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聞評論:不只因爲金牌,還有"ONE MORE TIME",爲孫楊點讚

北京時間8月19日,亞運會200米自游泳決賽上,孫楊最終以1分45秒43的成績奪得本屆亞運會個人首金,再次成為國人的驕傲!而且孫楊奪金後參加領獎儀式時,因為國旗杆掉落,孫楊要求工作人員重升國旗,這一舉動更是讓孫楊圈粉無數。

教育新聞評論:不只因為金牌,還有

微博上的相關信息

孫楊在亞運會頒獎儀式上的表現,著實讓國人稱讚,不僅在比賽成績上為國爭光,而且勇於維護祖國的尊嚴,敢於在國際交流的場合仗義直言,表達觀點。是怎樣的氣度和格局。在為我們中國的世界冠軍吶喊、喝彩、點讚的同時,教育者們,也進行了深深的思考:看著像孫楊這樣的世界冠軍,真是令人尊敬,令人羨慕,廣大的父母和教師都想說一句話:

”我們的孩子要成為世界冠軍就好了......“

教育新聞評論:不只因為金牌,還有

隨後的問題是,如何培養一個未來的世界冠軍?就像現在的孫楊,通過這個賽場上小插曲,孫楊採取的反應,就可以看出,他絕不只是一個游泳運動員,他的思想意識、情商、智商都可以說配得上這面金牌。他是一個全面發展的運動健將,無理論從專業,還是從個人的思想以及格局。由此可見,單純地從專業或是學習成績的角度來試圖培養孩子成才,肯定是不現實的。

從培養的孩子的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開始,全面塑造孩子高尚的人格才是基礎。就像孫楊一樣,在國際比賽賽場敢於為祖國代言,發表言論。

我們普通人面對的教育現實是怎樣的呢?看看下面的例子吧。

樂樂最近突然不願意去學校了。

媽媽問:“前幾天不是還說初中就是跟小學不一樣,很激動嗎?怎麼突然不想去學校了?”

樂樂低著頭說:

“也不是不願意,就是有點牴觸。因為最近的早讀都要提問昨天的知識點。有時候因為不太會,有時候因為不敢說。”

“怎麼不敢說呢?會就說出來唄。”

“哎,前幾天因為我們班有個女生提問的時候老搶答,然後老師總表揚她,我們班私下裡有人議論她,說她剛來就這樣出風頭,一定是為了當班長。大家對她有點不太友好呢。”

所以樂樂最近很害怕被提問,儘量能少說就少說,能不說就不說。每天的提問時間,樂樂如坐針氈,偶爾還會呼吸困難,最近常常因為不知道說什麼、怎麼說而陷入詞不達意,甚至是語無倫次的境地。

樂樂說:“很多時候,我認為我是可以回答老師的提問的,但只要一站起來,腦袋就會一片空白,什麼也想不起來。就這樣,老師一次次叫我回答,我每次都沒有滿意的答案。我越來越不自信,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愚笨無知,每次看著老師期待的眼神,我無地自容。”

這件事讓我感慨頗多,童年本該是孩子們最開心,最無憂無慮的一段時光,可以盡情歡笑,飛舞,可為什麼他們卻越來越越沉默,越來越不愛表現。

其實這種沉默不愛表現的性格,我身上就有。以前上學,大部分時候我都不願意跟老師對視,因為一旦對視被點名回答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

為什麼我不願意回答問題?因為我也不止一次被教育,想清楚了之後再回答。如果說錯了,會是一件特別難堪的事。

在學校就不敢表達自己願望的孩子,到了社會中,就更難說出自己的要求和心願。他們會有一種錯覺:只有壓抑自己,才能得到別人的喜歡。

為了“受歡迎”,孩子們甚至會學著犧牲自己的願望去嘗試“融入”,這是一種非常不健康的行為模式,會導致長期的負面影響,在長大成人後,壓抑表達的孩子會:

  • 自我評價過低;
  • 不快樂甚至抑鬱。

不懂表達自我的孩子,會成為一心只想取悅他人的成年人,他們並不快樂,也時常無法真正充分發掘自己內在的潛力。

教育新聞評論:不只因為金牌,還有

作為父母,教會孩子正確表達自我的能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敲黑板敲黑板,下面,是歐美思教育專家的一些建議。要想培養出敢於表達自己想法的孩子,作為家長,我們應該:

  • 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尊心;
  • 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 培養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 鼓勵他們保護自己,為自己辯護。

談到具體的做法:

  • 鼓勵孩子通過繪畫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使用藝術手法表現傷心、氣憤、高興和激動的情緒,是一種非常健康的方式。情緒表達的出口包括:繪畫、音樂、舞蹈、戲劇等等;

  • 允許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

當孩子表達興趣的時候,要耐心傾聽。不要僅僅根據自己的想法給他們選擇課外活動——讓孩子選擇自己的興趣愛好,追逐自己的夢想。

  • 給孩子提供選擇。

孩子小的時候,可以讓他們自己選擇喜歡的圖書,讀給他們聽。孩子大些的時候,讓他們選擇週末的活動,裝飾自己的房間。

教育新聞評論:不只因為金牌,還有

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是你可以教會他的最重要的生活技能。

當孩子能夠自如地表達自己的心願的時候,他們才能讓自己夢想成真。當然大哭大鬧除外。

達爾文小的時候就經常會提出各種稀奇古怪的“傻”問題:(瞭解家庭教育到校項目,請關注微信訂閱號:歐美思教育)

“媽媽,泥土裡能不能長出小貓、小狗來?”

“世界上最早的母親是誰,她是誰生的啊?

“上帝是誰創造的啊?”

他的母親卻十分喜歡他的“傻問題”,每次都給予很耐心的解答,正是他母親的這種肯定和賞識,使達爾文從小就在心裡埋下了對萬物好奇的種子,發芽開花,這也為後來他提出偉大的進化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除了給孩子時間和機會去說,我們也需要幫助孩子更好地說。話多的孩子,我們要引導他如何言簡意賅,有理有據地說,話少的孩子我們先鼓勵他開口,勇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然後再幫助他更好地說。

最後,我想提醒各位爸爸媽媽們:

多和孩子說說話吧!

工作再忙,也請抽出時間每天和孩子聊聊,耐心聽他說。家裡每晚可以設置個Daily Share,一家人一起,可以設定話題,也可以自由討論,暢所欲言,分享生活點滴。長此以往,不只增進親子感情,而且孩子說著說著,也可能就更會說話了。

如何改變國內家庭教育的現狀?

作為學校和社會培訓機構,應該大力普及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加大對家長的關於家庭教育方法和技能的輔導力度,加深於家長和學生溝通,及時糾正當前家長錯誤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從社會的角度上,培訓機構應該大力倡導家庭教育科學論,普及家庭教育理論,大力開展家庭教育專家講座。當然,當前社會上,家庭教育知識資源有限,家庭教育專業人士匱乏,因此,培訓機構一定要開闊眼界,大力力度整合現有的專家資源,實現共贏。根據以上情況,歐美思教育集合各大知名院校的講師資源,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家庭教育到校活動,以支持全國各地培訓機構開展家庭教育講座。旨在讓家庭教育科學滲透到每一個家庭,讓每一個孩子能在寬鬆、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下健康快樂的成長。

瞭解家庭教育到校項目,請關注微信訂閱號:歐美思教育

教育新聞評論:不只因為金牌,還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