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他用業餘時間賺了20w

下班後,他用業餘時間賺了20w

其實,我只是一個技術男,寫文字不是我的特長。

但是,之前我的朋友,給了我這樣一個選題。

為什麼呢?只因為去年我兼職賺了20萬。

受人所託,便忠人之事。

我也就只能硬著頭皮寫下去。

你就當讀了一個技術男的故事,消遣。

文采不好,勿噴。

是否收穫,自知。

好了,現在開始。

去年,我利用下班時間兼職賺了20萬,對於一個經濟寬裕的人來說不多,但是對於一個像我這樣,大學畢業不到3年,利用業餘時間兼職的人來說,也不少。

問:你是怎麼兼職賺到20萬?

答:技術。

對於一個技術男,自然靠技術,通過網絡接單,用技術做服務,換取收入。

讀到這,也許你會說:你有技術,你可以賺到,我沒有技術,我肯定賺不到。

如果是這樣理解的話,那麼文章到這裡就應該結束,然後我們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我想說,當然不是。

我有我的技術,你有你的知識。而且,你能不能賺錢那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這裡面的思維,只要你有生存的需求,就應該知道這樣的思維,並且最好能夠理解、運用,尤其是上班一族。

如果讀到最後,你有所領悟,用你自己的方式,複用我的這種思維,在下班6點後,開始書寫屬於你自己的故事。

那我也算是功德無量。

下班後,他用業餘時間賺了20w

— 第一滴血 —

我成交的第一單

無心插柳,柳成蔭,很多人的第一次都是那麼的偶然,我的第一單也是。

我第一次通過知識賺錢是這樣的:剛剛大學畢業實習,認識了一個同樣在實習的同事,現在我們是很好的朋友,感謝他給了我“第一次”。

在聊天中,得知他爸的小公司需要找人做一個網站,我在上學那會自己就瞎折騰過網站,大概知道怎麼一個製作流程。

我就自告奮勇的向他攬活,抱著試試看的心態。

那時候正好畢業實習,每天上班內容也就是熟悉環境,自己學習,下班也無事一身輕。

所以,我就利用白天上班時間研究,晚上下班開始實戰。從租服務器,選擇域名,敲頁面,差不多一週的時間我搞好了網站。說實話,第一次做的網站也就一般,一點都不高大上,還好朋友老爸的要求也不高,也算在朋友面前沒有食言。

幹完了自己弄的網站,心理還是有滿滿成就感。

第二天,我的支付寶突然有了2000元進賬,點開一看,原來是朋友轉的。

他說,這是他爸給的勞務報酬。

一開始我們做的時候也沒有聊到報酬,我拒絕了一下,但朋友還是堅持讓我拿著,說是他爸的意思,反正走公司賬目。這就是我人生中成交的第一單,兼職拿到的第一筆高薪,很偶然。

以前上大學的時候,自己也幹過兼職,比如,那種發傳單,兼職保安,信息採集員,校園代理,也參加校園二手市場賣貨,都有一個共性,基本都是體力勞動。這一次也算是我最高級的兼職。

第一次靠自己的技能賺錢,心情很激動,很幸福,下班都是蹦蹦跳跳,忍不住的發了一個朋友圈,將自己親手搞起的網站和2000元的收入截圖曬出去了,還獲得了不少的點贊,心裡更是美滋滋。

頓時覺得上大學那會,自己一個人待在圖書館看HTML的日子頓時值啦!!!

第一次拿到報酬的經歷讓我思考:原來還可以這樣玩,那以後可以靠這個搞個上班之外的副業。

嚐到了甜頭,自然就有堅定的理由。

下班後,他用業餘時間賺了20w

— 多米諾骨牌效應 —

朋友圈這一發,又有一個升級,現在想想也不知道自己當初是有心之作,還是無心之舉。發了那次的朋友圈動態,讓朋友圈對我有了一個過高的認知:

他懂技術,而且很牛,能做網站,現在還在自己接單。

有人給我發消息:這個網站能做嗎?那個平臺能做嗎?有個單子,你做不做?等等,來誘惑我,關鍵是我還上心了。

頓時感覺朋友圈真的好強大,我開始重視朋友圈建設。

通過朋友圈的引導,以及朋友、客戶的轉介紹,我就這樣零零散散的也接到了不少的單子。

我基本上都是利用下班的時間、還有周末休息的時間工作,很多時候都忙到晚上的12點,但越幹,越興奮,記得去年,還通宵了好幾次。(我知道,年輕人還是要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熬夜傷身。)

嚐到了甜頭的自己,自然不會錯過每一個機會,後來每一單完成以後,我都會積極的在朋友圈更新一下動態,享受一下屬於自己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給自己“建站人”“技術男”形象再強化一下,為了迎接下一個項目的到來。

再後來朋友圈就是這樣:

平時,大家有網站、技術的需求,第一反應就是“我的朋友圈有一個人就是幹這個了,我來找找……”

都說人脈很重要,朋友圈就是我們最好的起點,也是我們堅強的後盾。但我厭惡微商模式的刷屏廣告,真正的人脈應該是建立在價值交換下的資源共享。

下班後,他用業餘時間賺了20w

— 保持飢餓 保持愚蠢 —

接觸的單子多了,自然也會發現不少問題。

其實最大的問題就是,自己個人技能有限,有很多的需求,由於自己個人的能力有限也做不了,那怎麼辦呢?第一次不做,後面再來,還是要做,沒辦法,只能不斷學習,提升自己。

雖然我只是一個菜鳥,但是既然別人錯把我當作了大牛,那就將錯就錯,一個字:幹!

不會那就趕緊學。通過學習完善自己,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

下班後的很多時間,我都是坐在電腦前看視頻,自學。藉助網絡資源,很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學習資料,看了很多免費的視頻教程,當然也參加過了一些付費課程。很多的論壇、商城技術,微信公眾號開發,app,java開發的技術都是自己後來自學的。

由於客戶需求提高,又學習了網站優化,seo方面的技術。現在技術更新很快,必須保持不斷學習的習慣。

學習最好的動力就是:知識變現。

努力將所學習的知識、技能轉化為自己想要的東西獎勵自己。

— 分享讓我更富有 —

後來自己閱讀過一篇關於學習的文章,很贊成裡面說的學習方法:輸入 + 輸出

所謂輸入就是自己學習,輸出就是,強調能將學習的內容表達出來,最好的方式就是文字分享。

記得,羅振宇之前說過“未來打造影響力的最好方式是寫作,互聯網時代,寫作是為了打造自己個人品牌的最好方式,是一種高效社交,更多是種很好的第二職業,不受時間空間限制,不分男女老少”。

我開始一邊學習,一邊習慣性地將自己學習的過程寫成博文分享。內容是有關技術方面的內容,還有個人學習、工作的經驗。就這樣,我在網上也認識了不少的朋友,建立了一定的信任基礎,也給自己帶來了一些來自網上的客戶。

在不斷學習,不斷分享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的單子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

1、朋友圈

2、客戶轉介紹

3、網上客戶單子

下班後,他用業餘時間賺了20w

學習也可以是一種社交,網絡也可以是你的朋友圈。

— 萬劍歸宗 —

只要邁出了第一步,其它的都會推著你前行。

一開始從網站到微信app,系統開發,一步步不斷的前行,不斷積累,從小的單子,再到一些優質的客戶,是自己技能的提高,也是不斷學習的成果。

靠著慢慢積累,我在2017年,利用業餘時間累積賺到了20萬。

我雖然只用了一年的業餘時間,但是我的付出遠遠不止一年。

量變到質變是一個過程,是一個積累沉澱的過程。越努力越富有。

技術總是在不斷的升級,同時我們個人的知識技能也是需要不斷的升級更新。

品牌是日積月累的過程,長時間的積累,就是自我品牌建立的過程。

2017年已經過,2018年已經到來,自己的目標是和朋友一起開一個工作室,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加油。

簡單的總結2017年利用業務時間賺到20萬的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借鑑:

訓練一項過硬的技能,然後通過分享獲得客戶資源。越分享越幸福,越分享越富有。

好了,也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明白我的意思,其實裡面有很多關鍵點,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講清楚。想說的很多,但不知道怎麼表達,畢竟我是一個技術男。請原諒吧。

最後,祝願看到這個故事的人,內心安寧,心情愉悅,生活充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