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是民間流傳的一句俗語。民間認為若七十多歲的老人來家裡做客,不能留他住宿,八十多歲的老人來家裡做客,不能留他吃飯:九十多歲的老人來家裡,不能留他久坐。若不這樣做,會給家裡帶來災難或不吉利。看上去這似乎違背了中華民族孝順的傳統美德,但是從我國傳統的贍養秩序和喪葬習俗方面來說,這卻是人們尊重老人、孝順老人、遵循倫理道德的行為。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

在我國,人進入老年後,就由子女贍養至壽終。一般是由老 人的親生兒子盡贍養義務。若老人沒有兒子,就由招進的上門女婿或過繼認養的兒子來贍養。所以,老人始終不會離開他們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他們最大的理想就是“壽終正寢”。我國贍養長輩的道德準則也是“孝順”,“孝”是指竭盡全力贍養父母,“順”則是指遵從父母的願望。因此,讓老人圓滿地壽終正寢才是遵從了父母的願望,對父母盡了孝道,而不被社會輿論譴責。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

人到七十以後,已經到了垂暮之年,隨時可能會病逝。親戚朋友家對老人不留宿、不留飯、不留坐,就是為了讓老人在自己家裡壽終,避免其在外病逝。老人病逝於他鄉,兒女們會因不能滿足老人的心願而受良心的譴責,在社會輿論中遭到道德責備。若老人逝於親朋家裡,親朋也會因為尷尬而產生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家中若有年過七十的老人,兒女們不便勸他們去走親串戶,親朋也不會在家裡勸老人逗留。但是,為了與老輩交流感情,人們也不能將老人孤立在家中。於是,民間就形成了逢年過節走親串戶,年青一輩主動上門看望長輩的習慣。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