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所“双一流”建设的理工大学,哪所实力更强,哪所实力稍弱

8.成都理工大学

一流学科:地质学。

第四轮学科评估:B类学科3个。

教研师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人,“中国青年科技奖”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万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人,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

7.太原理工大学

“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一流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第四轮学科评估:B类学科9个。

教研师资:教师2068名,工程院院士2名,博士生导师185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938名。

6.武汉理工大学

“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一流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第四轮学科评估:材料科学与工程为A+、B类学科17个。

教研师资: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1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万人计划”6人,长江学者特聘(讲座、青年)教授1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

5.华东理工大学

“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一流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第四轮学科评估:化学工程与技术为 A+,B类学科14个。

教研师资:两院院士6名,双聘院士4名,国家“千人计划”5名,“青年千人”6名,国家外专千人长期项目1名、短期项目1名,国家教学名师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1名、讲座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1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8名,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组成员3名,“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名。

4.南京理工大学

“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一流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

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2个,兵器科学与技术为A+,光学工程为A-;B类学科14个。

教研师资:两院院士16人,外国院士3人,“长江学者”18人,“千人计划”专家20人,“万人计划”专家1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其中召集人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

3.大连理工大学

“211工程”、“985工程”

一流学科:化学、工程。

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7个,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为A+;力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为A-。

教研师资:院士12人、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兼职教师中的两院院士3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2人、青年学者1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3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24人(其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8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0人,“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1人。

2.华南理工大学

“211工程”、“985工程”

一流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学。

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8个,其中轻工技术与工程为A+;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为A-。

教研师资:目前在我校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含双聘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6人(含双聘院士11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美国工程院院士1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8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7人。

1.北京理工大学

“211工程”、“985工程”

一流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9个,其中兵器科学与技术为A+;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为A;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为A-。

教研师资:两院院士22人,“千人计划”入选者4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3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23人。

排序除了以上几项对比,优优还从生源质量、地域等综合考虑。排序纯属优优个人观点,有不同观点的请给予指出,综合各家观点后更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