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佛教如何依止明師修行

淺談佛教如何依止明師修行

首先要強調的是,我用的是明師而不是名師,明師不等於名師。明師是指對於佛法的理論明明白白,對於如何修行明明白白的師父,而不一定是有名氣有名望的師父。所以明師可能沒有什麼名氣,但是他一定明白不糊塗。而所謂名師一定是很有名氣的,但對於佛教的修行成佛的路徑明不明白就不一定了。我從來對名師都沒有偏見,既是名師又是明師的祖師大德也是數不勝數的。

有很多人認為依止師父修行是藏傳佛教的特色,實際上依師是佛教修行所必須的,漢藏佛教和南傳佛教都是持這一觀點的。很多人傾向於單隻從書中學法,並不依止明師而求對於佛經的傳統詮釋。在佛教近二千六百年曆史上,倒還未見有人可以靠看書而成就佛道的。不求師而自學,絕不是正確的成佛途徑。漢傳佛教中禪宗的慧可大師斷臂求法,趙州禪師八十仍然行腳求法,智者大師、玄奘大師、蕅益大師 ……歷代祖師中有哪個不是依止明師而開悟,而大開圓解的?在佛教之不同派系、法門之修行當中,都強烈流露出“依止明師”之重要性。在歷代宗師史傳裡我們都可讀到佛門泰斗們的遊方參學、依仗明師的過程,尤在禪宗及天台大師傳記中更為詳盡。在西藏弘傳之宗派中,更要求行者首先了悟“敬師事師”之必要性及正確態度,方能開始修學。

淺談佛教如何依止明師修行

依止明師修行是必須的,但前提是我們如何判斷是不是明師。古人經常講師父觀察徒弟三年,徒弟觀察師父三年。所以選擇依止師父是要慎重的,不能看到面貌莊嚴,廟夠大,徒弟夠多,人夠名氣,就人云亦云的跟著依止了。我們要根據經典,根據自己長期的觀察和跟隨學習來確定是不是自己要跟隨和依止的師父。在佛教傳統中尊師、依師,並非一種盲目之“偶像崇拜”行為,一位行者在未依止一位師父前,一定要求學觀察至確定一位長者之師資及其的確可令自己進步時,方決定依止。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明師有十個標準:

(一)戒行清嚴;

(二)禪行精湛; 

(三)智行具足;

(四)佛學了悟高於弟子;

(五)盡心力育扶弟子而不求名利供養; 

(六)精通三藏佛學;

(七)證得真如之道;

(八)說法演示清楚;

(九)力行實修不輟;

(十)具大悲心救渡有情不生倦厭。

要說找到完全達到上述十個標準的師父還真是挺難的,但至少我們依止學習之前要有所觀察和接觸。至少能從這個師父那裡學到佛法的正知見,至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體會到修行的進步,至少要能感受到這個師父的慈悲心和攝受力。這是最起碼的依師標準。實際上佛教傳統之師徒關係並不限於授受學問,而擴展至分享、真誠、感恩及互相依賴之層面,是一種理性及感情並容之親人關係。傳統之授受技學的核心在於弟子與師共同生活中,一點一滴地被鍛鍊成大器。

或許有人會說,時代不同了。時代確實不同了,世風也確實日下了,網上學習佛法也確實方便了,再也不用跋山涉水的去找師父求取佛法了。但是佛法永遠不會變,修行佛法成佛的路徑永遠也不會變,佛法的學習需要清淨傳承才能成就永遠也不會變。互聯網的發展給學習帶來的方便,但是也帶來了不珍視佛法。佛法是用來修證的,是給我們帶來身心體驗的,而不僅僅是用來學習的。不珍視佛法給我們修行帶來的障礙可能還大一些。有依止的師父,那師父的攝受力會給我們修行帶來幫助。比如說,同樣的一句話,普通人說出來和我們尊敬的人說出來對我們的影響是不一樣的。

淺談佛教如何依止明師修行

視師如佛,視師如父是很重要的修行方式。對於我師父,反正我努力視他為佛陀一樣就是了,我從不關心他是不是真的是佛,還是菩薩還是羅漢還是凡夫,這不是我能知道的事,而且即使是凡夫,那我也毫無問題,他能夠教我,讓我進步,是個靠譜的人就夠了。

說了那麼多依明師的重要性,但是佛教還有依法不依人的說法。皈依三寶中,皈依法寶應該是核心。若沒有法,就沒有佛,更不會有僧。所以即使依師修行,也要能以四法印判斷師所講的是不是正確,是不是相似佛法。不論如何,現實中我們依的大部分師父還是凡夫,只要是凡夫就會有煩惱,行為上就可能會出現不如法的情況。所以我們學佛者應該建立的是對正法的信心,而不是愚痴盲目的崇拜。我們對於正法的信心是建立在法上,而不是建立在某個人身上。不然看到人的問題,信心就會減弱,信仰就可能坍塌。客觀上,我們能看到師父吃飯拉屎,或者示現為“不那麼佛”的凡夫方面,那麼,為什不能接受他們同樣可能犯錯,或者示現為犯錯呢?這沒有道理嘛。我們沒必要造神,師父若真的犯錯,真的是客觀事實,那我們佛教徒就得誠實面對,灰頭土臉承認也沒啥。非要把黑說成白,那並不是佛教徒該有的行為。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很多人在多番維護自己的師父明明有嚴重問題的地方,他們其實不是在維護師長,而是必須經過這樣,來維護自己的幻想、信仰而已。

常常有人說,不要說僧過,實際上在菩薩戒中是“不要說四眾弟子過”。但是我們要弄明白,指出別人的邪見和說僧過的區別。作為佛教徒,我們必須尊重比丘的身份,哪怕他沒學問也堪受我們頂禮。然而,這不是在說,我們有任何義務尊重具體某比丘的明顯錯誤的知見、接受指鹿為馬或者默默看著他胡說八道不敢質疑。由於戒律故,披了袈裟就堪受尊重,但不是說他們的話自動變成正確。一位胡說八道的比丘仍然是比丘,但胡說八道仍然是胡說八道。“見僧過”和誠實指出說法錯誤不是一回事。如果說,比丘說的錯誤,白衣也得相信,或假裝看不到,那麼,這不是佛教。佛教徒一直標榜佛教是講道理講智慧不接受神權等等,在實際情況卻對明顯的錯誤一聲不敢吭,只是不斷重複“他是和尚,他不會錯,或者起碼不能說他錯,有報應…”,那麼這就明顯違反了佛教的教義了。不見他人過、不說他人過,是不要以煩惱心來面對他人的過失,說長論短,傳人是非。看到別人做錯事,好心勸勉,是應該做的,是善業(勸人要注意因緣時機、善巧方便,這是另一個問題)。大部分人對別人的缺點很敏感,卻對自己的過失視而不見;容易看不起、看不慣別人,卻不容易看到別人的優點,從別人身上學到東西。為了對治這個毛病,所以強調“不見他人過”“不說他人過”。

淺談佛教如何依止明師修行

視師如佛,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只是我們的修行方式,基本上,就目前來說不會是事實。我們讀佛經,要分清詩和文的區別,要分清什麼是方便說。依師修行很重要,依法不依人也同樣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