童年的捍衛者!

大家一看“做童年的捍衛者?同年還需要捍衛嗎?”這話說的是不是有點嚴重啊?現在家家大多數都是一個寶貝孩子,都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裡怕掉了。哪能允許讓孩子受一點點傷害呢?

童年的快樂是一生快樂的開端,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源頭!

其實這話一點也不嚴重,童年雖是美好的,但是童年也是脆弱的,童年有很多很多我們沒法理解的想法,有很多很多我們沒法理解的一些表現。

有這樣一個事件:寧夏銀川的一個13歲的小女孩,名字叫秀秀,在2005年的那個夏天,她所在的小學舉行畢業典禮, 但那天她沒有去,小姑娘之所以選擇沒去,是因為她知道自己的成績不好,而選擇了在這一天自殺了。

童年的快樂是一生快樂的開端,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源頭!

她給父母留了一封遺書說:“我是個差生,我死了可以給你們省10萬塊錢”她的父母 面對孩子的遺體悲痛欲絕,而且他們說了,從來沒對孩子說過“你如果考試不好,上不了重點,我們就得給你花錢花10萬塊錢去上好學校。”從來沒說過,但是這個孩子呢,在大人聊天的時候,聽到了父母跟別人議論過:“如果孩子考試成績不好,要擇校的話,中學六年,大約要花10萬”。

這個孩子覺得自己沒考好,認為自己不是個好孩子,對不起父母,所以才選擇了自殺。作為一個外人啊,當時我聽到這個報道的時候都心痛的無法呼吸。

童年的快樂是一生快樂的開端,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源頭!

雖然像秀秀這樣的孩子,有這種想法和選擇的佔少數。但是呢,現在的孩子感到壓力大的問題,是普遍的。在我身邊的這些父母大多都是小學生的家長,因為我女兒也剛上一年級,他們90%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必須考到95分以上,考進前十名。

他們沒有想過,有的要求孩子是沒有辦法達到的,一個班級裡前十名也就是那麼十個孩子,剩下的大多數孩子都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

這就提到了孫教授提出的一個概念叫做“童年恐慌”,童年恐慌是指:兒童面臨巨大的壓力,他不能理解、不能承受,而產生的較長時間、強烈的一種焦慮心態。

童年的快樂是一生快樂的開端,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源頭!

就拿現在社會來講,出現這樣一種狀況,恨不得連剛出生的孩子都不想讓他輸在起跑線上,各種認知掛圖啊,學習機器人啊等等,早早就都買好了,現在的幼兒園,尤其是大班,因為馬上就要上一年級了,就出現了小學化的現象。

如100以內加減法、拼音、漢字,每天都寫好幾篇,回到家了,家長還要給孩子做各種幼小銜接練習冊,週六週日還要去各種興趣班。這些家長就怕孩子到一年級跟不上,就怕孩子落人於後,弄得孩子每天都愁眉苦臉的直喊累。

童年的快樂是一生快樂的開端,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源頭!

現在的小學生,尤其是一到考試的時候,擔心考不好,有的孩子甚至都直掉頭髮,更別提擔心父母的輕則罵、重則打了。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本來沒有錯,但是今天這句話,可能變成了摧殘孩子童年的宣言了,變成了製造孩子童年恐慌的宣言了。

好多家長為了自己的孩子升入重點中學,分進好班級……,讓孩子每天在高壓下學奧數、考英語證書,學習超時,睡眠不足。

童年的快樂是一生快樂的開端,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源頭!

這其實是違反科學規律的,孩子小的時候沒有充足的睡眠,沒有玩的時間,沒有自由發展自己興趣的權利,那這個孩子童年就是不幸的!他一生的發展都會受到制約。

童年的價值不僅僅是為了長大,沒有童年哪有長大,一切都是從童年開始的,童年的快樂是一生快樂的開端,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源頭。所以說我們父母怎麼能不去做一個孩子童年的捍衛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