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宿便,排腸毒」,我們被忽悠了幾十年

「清宿便,排腸毒」,我們被忽悠了幾十年

這些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進步,有很多人們沒聽說過的名詞開始逐漸傳播,而「宿便」就是其中之一。環視四周,竟然樓下小孩會有稚嫩的聲音說出“清宿便,排腸毒”這樣的廣告詞,而網絡上更是充斥著關於宿便的各種說法,什麼人體有幾公斤的宿便,長期堆積在人體,造成人體的亞健康等等。

其實,從現代醫學角度上看,「宿便」本身就是一個假命題。

什麼是宿便?

宿便根本不是醫學名詞,只是很多商家為了賣產品造出來的新詞。從字面上理解,宿便應該是指在體內超過1天的,也就是“隔夜便”,但誰能吃完就拉?要知道,正常人吃進去的食物,需要經過胃-小腸-大腸-直腸,最後變成便便,這個過程本身就需要1-3天。按照上面的理解,我們拉出來的便便無一例外都是「宿便」。

哪有那麼多宿便?

關於宿便,最聳人聽聞的說法就是“正常人體含有3-6公斤的宿便,肥胖便秘者體內甚至更多,有7-11公斤的宿便”。——

這個說法在醫學上是站不住腳的!

首先不說人體能吃進去多少東西,就算食物全都不吸收,也不大可能有6公斤之多。更要命的是,6公斤的宿便是好大一坨!!堆在腸子裡,腸壁的壓力感受器立馬被刺激的不要不要的,趕緊就向大腦報告它需要排便——於是你就產生了便意。除非你可以憋著,否則這些“宿便”基本都會排出去。

便秘的患者,因為糞便在結腸停留的時間較長,糞便的水分更少,直觀感覺上糞便的量相對會更少。而糞便乾硬,排便的時候費時費力,身心俱疲而已,並不大可能積存更多的糞便。

宿便有毒嗎?

很多人說“宿便”一直待在腸子裡,會在細菌的作用下產生很多有毒物質,被腸道吸收後對身體不好。

但大腸只會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和一部分維生素,留在大腸裡的便便只會被反覆地榨乾水分,並不會“腐敗變質”,產生有毒物質。即使好久不拉,食物殘渣在腸道內待久了,也只會被分解出更多氣體,讓你放屁更臭,和毒素半毛錢關係也沒有。

如何保護腸道?

「清宿便,排腸毒」,我們被忽悠了幾十年

  1. 補充水分

每天都應該攝入1.5~1.7升水,最好每天起床後喝一杯溫開水。

2.調理胃腸道菌群

多喝一些含益生菌的酸奶,可以促進消化,調理腸道,或者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一些益生菌,也能幫助你改善腸道菌群狀況。

3.調整吃飯時間

規定固定的吃飯時間,儘量避免吃夜宵,尤其不要在晚上11、12點鐘或睡前2小時內進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