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么小商販小商店都愛用微信支付,卻偏偏不喜歡支付寶?

奇葩史說


微信支付提現需要收取手續費以後,一部分年輕人選擇只用支付寶,結果尷尬地發現在去商店買零食日用、小吃攤上吃東西、叫車出行這些消費場景很多商家使用的都是微信收款。不免讓人奇怪,儘管大部分商家都提供兩種付款方式,但是更多的人還是傾向於微信收付款呢?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

首先從用戶來說,使用微信收款的商家大部分都是30歲以上的中年群體,這個群體也是微信社交的主體。微信收款比較簡單易學,便於商家統計交易情況,還可以兼顧聊天,而支付寶的使用相對又複雜一些,需要另外申請以及綁定各種認證信息之類的比較繁瑣,所以大部分商家傾向於微信收款。

其次從交易金額來看,微信錢包多是零錢。支付寶的安全性和功能性使其在多數人的生活場景中多用於大額交易。而我們在小商小販那裡頂多買個水果,雞蛋灌餅之類的,50塊錢都花不了,犯不著專門用支付寶,微信搶紅包存的零錢都夠用了。

最後從使用頻率來看,支付寶作為一款支付軟件儘管也有社交功能但是人們也就是偷個能量什麼的,一天開不了幾次。而微信作為一款社交軟件附帶支付功能,幾乎是全天處於運行之中。在支付場景中,顯然使用後者比前者要快。

其實現在大部分商家都是兩種收款方式都有的。作為消費者來說,還是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均衡一點,雨露均霑一下,以備不時之需好了。


鎂客網


現在,就連家門口賣早餐的遊攤都可支持微信支付了,線下支付服務可謂無孔不入。在中國市場,幾乎所有大小商鋪內都可支持微信、支付寶支付服務。不過你稍加留意便會發現有不少小商販僅僅支持微信支付,並沒有接入優惠更多、功能更全面的支付寶。那麼,為什麼小商販都愛用微信支付呢?

  這一問題的答案很簡單,現在不少居民都擁有一個微信帳號,小到小學生,大到年過70的老年人都擁有自己的微信號,而微信支付功能又是該應用內置的,無需如支付寶一般還需額外地申請。而微信現在又是一款全民的軟件,大部分人的溝通交流現在都依賴於這款社交軟件。

  再加上微信每年過節在聊天群風行的發紅包活動也樂此不彼,讓不少中老年用戶的微信賬戶內有有了一定的資金。

  據統計,微信目前日活躍用戶是9億,而支付寶是5億。不過,支付寶目前正努力改變這一局面,支付寶官方宣佈螞蟻金服向小商家發佈“多收多賺”計劃,店主們越多使用收錢碼,就能越大程度享受即時貸款(多收多貸)、理財(多收多得)、賒購(多收多賒)、保險(多收多保)等綜合金融服務,同時,收錢碼提現免費服務將再延3年(2021年3月前)。未來三年,螞蟻將累計為線下小商家提供貸款超過1萬億元。這一政策的推出無疑將助長小商販對支付寶收款的依賴,這對於支付寶擴大其市場份額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天極網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王天天:

生活中確實有這樣一個現象,在小商店,小商鋪,小地攤上,只貼有一個微信支付,卻很少有支付寶支付的二維碼


從小學生,到70歲的老者,微信是人手一個的軟件,微信每日的用戶已然超過了10億,大家每時每刻都在用,所以當點開微信付款的時候,會有一種操作上面的熟悉感,舒適感。



對於支付寶來說,許多小地方的人,小學生,老年人並沒有自己的支付寶,也並不熟悉支付寶的操作流程,貼兩個二維碼,每天將支付寶收的錢算一次,再將微信收入的錢算一次,確實增加了很多麻煩,這就促使他們從中做出選擇,多數人會選擇每天使用的微信,而不是支付寶。


總結

微信更接地氣,更親民。支付寶上雖然有著更多關於金融,理財,財富管理的服務,在企業理財,匯款方面有著更加專業的優勢,但單論在普通民眾的收付款方面,還是照微信略輸一籌。


首席投資官


小商販大多用微信支付,但小商店大多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都有的。但微信支付比例更高,原因無他,高頻打低頻,微信10億日活覆蓋了太多的用戶,未必人人都有支付寶,但人人都有微信是肯定的。



1、微信每日10億使用用戶遠超支付寶,高頻打低頻

數據顯示,微信的日活用戶數已經超10億,僅次於whatsapp和Facebook ,日發送消息次數380億。而支付寶日活用戶只有2億,僅為微信的20%。

這就導致了你可能沒有一個支付寶,但你一定有微信,微信的使用場景比支付寶大很多。



用戶使用支付軟件時一定是打開自己最為熟悉的app,當有支付需求時用戶會順便或者說習慣打開微信支付進行交易。因為微信使用頻次太高了,數據顯示評論每人每天打開微信10次,佔用用戶訪問互聯網近 30% 使用時間。



而支付寶是一個純粹的支付工具,用戶只會使用時才打開,頻次更低。同時由於支付寶更加的專業支付工具,所以一般用於淘寶等網絡支付和大額資金的交易。


常規小攤販的小額支付自然選擇微信支付。

上圖可以看到,支付寶線下交易僅佔36%,而微信佔比59%,充分說明微信線下的強勢。

3、手機打開時間微信更短,支付寶加載時間更長

對於用戶來說,因為微信使用比較頻繁,一般會常駐手機內存在後臺運營,所以使用的時候立刻能打開,而支付寶因為平時不會在內存裡面放著,基本每次打開都是冷啟動,非常慢。

所以對於越來越懶的用戶,更願意使用後臺保持運行的支付寶了。


毛琳Michael


現在,身上不帶現金出門成為了很多人的習慣。人們在購物過程中用手機掃一掃微信或者支付寶就可以付款了。不過,小夥伴有沒有發現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那就是一些小商販都比較愛用微信支付,微信的二維碼貼在很明顯的位置。卻很少有支付寶二維碼的身影。這是為什麼呢?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微信的使用次數要多於支付寶。畢竟微信是一個社交軟件,每個人每天幾乎都會用,而支付寶一般情況下不會打開,只有支付的時候需要用,而微信卻時時在線。可以這樣說,我們可以一天不用支付寶,但是不能一天不使用微信。可見,微信支付的粘性要高於支付寶。

現在連小區門口賣煎餅、雞蛋灌餅的商販們都在使用微信支付。這樣也比較方便快捷。讓買家不用排隊,也不用找零錢,況且即使找了零錢顧客也不容易攜帶。有了掃碼支付確實也很方便。現在用現金的人越來越少了,八成以上的顧客都在使用掃碼支付。一位賣熱面的商販說在他那吃飯的人大部分都在用微信支付。對於小商販來說,他們既能用微信來聊天,又可以支付收款。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再有就是對於商販們來說,平時交易的金額也不是很大,所以他們還是更習慣用微信支付。

微信信用卡服務在12月1日宣佈,要開始收取手續費了。每月5000元為一個層次,超出將會收取0.1%的手續費用,這讓很多人都比較反感。不過這兩款支付軟件,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用支付寶付款。支付寶支付比較專業,也讓人很放心,大額轉賬用支付寶還是比較靠譜的。


獨角獸工場


微信支付有多火,問問地鐵口買烤紅薯的大姐就知道了,她一天的收入至少有60%-70%是通過微信支付的,這個比例可能還算的比較低了,尤其是在北上廣這些發展比較快的城市,微信的覆蓋率更是比公交車還要廣。

每次提到微信支付,不得不提的還有支付寶。雖然筆者一般在商店或者小攤上見到的都是同時接受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付款,但既然問到這個問題了,估計只接受微信支付,不接受支付寶付款的小商店和小商販還是有的。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不論是微信還是支付寶,最先使用,而且使用最頻繁的應該是15-35歲的中青年人群,這些人伴隨著互聯網的誕生或者與互聯網一起成長,所以對互聯網和在互聯網基礎上衍生的一切新鮮事物接受程度都非常高。所以,當淘寶、支付寶、微信上線之後,在很短的時間裡就被大眾所接受,並迅速推廣。而40歲以上的中老年朋友可能對這些東西的接受程度就會比較低了,對這些東西接受程度低的還有一類人,那就是對互聯網接觸比較少,也不怎麼識字的人,雖然這樣說容易被誤解,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程度確實影響著一個人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和接受速度。而小商販和小商店,老年人和低文化水平的人佔的比例比較大,他們對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接受程度也相對比較低,但是因為在小攤或者小商店,顧客消費的金額普遍也比較低,而大部分人,在小額支付時,是習慣使用微信支付的(某種程度上來說,有支付寶的人大部分也都有微信,但是有微信的人就不一定都用支付寶了),所以如果收款方式除了現金,非要加一個在線支付的話,那肯定是會選擇微信支付的。


一切正在發生


2017年8月的數據,支付寶的註冊用戶在4.5左右,截止到2016年12月微信全球共計8.89億月活用戶,新興的公眾號平臺擁有1000萬個,國內日活量超一億,從用戶數量和用戶活躍度上看,微信遠高於支付寶。根據微信用戶使用調查結果來看,2016年個人好友數量在200人以上的接近45%,500人以上的被訪者比例佔據13.5%。

用戶可以一天不用支付寶但是不可一天不微信,微信依靠龐大的社交用戶量衍生出移動支付,在移動支付場景裡,付款者可能手機沒有安裝支付寶,但是不可能沒有微信,小商販小商店用微信支付普及的效率比支付寶要高。

對於有些文化水平不高,沒有接觸過太多互聯網產品的小商販而言,支付寶的使用門檻較高,需要綁定認證各種信息和銀行卡,微信的使用門檻則要低了不少。使用微信聊天、加群幾乎不需要門檻,在學會收紅包、掃碼支付後普及二維碼收款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對於移動支付而言,微信支付是衍生是衍生品不是主業,微信用戶在微信錢包裡一般都是些小額存款,用來日常娛樂發紅包或者小額支付,支付寶作為一款專業的金融工具,更多的人會大額存款。在小商店進行支付時,為了支付安全,用戶更願意使用微信錢包裡的小錢進行支付,而不願意動用支付寶裡的大錢。

畢竟支付寶裡多存點錢還能有點利息,微信裡的錢取出來還要手續,大多也是搶來的紅包,用來買吃的心裡會有成就感。


媒體訓練營


首先,微信支付是用戶最多,覆蓋範圍最大的支付工具,從市場佔有率來說,微信用戶佔比更高。另一方面,微信獨有的社交功能讓大多數用戶都時時刻刻打開著微信,在支付方面也更為方便,一些小商販小商店當他們需要快速收款的時候,肯定需要用戶支付較快體驗更好的軟件。另一方面,微信在一開始的優化做的比支付寶好一些,打開的速度也更快,一兩秒的差別已經足夠影響用戶的選擇了。

所以小商家更偏愛微信支付而不是支付寶,也是基於他們的業務需要,希望可以在有限時間內服務更多的客戶,也是他們對於用戶更多使用哪個支付工具的判斷。而且對於小商店來說,他們平時用微信社交的機會也更多。

當然,支付寶為了擴大自己的移動支付覆蓋面也在產品上做了一定的努力,比如做了螞蟻農場,螞蟻森林之類的產品,來吸引用戶進行反覆打開。


鉛筆道


看到這個問題突然想起前段時間看到的個事,一個賣菜的老人攤上支了個微信的收款二維碼。但是在付款的時候不時小聲說,有零錢就付現金好了。但是現在人帶現金的真不多了,對我自己來說錢包都快淘汰了,直接省了一筆開支。後來才知道老人攤上的二維碼是兒子的,這樣一來賣菜的些收入也落不到自己口袋,頗為心酸。

回正題,支付寶不是人人都有但是微信基本普及了。逢年過節誰不在群裡發些紅包熱鬧熱鬧,聯絡聯絡感情,最實用的應該就是語音通話的功能了。比電話方便多了,群聊不用打字也適合他們老年人溝通,明顯這受眾就比支付寶多多了。

再次,支付寶是一個純粹的支付工具,如果不買單付款基本上不會動它。但是微信的使用頻率明顯高多了,回信息刷朋友圈收紅包,打開的幾率遠遠高於支付寶,無形中也增加了它的付款頻率。所以綜上所述,原因如上↑


見習律政


先生們,女士們,朋友們,同志們,我隆重加鄭重的告訴你們,這口超級大黑鍋,“小商小販”可背不起。明明是你們這些顧客上帝、消費者老爺老奶少爺少奶喜歡用微信支付,又怎們能學豬八戒倒打一釘耙,把這筆糊塗帳賴在“小商小販”頭上呢?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收款碼,這些“小商小販”都統統擺出來了,並沒有藏著這個掖著那個,顧客拿出自己的破手機,愛掃哪個掃哪個,完完全全貨真價實的悉聽尊便,這種絕對的自由,你以為“小商小販”會愚蠢到去橫加干涉?畢竟,雖然碼是不同樣的碼,但掃進來的錢卻是如假包換一模一樣的錢啊。畢竟,顧客就是上帝,服務就是金錢,歡迎光臨,下次再來,衷心希望您購物愉快,對於顧客的付款方式,商販持終極開放的態度,閣下您啥碼也不掃,偏要付現金,他們也無限歡迎!因為這個而和消費者鬧不愉快,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頭?

生意不好做,小生意更難。我有一朋友,去年練了半年地攤,一分錢沒撈著不說,還倒欠我三千。不過,他好歹總結出一條經驗:顧客掃碼付款時,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選擇了微信支付。今年,他痛定思痛,忍痛高價租下一臨街店面,開了一間皇家祖傳秘方燉牛肉飯店,名廚(他老婆)主理,沒想到生意相當興隆。據他說,掃碼付款時,還是使用微信支付的多些。為什麼會這樣?這隻能問你。因為他不知道,我也不曉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