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太監跟宮女結成「對食」是怎麼回事?

壁布裝飾


在古代,生活沒有出路又不會讀書的男人想要進宮謀個差事,只能割掉小JJ,才能進宮做個內廷太監。

(古代的太監)

他們在內宮走動,所見除了一國之君,便是美豔動人的嬪妃們。這些人都身份高貴,視他們為奴才,因此他們也不敢有非份之想。不過他們也是男人,也渴望能過正常人的日子。再加上常在內宮行走,和他們共事的多是宮女。這些宮女自十二三歲入宮,都是豆蔻年紀。試想哪個少女不懷春,但是一入宮門深似海,能得到皇帝寵幸的,畢竟是極個別幸運兒。所以她們和太監由於長期共事,日久生情,也不是奇蹟。他們這種現象不叫談戀愛,而叫“對食”。其實這個詞很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他們的畸形性,就是隻能一起吃飯而已。

關於“對食”的記錄,最早出現於漢代。不光指太監和宮女,還泛指宮女和宮女之間的同性戀。最離奇的就是《漢代故事》中記載的漢武帝的皇后陳阿嬌在失寵後,和女巫楚服的故事。說的是女巫楚服天天穿著男人的袍服,和陳阿嬌同吃同寢,形如夫妻。後來漢武帝得知後,認為她們淫亂後宮,陳阿嬌和楚服受到了嚴厲的懲罰。

(古代女同)

東漢後期到唐朝,宦官的勢力都空前膨脹。他們不光和外戚爭權,左右朝廷,在生活上,他們更是像普通男人一樣娶妻納妾。

一些沒有能力又想升官發財的人,便想辦法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這些宦官,換取高官厚祿。

比如唐玄宗時期有個刀筆吏,見高力士很得唐玄宗寵信,便想方設法將如花似玉的女兒嫁給他為妻。很快,這個刀筆吏便得到了刺史的官位。

還有唐肅宗在位的時候,有個叫元擢的人,為了巴結紅極一時的大太監李輔國,也把女兒嫁給他。結果,他得到梁州刺史的官職。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吸取了前朝亡國的教訓,從一開始便在宮裡釘了個鐵牌,上書“太監不得干政”。不僅如此,對太監的私生活也管束極嚴。認為他們和宮女對食的行為,也和男盜女娼差不多下流。凡是發現太監娶妻成家,或者有人舉報有太監和宮女對食,太監就會被施以剝皮的酷刑。因此,朱元璋在位的時候,大家老老實實,別說太監和宮女面對面吃個飯了,就是互相看一眼,都有生命危險。

(朱元璋劇照)

朱元璋死後,燕王朱棣由於有太監給他傳遞消息,最終靖難成功。因此,有功的太監在朱棣這裡受到了重用,地位也有所提高。太監和宮女對食的行為,就又公開允許了。

當禁令放鬆後,情慾被壓迫太久的太監,和宮女們簡直是喜大普奔,紛紛脫單。

據說在當時,“對食”在後宮簡直成了一種流行風氣。如果哪個太監或宮女沒有對食的對象,那簡直是一種恥辱。當然,也有些好事的宮女或太監,擔當紅娘的角色,為這些單身狗們穿針引線,賺取微薄的收入。

雖說禁令放開,但有些太監和宮女實在是高調得不像話,《明史》記載,有個小宮女和太監對食,兩人高調秀恩愛,結果被善妒的萬貴妃撞見。萬貴妃立刻眼睛辣得生疼,命人將這兩人杖斃。並且在行刑的過程中,還命太監和宮女圍觀,以示警告。自那以後,對食的小太監和宮女都收斂了許多,就算想恩愛,也是背地裡悄悄而為。

如果說“對食”只是拉拉小手談談戀愛,那麼“結為菜戶”則就是一個屋裡吃飯,一個被窩裡睡覺的夫妻了。並且結菜戶這種行為,到了明朝中後期,也得到了皇帝的默認。

宮女和太監結為菜戶後,便多了一份家庭的責任感,他們和尋常夫妻一樣夫唱婦隨,互相依靠,從此雙方都不會再和別人發生感情。

當然也有不講規矩的。比如野心勃勃的魏忠賢,為了能成為權傾天下的大太監,他就挖了乾爹魏朝的牆角,勾搭上了與魏朝對食的客氏。

(魏忠賢和客氏)

客氏什麼人?明熹宗的奶媽。

由於她很有一套本事,明熹宗繼位後,依然“不能斷奶”,因此她受到了專寵,待遇堪比皇后。

所以魏忠賢一方面垂涎於她的美色,一方面也是想利用她達到自己的目的。魏忠賢雖身受魏朝關照多年,卻一定要橫刀奪愛。史書記載,年老的魏朝發現姦情後,與魏忠賢撕扯在一起。由於魏朝年老不敵,便拉著客氏要走。偏魏忠賢又扯著客氏不讓走,因此鬧得不可開交,最後驚動了明熹宗。魏忠賢得客氏提點,再加上他又頗懂得取悅明熹宗,結果明熹宗自然偏心於魏忠賢,當面賜婚於這兩人,使他們公開成為對食夫妻。

到了清朝,由於制度嚴苛,再加上清朝的太監沒有得到權力的機會,太監和宮女對食,那簡直是想都不能想的事。當時有個慎刑司,就主管太監和宮女違規犯法。

當然,在清朝後期,也出現了幾個有頭有臉的大太監,比如安德海,李蓮英,他們在外面都娶了妻。


張生全精彩歷史


對食,就是太監和宮女結成夫妻,一起生活,當然,除了性生活無法正常外,其他方面與常人無異。

太監是被閹割的人,也稱“閹人”。閹割的過程叫淨身,古代早期的淨身由於技術原因,僅割掉睪丸,有的是割掉陰莖,到清朝時才睪丸陰莖一起割掉。所以,會出現閹割不徹底的情況,像明朝大太監魏公公,他是自己閹割,然後混進宮去的,還有點能力,才能得到客氏的親睞,依靠客氏權傾天下。

宮女也要淨身,叫“幽閉”,這種情況在唐朝以前都有出現,唐朝和宋朝前期都有,以後不再有,大概淨身方式太過殘忍而廢除了。

不管是太監,還是宮女,都是封建社會的畸形產物,二者之間的對食也是一種畸形關係,是帝王們的犧牲品,他們的命運是悲慘的。好在社會是進步的,他們都成為了歷史。


史中有料


在古代的皇宮中有一群數量龐大的特殊群體——宮女和太監,他們是皇帝的奴僕,他們也會孤獨寂寞冷。為此,就在皇宮中誕生了一場特殊的婚姻和戀愛形式——“對食”,名義上是搭夥做飯。實際上,遠不止這些,原來我們都想錯了。還是古人會玩,現在的男人們和女人們玩的遊戲,其實是他們早就玩剩下的。



古人真會玩,現在我們玩的早就是他們玩剩下的。實際上,古代太監和宮女之間的“對事”,分為二大類。第一類是宮女與宮女之間的“對食”,為了排除寂寞,一起吃飯,相互慰藉,後來被玩壞了,出於生理上的需要,出現了“拉拉”。第二類是宮女與太監之間的“對食”,一起吃飯,一起睡覺,相互慰藉。與真正的夫妻所差無幾,以古人的智慧,該發生都會發生。只是宮女到一定的年齡就要出宮嫁人,因此這種關係多為臨時性的,但在其中又有一個另類就是“菜戶”。



原來菜戶才是真愛,結成菜戶的宮女和太監,一般會海誓山盟,終生與彼此相愛,不再與別人發生感情。他們一旦結為菜戶,宮女和太監唱隨往還,形如夫妻。執子之手,白頭偕老。甚至即使其中一方死去,另一方則終身不再選配,原來這才是真愛呀!

太監和宮女們的那點事,遠非我們所瞭解的。除了宮女與宮女之間、宮女與太監之間結成“對食”,不排除太監與太監之間發生點什麼,更甚至古代有權勢的大太監,例如秦朝的趙高和清朝的小德張都娶妻成家,還養兒子。

總之,古代太監與宮女對食那些事,就是封建制度的產物。這些宮女和太監深受這種封建制度的毒害,而產生的一種畸形的感情。


密探零零發


除了男人和女人之外,在中國歷史上還有另外一類人的存在,那就是太監。他們本來就是男兒身,但是後來卻沒了自己的"寶貝",失去了性能力。不過,這並不代表他們的慾望也隨之消失了,只是和其他正常的男人相比,他們也只是意淫一下,或者在底下偷看春宮圖,以慰飢渴而已。在古時候,針對太監還有一種特殊的婚禮,叫做"對食",雖然他們不能和嫁給自己的女人發生性關係,但是至少可以滿足心理上的慾望。

對食說白了,主要就是太監和宮女結為夫妻,這在皇宮裡面經常發生。而且剛開始的時候,有對食資格的也多是一些有權勢或者立過功勞、得到主子們歡心的太監。畢竟,能真正吸引到宮女的太監還真沒有多少。

對食最早的意思,不僅僅是指太監和宮女結為夫妻,還指宮女之間的同性戀愛關係。在"漢代故事"中有記載,阿嬌在失寵之後常常悲傷抑鬱,後來女巫楚服經常穿著男人的衣服和阿嬌一起吃飯睡覺。漢武帝在得知這件事情之後,大發雷霆,狠狠地處罰了她們。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太監已經不再是一個完整的男人了,為什麼後來還會有丫宮女願意嫁給他們呢?這主要是因為宮女身份低微,連生死也不能自己掌握,也鮮少有機會被皇上寵幸,那麼嫁給一些有權勢的太監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至少有了依靠,有人和自己共同承擔風雨,還可以排解孤寂,這對於雙方都有利,所以後來這種現象就慢慢多了起來。

到了明代的時候,宮女和太監結為夫婦的現象已經非常普遍了,甚至如果一個宮女長期沒有對食對象的話,還會被大家取笑。如果哪個宮女和太監看上了眼,身邊的一些人也會大力撮合他們。在這深宮裡面,宮女們從一個個水靈靈的小姑娘等成了黃花菜,而這些太監們也從血氣方剛的小夥子變成了低眉順目的奴僕,說到底,也不過都是可憐人而已。結為對食之後,彼此好歹也是個安慰。

到了清代的時候,滿清朝廷用的大都是明朝時期的太監。統治者擔心這些太監們只會一些討好后妃和皇帝的手段,利用這些把戲心懷不軌,所以就下了禁令,不許太監在和宮女私下交往。不過那個時候,太監娶妻的現象還是非常常見的。


讀唐史


最近在頭條裡總看見“對食”二字,這兩個字就這樣火起來了,很有可能是因為近幾年清宮劇的原因,那麼“對食”是什麼意思?古代的太監和宮女為什麼要“對食”?對食有什麼好處?趕緊來和羽評一起解鎖新知識吧!

(宮女)

我們在看電視劇的時候,總能看見有的太監和宮女總是眉來眼去的,也總看見他們嬉戲打鬧,其實很明顯,他們很有可能已經對食了。

那麼什麼是對食?

對食最開始的意思就是簡單的在一起吃飯而已,到了後來演變成了宮女之間的同性戀關係;到了明朝時期,也就指得是太監與宮女之間的對食,也就是現在談戀愛或者沒有夫妻之實的處對象的意思。

在明朝,這種對食風氣最盛,主要是因為明朝末年,太監和宮女太多,據說宮中太監多達十萬人,而宮裡的宮女大多都很難飛上枝頭變鳳凰,很有可能一直到自己離開宮中都還是個黃花大閨女,所以在特有的條件下,他們就很巧妙的結合在一起,互相訴說心事。

舉個比較有名的人物,就是明朝太監魏忠賢,他就和明熹宗的奶媽對食過,之所以他們對食一直被後世人說道,主要是因為有人說魏忠賢在閹割的時候沒閹乾淨,所以還能行夫妻之事。

(魏忠賢)

但是這種猜測不合理,要知道在當時宮中的閹割技術,可以說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負責閹割的人已經非常專業,所以一般不會出現沒有閹割乾淨的情況。

到了清朝,太監和宮女之間的對食就不多了,也沒有那麼猖狂,這主要是因為宮女太監比較少,而且太監又不能私自出宮。再加上清朝的宮女在28歲之後可以出宮嫁人,這在以前是沒有的,所以清朝對食的不多,但是也有。

太監和宮女為什麼要對食?

首先,對於太監來說,可以說太監是男人裡最可憐的了,哪怕你混的再好也還是個太監,都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兩個在古代特別有原則的事情,太監都破例了,說句實話,要不是生活所迫,逼不得已誰願意去做太監?

而他們到了宮中生活是極其枯燥無味的,尤其是面對除了皇上之外的那麼多宮女和妃子,難免會浮想聯翩,閹割了不代表沒有慾望,這樣他們更痛苦,所以只能私底下找比較合得來的宮女一起搭夥過日子,比如《甄嬛傳》裡的蘇培盛和崔槿汐對食 。

其次,對於宮女來說,皇宮就如同是一座監獄,她們平時又不能出去,一天到晚伺候主子,幹得好還可以,乾的不好就是捱打,動不動就是一丈紅,再加上青春期,難免對異性會有幻想,而他們又不能找其他男子,萬一被抓到就是死路一條,所以她們只能找那些太監,平時都是一起朝夕相處的太監,就算被抓被發現也不至於丟了性命。

在這種長期被幽禁在宮中,又沒有正常的家庭生活,有句話是“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閒話說玄宗。

”說的就是這些宮女一輩子出不了宮,休閒的時候只能說一些很多年前的事情,所以他們就對食了,互相安慰、互相幫助、互相支持。

其實除了對食之外,還有一個詞“菜戶”,“菜戶”要比“對食”的關係更進一步,如果說對食只僅限於談戀愛,那麼菜戶無疑就是結為夫婦,到民政局領證了。因為在古代規定,太監和宮女如果稱為菜戶,那就證明他們就和夫妻沒什麼區別了,他們平日裡一起吃飯、一起勞作、一起睡覺,即使有一方去世之後,另一方也必須尊重誓言,不再與別人發生感情,雖說沒有夫妻之實,但是很多太監宮女確實有真感情。


羽評郡主


明朝萬曆年間,發生了一件恐怖的事情:一個太監被某個術士蠱惑,認定只要吃了童男的腦髓,自己那傳宗接代的“寶貝”就能再長出來!所以,他偷偷的買男童,殺了吃腦髓……

這事兒記載在《萬曆野獲編》中,讓我們看到了那個時代太監對男性身份的渴望。

宮女和太監的地位一般是很低的,尤其是宮女,十多歲就入宮,極少數運氣好的被皇帝看上了,身份能提高,大多數都只能孤獨寂寞的在後宮生活。

但是,不管是太監還是宮女,年紀輕輕,最起碼心裡面還是想感受一下“愛”的。所以,有了“對食”。

對食從字面上理解,就是面對面吃飯,後來才演變成宮女太監結為“夫妻”的意思。


這事兒最早出現在漢代,而且剛開始的時候,指的是宮女之間的行為。比如漢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陳氏,因為一直沒有生出孩子,慢慢的就失寵了。她就很寂寞,於是讓手下的宮女穿上男裝,陪她一起吃睡,跟夫妻一樣過日子。後來這事兒被漢武帝知道了,直接把陳氏廢了,貶到長門宮居住了。

此後,對食這種現象,還是經常發生,慢慢的也轉移到了太監和宮女之間。


雖然太監沒有生育能力,但是也寂寞啊!所以,對食就越來越多。尤其是到了明朝,就從偷偷摸摸變成了光明正大。

明朝的對食,有了新的稱呼,叫做“菜戶”。雖然朱元璋時代嚴格禁止,一旦發現就直接剝皮(老朱對剝皮情有獨鍾),但是後來就沒這麼嚴格了。

按照《萬曆野獲編》所記載,那時候皇宮裡有專門為太監宮女牽線搭橋的人,要是某個宮女入宮時間長了,還是“單身”的話,會被其他宮女笑話的。

一旦找到對食的太監,雙方還要海誓山盟,就像真的夫妻一樣。書中說,作者曾經到過城外一座寺廟,看到裡面有一間上鎖的房間。因為要打掃,所以他就進去看了看。原來裡面都是太監們祭祀的死去的宮女的牌位,也就是自己對食“妻子”的牌位。偶爾還有太監來祭奠,都是痛哭流涕,讓人聽了也很難過。

可見,對食的太監和宮女,也是有真感情的。


有些太監在“追求”宮女的時候,會主動為宮女採買衣食、首飾和日常雜物,博得好感。結成對食之後,兩人關係親密,和夫妻一樣。太監會非常心疼宮女,任勞任怨,聽宮女的話。

而宮女也對太監很好,不想讓他們幹活太累。很多宮女都是花錢僱傭其他太監幫忙幹活,給自己的“丈夫”減輕負擔。有些太監年紀大了,或者相貌醜陋,找不到對食宮女,就願意掙這個錢。

皇帝們也知道這件事情,基本上默許態度。有時候問宮女太監他們的對食對象,宮女太監也會如實回答。


當然,也會有因為對食引發矛盾的。

比如萬曆年間有個吳姓宮女,先和太監宋寶好上了,後來又和太監張進好上了。宋寶知道這個事情,又生氣又難過,一氣之下離開皇宮,去寺廟當了和尚。

再比如說明熹宗乳母客氏,原來的菜戶是兵仗局掌印太監王國臣,後來客氏又跟魏忠賢私通在一起了。

有一次客氏和魏忠賢在一起親密著呢,被王國臣撞見了。於是,兩個太監扭打在了一起,還驚動了明熹宗。

明熹宗沒有沒有生氣,反而問客氏,願意跟誰?客氏選了魏忠賢,於是王國臣被處死了。

明清時期,對食的現象相當普遍,太監宮女藉此撫慰寂寞的心靈,找個伴兒,再正常不過了。


雖然太監身份特殊,但是除了不能正常同房,和宮女之間的關係,和夫妻沒有太大差別了。


七追風


古代的太監與宮女相比,太監的命運坎坎坷坷,過的簡直不是人的生活,古代的太監就好現在的泰國“人妖”一樣,要仔細說的話,“人妖”還比太監好過多了強多了,太監自小被父母送進宮後,每天面對的就是“四角的天空,高高的圍牆”,生殖器被閹割之後,宮裡的宦官還要予以檢查,規定對太監“三年一看,五年一查”目的是防止身上凸肉長出,玉莖重生,第二次發育,就好比現代已婚婦女一樣每年都要進行“查環查孕”,
所以說古代太監的變態生理導致產生了變態心理,情緒變化無常,內心極度自卑孤獨,太監們極度討厭那些正常的男人,這是嫉妒心在作怪,只喜歡與女人為伴,或許只有女人才懂太監的心,太監喜歡有事沒事在妃子面前愛嚼舌根就是這原因;


因為在深宮裡只有宮女和太監的身份地位同等,命運又相似,所以太監也喜歡和宮女玩在一起,雖然太監失去了男人本該有的正常能力,但男性“荷爾蒙”沒有消失,只有乾著急火燒雲,也為了擺脫孤獨的心理,便會尋找心儀的宮女“對食”,也就是像小兩口小夫妻一樣過日子,尋求心靈上的慰藉,

然而太監和宮女“對食”過日子的時間一般不會太長久,因為宮女到一定年齡是要放出宮的,這是規定。所以太監們只能在宮裡孤獨終老,本身太監和宮女“對食”就不合法,只是一種背地裡的同居關係。


詩夜城主


人生來就有七情六慾,即使是太監也一樣。許多人有一個誤區,以為太監被閹割後就慾望了,其實這是錯誤的。太監只是沒有了性能力,對於“性”他們還是會幻想的。


在古代封建社會,皇宮是一個非常封閉壓抑的地方,因為他只為皇帝一人服務,而對於絕大多數嬪妃、宮女、太監等都是一種折磨,而且這種折磨是心理和生理雙重的。生理上的折磨毫無辦法,因為皇宮中只有皇帝一人算得上正常男人,而心理的折磨卻可以想辦法排解,而排解的方式就可以稱為“對食”。

皇宮中的宮女太監大多是窮苦人家的兒女從小入宮,到了青春期情竇初開的年紀,他們也會憧憬美好的感情。所以一些宮女和太監就會走近,兩者漸漸發展為無性關係的伴侶,彼此撫慰寂寞的心靈。這便是“對食”關係。

對食的歷史


“對食”的早期並不多發生在宮女和太監之間,而是宮女與宮女間非常普遍。
比如在漢代,漢武帝曾長期冷落陳皇后,由於長期空虛寂寞,陳皇后便與一個宮女發展成了“對食”關係。後來武帝發現後,非常惱火,並狠狠懲罰了陳皇后,可宮女之間的“對食”行為仍屢禁不止。

後來“對食”逐漸發展到宮女和太監之間,到了明朝,這種現象變得非常普遍。由於太監權勢和地位空前提高,太監成了熱門職業,許多年輕人爭先恐後的想去宮裡做太監。

太監數量的激增使“對食”這種現象變得更加普遍,後來發展了“菜戶”關係,類似於宮女和太監結為夫婦,就有點開始不揹人了。


歷史探索機


太監是閹割了失去性能為的專為皇室服務的男性,宮女是專為皇上提供性服務併為皇室服務的年輕女性。作為宮中的弱勢群體,他們一個不能有妻,一個不能有夫,於是一些太監與宮女在處境相同,思想接近的情況下,為了能夠在冷漠,孤獨的宮院尋找溫暖和幫助而結成的假夫妻。當然那些宮女都是不得皇帝寵幸的。



因為他們不能行夫妻之事,最能表示關係親密的方式就是相對而食,因此被戲稱為“對食”。這是太監和宮女長期在皇宮那個不得見人的地方,渴望過正常的家庭生活而不得的情況下而想出的一種替代方式。其實這種畸形現象不僅發生在太監與宮女之間,宮女與宮女,太監與太監之間也常常出現這種對食現象,就如同現在的同性戀。



“對食”最早見於漢代,當時僅是指關係比較好的宮女與太監之間常常一起吃飯,後來逐漸發展成宦官與宮女之間因相互撫慰而結為一種比較固定的,類似於婚姻關係才有的的“專有名詞”。

到了明代,這種情形已相當普遍,甚至會出現有熱情的宮女太監為其他宮女太監牽線保媒的現象。究其緣由,則是宮中太寂寞了,這些“怨曠無聊”的弱勢人群,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為“解饞止渴,出此下策耳。”




說到底,宮中的“對食”,是那些可憐的人們,為了在深似海的皇宮求得心靈上的一種慰藉,而在無奈的情況下給自己尋得的安撫罷了,實在是辛酸可憐的產物。


萍風竹雨123


古代的太監跟宮女結成的“對食”,原義上指搭夥共食,就是指原來宮女和宮女之間,或者太監和太監之間搭夥共食,也指太監和宮女結為夫婦共同搭夥過日子。後來逐漸發展為太監和宮女之間的相戀。

因為宦官沒有妻兒,宮女沒有夫君,遂兩者由此而結成臨時性的伴侶,以慰深宮之寂寞,這種關係就叫對食。對食最早出現在漢代,最開始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太監和宮女的地位比較地下,吃飯的時候就坐在同一張桌子上,太監坐一排,然後宮女坐成一排,這就是所謂的對食吧,這只是我的猜測,最初肯定不是指太監和宮女的關係。

對食發展到明朝的時候,已經就有了明確的關係,宦官和宮女因互相撫慰而結為對食的情形已經很普遍了,甚至到了這種地步,就是倘若一個宮女很久沒有對食,就會被同伴兒稱為“棄物”。一旦宦官和宮女兩情相悅,還有熱心的人為他們撮合,這種機會相對於比較大點兒,所謂“宮掖之中,怨曠無聊,解饞止渴,出此下策耳。”


但是好像自古以來宮內對這種事情是比較厭惡的,要是被人發現可是要掉腦袋的,宦官之所以要淨身,就是防止他們禍亂宮內的女子,要是宦官跟宮女這種事情被發現之後,多半是死路一條,所以基本上都是宦官和宮女私下偷偷去小樹林里約會的。

當然宦官結婚的不是沒有,秦漢時期的趙高就是其中一個。換句話來說,宦官和宮女都是人,都有七情六慾的,所以宮女和宦官對食是正常的一種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