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筆記|李曼中國養豬大會(連載七):非洲豬瘟,新「宿敵」

仇華吉 研究員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聽課筆記|李曼中國養豬大會(連載七):非洲豬瘟,新“宿敵”


(通訊員:陳家鋥博士)2018年10月20日上午,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的仇華吉研究員在李曼大會上做了標題為《非洲豬瘟:中國的新“宿敵”》的報告。

仇研究員的彙報中詳細介紹了目前國內幾起非洲豬瘟的診斷情況,他表示中國目前發生的非洲豬瘟(ASFV)在臨床病理變化上與豬瘟(CSFV)很難區分。

仇研究員指出非洲豬瘟的抵抗力非常頑強,可以在被汙染的肉製品、泔水、醃肉中存活數年至數十年之久。

仇研究員在會上透露了一個不久前瞭解到的情況:不久前瀋陽抽檢的血漿蛋白樣品中經他們實驗室檢測發現高含量的非洲豬瘟核酸,可能這部分產品已經發往了全國各地,這令他非常擔憂。同時他在會上,給大家分享了西班牙成功防控非洲豬瘟的經驗以及俄羅斯非洲豬瘟防控失敗的經驗。

最後仇研究員給出了自己關於非洲豬瘟的防控建議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非洲豬瘟簡介

1. 非洲豬瘟目前沒有商品疫苗可用,致死率可高達100%,是養豬業頭號殺手。

2. 非洲豬瘟病毒

非洲豬瘟是迄今唯一的蟲媒DNA病毒,獨特的宿主和生態循環(野豬-蜱蟲-家豬),擁有龐大而複雜的基因組(170-194kb),我國發現的非洲豬瘟有180kb的基因組,編碼150多種病毒蛋白,其中超過一半的功能未知,由於ASFV的毒力基因暫不清楚,所以疫苗的研發依然滯後。

3.非洲豬瘟的基因型複雜

目前有24種基因型,其中北非為I型,東歐、高加索為II型,俄羅斯和中國目前爆發的ASFV為II型(編者注:中國的非洲豬瘟是否來源於俄羅斯或者歐洲?)


聽課筆記|李曼中國養豬大會(連載七):非洲豬瘟,新“宿敵”


4. ASFV的抵抗力

非洲豬瘟的抵抗力非常頑強,耐低溫,不耐高溫,60℃ 30 min可以殺滅病毒;耐PH範圍廣,pH <3.9 或>11.5可滅活病毒;其在血液、糞便和組織中可長期存活,凍肉中存活數年,乃至數十年之久,未熟肉品、醃肉、潲水中可長時間存活。

5. ASFV的短板

宿主相對單一為軟蜱和豬;殺氣太重,不夠“溫和”(與宿主“水火不容”),導致豬的急性死亡;傳染性相對較慢(仇研究員介紹,發生非洲豬瘟的豬舍,出現了鄰近豬舍沒有感染非洲豬瘟的情況,這表明非洲豬瘟是嚴格的接觸性傳染病,只要不接觸即不發生感染,豬場內具備有效控制的條件)。傳播效率較低,怕熱、怕強酸強鹼。

二、流行病學

1. ASFV全球流行態勢

  • 1921年肯尼亞首次爆發ASF;
  • 1957-1986,在歐洲、每週大部分地區蔓延,除意大利撒丁島外成功根除;
  • 2007年傳至格魯吉亞,隨後蔓延至高加索地區、俄羅斯、東歐、比利時等;
  • 2018年我國遼寧首次出現疫情,隨後河南、江蘇等7省相繼出現。非洲豬瘟沒有血清型的概念,因為他很少產生中和抗體,但是可以通過紅細胞吸附試驗,可分成8個血清群,不同的血清群之間交叉保護力比較差。


聽課筆記|李曼中國養豬大會(連載七):非洲豬瘟,新“宿敵”


圖2:非洲豬瘟在中國的感染情況

(紅色部分為已報道的發生非洲豬瘟的省份)

2. 非洲豬瘟的宿主有家豬、野豬、軟蜱

可以通過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軟蜱的叮咬傳播病毒。

感染ASFV的家豬、野豬、軟蜱、豬肉製品、飼料、車輛、靴子、注射器等均可稱為傳染源。(仇研究員特別講到了豬源性飼料成分可能成為傳染源,以及所謂的“專家”的帶毒)

三、診斷方法

1. 臨床表現及剖檢情況

非洲豬瘟感染豬後的臨床表現為類似豬瘟症狀,高熱、皮膚髮紺、便秘或腹瀉、後驅無力等。

聽課筆記|李曼中國養豬大會(連載七):非洲豬瘟,新“宿敵”

圖3:急性ASF臨床症狀

剖檢結果顯示脾臟異常腫大、內臟出血等。


聽課筆記|李曼中國養豬大會(連載七):非洲豬瘟,新“宿敵”


圖4:急性非洲豬瘟的剖檢病變

仇研究員表示,目前在中國發生的非洲豬瘟在病理變化上與經典豬瘟難以區分。


聽課筆記|李曼中國養豬大會(連載七):非洲豬瘟,新“宿敵”


圖5:江蘇連雲港疫情診斷

我國目前發生的非洲豬瘟都屬於急性的,但是如果經過長期適應,有可能出現慢性非洲豬瘟的問題,出現非典型症狀,慢性非洲豬瘟的危害性可能更大。


2. 實驗室診斷

目前國際貿易中QIE指定方法為PCR和ELISA方法。

仇研究員表示哈獸研使用OIE指定的PCR方法為10年以前的方法,存在假陽性和非特異性等情況,呼籲國家評估ASFV的檢測方法,便於推進應用。


聽課筆記|李曼中國養豬大會(連載七):非洲豬瘟,新“宿敵”


圖6:哈獸研對黑龍江清河非洲豬瘟的排查

(結果顯示為陰性)

仇研究員解釋了近期在河南某屠宰場檢測到的非洲豬瘟事件,發生非洲豬瘟的豬是從黑龍江清河某豬場運送的,事件發生後,經過他們緊急排查和實驗室檢測,排除了非洲豬瘟的問題。20天后在相距200km的位置,確診了兩起非洲豬瘟發病場,但這從事件上和空間上都不能說明是清河的豬場傳染的。


聽課筆記|李曼中國養豬大會(連載七):非洲豬瘟,新“宿敵”


圖:哈獸研對黑龍江佳木斯非洲豬瘟的排查

(結果為陽性)

此外他們從來自瀋陽的血清蛋白粉中發現29份樣品中有24份為非洲豬瘟核酸陽性,這提醒我們豬場近期慎用血清蛋白粉和骨粉。

四、國際經驗教訓

西班牙ASF防控經驗:

西班牙用30年時間成功根除ASF,其中1985年在歐盟的支持下,他們才開始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經過十年的努力才徹底消滅非洲豬瘟。(仇研究員表示,西班牙對於撲殺豬的足額補償,是該國成功防控ASF的重要舉措之一;另外,在會後的提問環節,仇研究員分享到,西班牙嘗試使用非洲豬瘟的弱毒疫苗防控,但效果非常差,給期盼通過疫苗防控ASF的人潑了冷水)

a) 建立流動現場獸醫團隊網絡體系;

b) 對所有豬場進行血清學監測;

c) 提高養豬場的生物安全水平;

d) 迅速拔除所有疫點,對生產者足額補償;

e) 嚴格控制豬隻移動,沖洗和消毒交通工具。

俄羅斯非洲豬瘟防控總體上不太成功,主要表現以下方面:

a) 疫病防控體系相對薄弱,監測系統不完善,導致疫情應對相對滯後;

b) 疫情發現、確診和處置不及時,導致疫情擴散;

c) 現代養豬業相對落後,散養戶較多,加大防控難度;

d) 雖然實行撲殺政策,但補償不到位,造成農場主不配合(隱瞞疫情和處置情況),增加了防控難度。

仇研究員也表示,雖然俄羅斯的防控非洲豬瘟失敗了,但是在俄羅斯也存在通過成功的生物安全措施,將ASFV擋在門外的豬場,給中國養豬業的啟示是:加強生物安全的防控,禦敵於門外。

五、防控建議

1. 建立完善的監測計劃和迅捷的預警響應系統;

2. 建立完善的疫情控制體系和強有力的防控技術支撐;

3. 建立嚴格的動物流動監管體系和動物產品可追溯體系;

4. 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措施,一旦發生疫情、嚴格封鎖、撲殺、焚化、消毒(所有可能的汙染物、交通工具和設施);

5. 禁止感染區和風險區內豬的移動,嚴防疫情擴散;

6. 對周邊進行病原學和流行病學調查;

7. 主動監測、定點監控(屠宰場、凍肉、肉製品廠、交通要道);

8. 加強建議監管、宣傳培訓;

9. 提高養豬場生物安全水平,嚴禁使用潲水飼餵;

10. 避免家豬與野豬接觸,防止蜱蟲等吸血昆蟲的叮咬;

11. 嚴禁從有ASF疫情的國家或地區進口豬及其產品;

12. 對國際航班、火車、船舶的廢棄物和潲水等嚴格無害化處理。

非洲豬瘟對中國的養豬業的打擊具有毀滅性。

中國多個省市區域接連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坊間傳聞不少省份存在瞞報不報,對疑似病例不檢測的情況,這種養癰為疽的現象,為非洲豬瘟的防控埋下了深深的隱患。

甚至疫區省份的豬源性飼料成分已經流通到其他非疫區省份,類似情況將成為一顆隨時爆炸的炸彈,西班牙淨化非洲豬瘟用了10年時間,如果沒有非常的魄力,以及壯士斷腕的勇氣,中國非洲豬瘟的淨化時間將遙不可及,養豬業將也將暗無天日。

仇研究員表示目前國內還沒有機構對疫區的野豬和軟蜱帶毒情況進行調查,一旦野豬或軟蜱帶毒後,ASFV將不受控制,淨化非洲豬瘟也將成為奢望。

生物安全是防控非洲豬瘟的有效手段,管好人流、物流,強化員工的生物全安全意識與制度落地。檢測監察部門加強檢疫工作,快速處置,形成規範性的操作流程和處置預案,加強基層執法部門的培訓,才能打贏這場全民戰爭。

就像非典一樣,非洲豬瘟將整體提升我國在生物安全領域的制度落地與進行處置能力,是對我國動物疫病防控體系的一次全方位動員與練兵,是一次脫胎換股的重生。必然有利於未來我國以豬瘟,偽狂犬為首的疾病淨化工作。

聽課筆記|李曼中國養豬大會(連載七):非洲豬瘟,新“宿敵”


【獸藥名稱】

諸元妥

【主要成分】疫苗中含滅活的豬圓環病毒2型ZJ/C株,滅活前每毫升病毒含量≥107.3TCID50

【使用方法】 頸部肌肉注射。14日齡以上豬,每頭2.0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