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成都遠洋太古里?

遠洋太古裡,可以說,一半是香港,一半是成都。

一、太古裡是成都商業消費文化的最佳代表

長期以來,成都人給外地人的感覺是愛花錢,重享受,不僅愛買車(汽車保有量僅次於北京),不僅愛買房(成都住宅成交面積一直位居全國前二),而且喜歡奢侈品。

在2014年10月太古裡開業之前,成都主要的奢侈品消費主要集中在:

  • 天府廣場的仁和春天百貨,1998年開業春熙路的王府井百貨,1999年開業川信大廈的美美力誠,2001年開業紅照壁的仁恆置地廣場,2010年開業環球中心商場,2013年開業

但這五個地方,要麼體量不成氣候,要麼經營傳統的百貨業態,要麼品牌形象太綜合,要麼奢侈品牌或品類太少,總體上較太古裡不是一個檔次。

  • 春熙路的國際金融中心IFS,2014年1月開業大慈寺的太古裡,2014年10月開業金融城的銀泰中心in99,2017年4月開業

這三個商場的開業,將成都奢侈品消費帶入綜合化、重體驗的新階段。但是IFS客流量總體感覺平平,銀泰in99開業慘淡,都讓人或多或少感受到不足。

成都太古裡匯聚了一系列國際一線奢侈品牌、潮流品牌、米其林餐廳以及國內外的很多知名餐廳。總之,成都終於引來了太古裡,既結合了開放式的建築氛圍,又展現出豐富體驗性的商業流線,既涵蓋了世界主要奢侈品牌旗艦店,又引入非常多的快速時尚品牌,既能滿足時尚潮人的消費,又能滿足普通遊人的閒逛這麼一個地方。

成都太古裡是成都消費文化的代表,又將成都的消費文化推向新的高度。

二、太古裡是本地文化同現代時尚結合的完美代表

說成都的太古裡,不得不說北京的三里屯太古裡。

一直以來,三里屯太古裡(南區)匯聚著北京最全的時尚潮流品牌旗艦店,引領著北京的潮流消費文化,但是它的建築形態以現代造型為主,被大幅的商業廣告包裹著,排斥著傳統,排斥著一切不時尚的東西,極像了這個被商業挾裹的時代文化。

成都太古裡是一個開放式、低密度的商業購物街區,比鄰千年古剎大慈寺,非常別具一格。

縱橫交織的里弄、開闊的廣場空間,同時引進快裡和慢裡概念,既樹立了國際化潮流典範,又為城市增加了獨特的歷史和文化韻味。值得把玩的建築趣味、城市的休閒品位、林立的精緻餐廳、歷史文化及商業交融的獨特氛圍,讓人在繁忙的城市中心慢慢享受時光。

文化的基因終於與現代商業實現了有機結合,太古地產打造復古的街區商業購物中心,用“舊瓶”裝入了現代商業。

可以說,成都太古裡脫胎於北京三里屯太古裡,但又超越了三里屯太古裡。

三、太古裡的品牌招商很有氣魄

成都太古裡品牌地位的奠定不僅在於優越的地理位置,更在於其招商的氣魄:

規模之首品牌:打造品牌旗艦店,如GUCCI亞太旗艦店、Hermès 亞太旗艦店、Chloé 新概念雙層旗艦店、MUJI 世界旗艦店、ZARA三層體驗旗艦店、I.T旗艦店、Apple旗艦店等,通過這些旗艦店,奠定了太古裡商業城市新地標的市場定位。

首次引進品牌:有約50個首次進入成都的品牌,如野獸派、百麗宮影城、方所書店、Christopher Bu、亞歷山大麥昆、coterie潮牌眼鏡集合店、bonpoinp頂級童裝店等。

突出體驗品牌:鼓勵品牌體驗性,增強消費者的參不性,引領新的購物體驗和消費模式,用全新的模式、全新的感覺,吸引追逐時尚新鮮感的年輕人和潮流達人,如方所、MUJI、Starbucks、ZARA、米其林三星正鬥等。

前衛裝修品牌:項目要求所有品牌都要為該項目設計一套獨特的裝修方案,要求並鼓勵品牌做出前衛的設計概念。I.T、野獸派等品牌等獨特的裝修設計,追求與眾不同、絕不雷同的效果,更加彰顯了成都太古裡獨特的氣質。

中國本土設計師品牌集聚:Christopher Bu卜柯文、Nisiss 怡夕、Annakiki、ZUCZUG 素然、WOO 嫵、Miidii謎底、IWODE、Less(江南布衣旗下高端女性服飾品牌)、Croquis 速寫(江南布衣旗下的男裝設計師品牌)、Blue Erdos(鄂爾多斯旗下的年輕時尚女裝品牌)、JORYA/CAROLINE。

從這些品牌組合可以看出,太古地產的招商能力非常兇悍。

——這就是太古裡,獨一無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