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三歲登基的背後--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本文比較魔幻現實,權當一笑,切莫當真。文中只有部分信息是真實的。


溥儀三歲登基的背後--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溥儀登基的消息,傳遍了整個大清國。

許多貝勒貝子都調侃,以後自己家的少爺,也有可能成為領導人。可我更關注的,是事件的主角,愛新覺羅,溥儀。

他,已經成為大清帝國的掌舵人

不過僅僅五年,他就從一個受精卵,變成了帝國的掌權者。

現在的孩子,多數都在做什麼?

要麼在紫禁城的牆外,剛剛上了私塾,吃得溜圓的小肚子,每月因為背不下三字經抓耳撓腮。要麼在天南海北,每天無憂無慮的玩耍,過著一眼可以望得到頭的日子。

不管你願意不願意,少年都如約而至。

然而,三年前還在襁褓裡的溥儀,不動聲色的走到,旁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看著登基時懵懵懂懂的小溥儀,你很難想象,這是一位叱吒風雲的帝國之主。

然而就是這樣,你的同齡人,正在無聲無息的拋棄你。

我能預想到,一百年後,有個叫知乎的問答社區上會有個問題是:

當發覺同齡人比自己優秀很多時,你作何感想?

底下有個高讚的答案是:

就感覺,有些人活了30年,跟活了1年似的,有些人1年,活的跟30年似的。

說好了一起玩耍,你卻登了基。

你以為都是玩伴,他卻榮登大寶;你以為都是小屁孩,結果他卻出將入相。

我上一次受到這樣震撼的,是宋朝。

六七歲的司馬光公,搬起石頭勇救落水兒童,突然成為了孩子們心中的英雄。

都是六七歲,你還每天光著屁股撒尿和泥上樹偷梨。另一個年輕人,卻依靠這驚人的勇氣和才智,被史書記載—“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

你會有怎樣的感慨?

有些人走得太慢了,有些人走得太快。

不會再有勻速前進的同齡人,你要麼一騎絕塵,要麼被遠遠拋下。

不僅是那些看起來很厲害的人,普通人也不例外。

比如,私塾出師後五年,你就會發現,“同齡人”是一個經不起推敲的名詞。

因為到這個時候,除了年紀差不多,你和你的同學,幾乎不會再有什麼相同點。科舉成績,社會地位,甚至領土封地,都會有天壤之別。甘羅十二歲就已經位列上卿了,而你呢。

今年春節的時候,我去參加了一次小範圍的旗人聚會。

十幾歲的少年們,有的已經考上了秀才,有的已經當上了掌櫃

混得差的,也有人在毫不知名的小當鋪裡,拿幾千碎銀子的月薪。

這才私塾畢業幾年?

當年還在一個教室裡背三字經,互相編辮子。

這就是最真實的生活。

如果你稍稍有鬆懈,你就會被落下了。就算你呆在原地,你緩慢成長,也是一種退步。

一百來年後,有個主持人張泉靈有篇演講將會被熱傳,名字叫《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其實,同齡人拋棄你的時候,連一聲再見也不會說。

你以為你們在同一個沙坑玩泥,你以為你們都跟著一個先生讀書,他卻在某一天,打掃了所有平庸的痕跡,一路快奔,然後再也不回頭,遠遠的丟下了你。

千萬不要在小時候時不愛錢,不愛努力和打拼,每天過得雲淡風輕。

暫時落後同齡人,並不可怕,真正的超越,是在縱向的比較中,成為更好的人。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從來都不會打招呼。

像溥儀一樣,那些真正能夠跑贏同齡人的年輕人,都擁有純正的基因,和當親王的爸爸。

願你慢慢也有。

願你看清這個時代,知道自己想要去哪裡,然後活出餘生的新高度。

文:正黃旗 蘇佳拉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