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商贩小商店都爱用微信支付,却偏偏不喜欢支付宝?

奇葩史说


微信支付提现需要收取手续费以后,一部分年轻人选择只用支付宝,结果尴尬地发现在去商店买零食日用、小吃摊上吃东西、叫车出行这些消费场景很多商家使用的都是微信收款。不免让人奇怪,尽管大部分商家都提供两种付款方式,但是更多的人还是倾向于微信收付款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首先从用户来说,使用微信收款的商家大部分都是30岁以上的中年群体,这个群体也是微信社交的主体。微信收款比较简单易学,便于商家统计交易情况,还可以兼顾聊天,而支付宝的使用相对又复杂一些,需要另外申请以及绑定各种认证信息之类的比较繁琐,所以大部分商家倾向于微信收款。

其次从交易金额来看,微信钱包多是零钱。支付宝的安全性和功能性使其在多数人的生活场景中多用于大额交易。而我们在小商小贩那里顶多买个水果,鸡蛋灌饼之类的,50块钱都花不了,犯不着专门用支付宝,微信抢红包存的零钱都够用了。

最后从使用频率来看,支付宝作为一款支付软件尽管也有社交功能但是人们也就是偷个能量什么的,一天开不了几次。而微信作为一款社交软件附带支付功能,几乎是全天处于运行之中。在支付场景中,显然使用后者比前者要快。

其实现在大部分商家都是两种收款方式都有的。作为消费者来说,还是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均衡一点,雨露均沾一下,以备不时之需好了。


镁客网


现在,就连家门口卖早餐的游摊都可支持微信支付了,线下支付服务可谓无孔不入。在中国市场,几乎所有大小商铺内都可支持微信、支付宝支付服务。不过你稍加留意便会发现有不少小商贩仅仅支持微信支付,并没有接入优惠更多、功能更全面的支付宝。那么,为什么小商贩都爱用微信支付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很简单,现在不少居民都拥有一个微信帐号,小到小学生,大到年过70的老年人都拥有自己的微信号,而微信支付功能又是该应用内置的,无需如支付宝一般还需额外地申请。而微信现在又是一款全民的软件,大部分人的沟通交流现在都依赖于这款社交软件。

  再加上微信每年过节在聊天群风行的发红包活动也乐此不彼,让不少中老年用户的微信账户内有有了一定的资金。

  据统计,微信目前日活跃用户是9亿,而支付宝是5亿。不过,支付宝目前正努力改变这一局面,支付宝官方宣布蚂蚁金服向小商家发布“多收多赚”计划,店主们越多使用收钱码,就能越大程度享受即时贷款(多收多贷)、理财(多收多得)、赊购(多收多赊)、保险(多收多保)等综合金融服务,同时,收钱码提现免费服务将再延3年(2021年3月前)。未来三年,蚂蚁将累计为线下小商家提供贷款超过1万亿元。这一政策的推出无疑将助长小商贩对支付宝收款的依赖,这对于支付宝扩大其市场份额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天极网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王天天:

生活中确实有这样一个现象,在小商店,小商铺,小地摊上,只贴有一个微信支付,却很少有支付宝支付的二维码


从小学生,到70岁的老者,微信是人手一个的软件,微信每日的用户已然超过了10亿,大家每时每刻都在用,所以当点开微信付款的时候,会有一种操作上面的熟悉感,舒适感。



对于支付宝来说,许多小地方的人,小学生,老年人并没有自己的支付宝,也并不熟悉支付宝的操作流程,贴两个二维码,每天将支付宝收的钱算一次,再将微信收入的钱算一次,确实增加了很多麻烦,这就促使他们从中做出选择,多数人会选择每天使用的微信,而不是支付宝。


总结

微信更接地气,更亲民。支付宝上虽然有着更多关于金融,理财,财富管理的服务,在企业理财,汇款方面有着更加专业的优势,但单论在普通民众的收付款方面,还是照微信略输一筹。


首席投资官


小商贩大多用微信支付,但小商店大多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都有的。但微信支付比例更高,原因无他,高频打低频,微信10亿日活覆盖了太多的用户,未必人人都有支付宝,但人人都有微信是肯定的。



1、微信每日10亿使用用户远超支付宝,高频打低频

数据显示,微信的日活用户数已经超10亿,仅次于whatsapp和Facebook ,日发送消息次数380亿。而支付宝日活用户只有2亿,仅为微信的20%。

这就导致了你可能没有一个支付宝,但你一定有微信,微信的使用场景比支付宝大很多。



用户使用支付软件时一定是打开自己最为熟悉的app,当有支付需求时用户会顺便或者说习惯打开微信支付进行交易。因为微信使用频次太高了,数据显示评论每人每天打开微信10次,占用用户访问互联网近 30% 使用时间。



而支付宝是一个纯粹的支付工具,用户只会使用时才打开,频次更低。同时由于支付宝更加的专业支付工具,所以一般用于淘宝等网络支付和大额资金的交易。


常规小摊贩的小额支付自然选择微信支付。

上图可以看到,支付宝线下交易仅占36%,而微信占比59%,充分说明微信线下的强势。

3、手机打开时间微信更短,支付宝加载时间更长

对于用户来说,因为微信使用比较频繁,一般会常驻手机内存在后台运营,所以使用的时候立刻能打开,而支付宝因为平时不会在内存里面放着,基本每次打开都是冷启动,非常慢。

所以对于越来越懒的用户,更愿意使用后台保持运行的支付宝了。


毛琳Michael


现在,身上不带现金出门成为了很多人的习惯。人们在购物过程中用手机扫一扫微信或者支付宝就可以付款了。不过,小伙伴有没有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那就是一些小商贩都比较爱用微信支付,微信的二维码贴在很明显的位置。却很少有支付宝二维码的身影。这是为什么呢?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微信的使用次数要多于支付宝。毕竟微信是一个社交软件,每个人每天几乎都会用,而支付宝一般情况下不会打开,只有支付的时候需要用,而微信却时时在线。可以这样说,我们可以一天不用支付宝,但是不能一天不使用微信。可见,微信支付的粘性要高于支付宝。

现在连小区门口卖煎饼、鸡蛋灌饼的商贩们都在使用微信支付。这样也比较方便快捷。让买家不用排队,也不用找零钱,况且即使找了零钱顾客也不容易携带。有了扫码支付确实也很方便。现在用现金的人越来越少了,八成以上的顾客都在使用扫码支付。一位卖热面的商贩说在他那吃饭的人大部分都在用微信支付。对于小商贩来说,他们既能用微信来聊天,又可以支付收款。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再有就是对于商贩们来说,平时交易的金额也不是很大,所以他们还是更习惯用微信支付。

微信信用卡服务在12月1日宣布,要开始收取手续费了。每月5000元为一个层次,超出将会收取0.1%的手续费用,这让很多人都比较反感。不过这两款支付软件,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用支付宝付款。支付宝支付比较专业,也让人很放心,大额转账用支付宝还是比较靠谱的。


独角兽工场


微信支付有多火,问问地铁口买烤红薯的大姐就知道了,她一天的收入至少有60%-70%是通过微信支付的,这个比例可能还算的比较低了,尤其是在北上广这些发展比较快的城市,微信的覆盖率更是比公交车还要广。

每次提到微信支付,不得不提的还有支付宝。虽然笔者一般在商店或者小摊上见到的都是同时接受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付款,但既然问到这个问题了,估计只接受微信支付,不接受支付宝付款的小商店和小商贩还是有的。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不论是微信还是支付宝,最先使用,而且使用最频繁的应该是15-35岁的中青年人群,这些人伴随着互联网的诞生或者与互联网一起成长,所以对互联网和在互联网基础上衍生的一切新鲜事物接受程度都非常高。所以,当淘宝、支付宝、微信上线之后,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被大众所接受,并迅速推广。而40岁以上的中老年朋友可能对这些东西的接受程度就会比较低了,对这些东西接受程度低的还有一类人,那就是对互联网接触比较少,也不怎么识字的人,虽然这样说容易被误解,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程度确实影响着一个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和接受速度。而小商贩和小商店,老年人和低文化水平的人占的比例比较大,他们对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接受程度也相对比较低,但是因为在小摊或者小商店,顾客消费的金额普遍也比较低,而大部分人,在小额支付时,是习惯使用微信支付的(某种程度上来说,有支付宝的人大部分也都有微信,但是有微信的人就不一定都用支付宝了),所以如果收款方式除了现金,非要加一个在线支付的话,那肯定是会选择微信支付的。


一切正在发生


2017年8月的数据,支付宝的注册用户在4.5左右,截止到2016年12月微信全球共计8.89亿月活用户,新兴的公众号平台拥有1000万个,国内日活量超一亿,从用户数量和用户活跃度上看,微信远高于支付宝。根据微信用户使用调查结果来看,2016年个人好友数量在200人以上的接近45%,500人以上的被访者比例占据13.5%。

用户可以一天不用支付宝但是不可一天不微信,微信依靠庞大的社交用户量衍生出移动支付,在移动支付场景里,付款者可能手机没有安装支付宝,但是不可能没有微信,小商贩小商店用微信支付普及的效率比支付宝要高。

对于有些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接触过太多互联网产品的小商贩而言,支付宝的使用门槛较高,需要绑定认证各种信息和银行卡,微信的使用门槛则要低了不少。使用微信聊天、加群几乎不需要门槛,在学会收红包、扫码支付后普及二维码收款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对于移动支付而言,微信支付是衍生是衍生品不是主业,微信用户在微信钱包里一般都是些小额存款,用来日常娱乐发红包或者小额支付,支付宝作为一款专业的金融工具,更多的人会大额存款。在小商店进行支付时,为了支付安全,用户更愿意使用微信钱包里的小钱进行支付,而不愿意动用支付宝里的大钱。

毕竟支付宝里多存点钱还能有点利息,微信里的钱取出来还要手续,大多也是抢来的红包,用来买吃的心里会有成就感。


媒体训练营


首先,微信支付是用户最多,覆盖范围最大的支付工具,从市场占有率来说,微信用户占比更高。另一方面,微信独有的社交功能让大多数用户都时时刻刻打开着微信,在支付方面也更为方便,一些小商贩小商店当他们需要快速收款的时候,肯定需要用户支付较快体验更好的软件。另一方面,微信在一开始的优化做的比支付宝好一些,打开的速度也更快,一两秒的差别已经足够影响用户的选择了。

所以小商家更偏爱微信支付而不是支付宝,也是基于他们的业务需要,希望可以在有限时间内服务更多的客户,也是他们对于用户更多使用哪个支付工具的判断。而且对于小商店来说,他们平时用微信社交的机会也更多。

当然,支付宝为了扩大自己的移动支付覆盖面也在产品上做了一定的努力,比如做了蚂蚁农场,蚂蚁森林之类的产品,来吸引用户进行反复打开。


铅笔道


看到这个问题突然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个事,一个卖菜的老人摊上支了个微信的收款二维码。但是在付款的时候不时小声说,有零钱就付现金好了。但是现在人带现金的真不多了,对我自己来说钱包都快淘汰了,直接省了一笔开支。后来才知道老人摊上的二维码是儿子的,这样一来卖菜的些收入也落不到自己口袋,颇为心酸。

回正题,支付宝不是人人都有但是微信基本普及了。逢年过节谁不在群里发些红包热闹热闹,联络联络感情,最实用的应该就是语音通话的功能了。比电话方便多了,群聊不用打字也适合他们老年人沟通,明显这受众就比支付宝多多了。

再次,支付宝是一个纯粹的支付工具,如果不买单付款基本上不会动它。但是微信的使用频率明显高多了,回信息刷朋友圈收红包,打开的几率远远高于支付宝,无形中也增加了它的付款频率。所以综上所述,原因如上↑


见习律政


先生们,女士们,朋友们,同志们,我隆重加郑重的告诉你们,这口超级大黑锅,“小商小贩”可背不起。明明是你们这些顾客上帝、消费者老爷老奶少爷少奶喜欢用微信支付,又怎们能学猪八戒倒打一钉耙,把这笔糊涂帐赖在“小商小贩”头上呢?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收款码,这些“小商小贩”都统统摆出来了,并没有藏着这个掖着那个,顾客拿出自己的破手机,爱扫哪个扫哪个,完完全全货真价实的悉听尊便,这种绝对的自由,你以为“小商小贩”会愚蠢到去横加干涉?毕竟,虽然码是不同样的码,但扫进来的钱却是如假包换一模一样的钱啊。毕竟,顾客就是上帝,服务就是金钱,欢迎光临,下次再来,衷心希望您购物愉快,对于顾客的付款方式,商贩持终极开放的态度,阁下您啥码也不扫,偏要付现金,他们也无限欢迎!因为这个而和消费者闹不愉快,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头?

生意不好做,小生意更难。我有一朋友,去年练了半年地摊,一分钱没捞着不说,还倒欠我三千。不过,他好歹总结出一条经验:顾客扫码付款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选择了微信支付。今年,他痛定思痛,忍痛高价租下一临街店面,开了一间皇家祖传秘方炖牛肉饭店,名厨(他老婆)主理,没想到生意相当兴隆。据他说,扫码付款时,还是使用微信支付的多些。为什么会这样?这只能问你。因为他不知道,我也不晓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