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樓房將迎巨變?以後新建民用房都得這樣建!

未來的清遠,會出現這樣一種“呼吸”樓房,室外驕陽似火,房子裡不見空調,全靠獨特的房屋構造構成一個清涼世界。這就是當前國際最流行的——

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築,簡稱被動房。

近日,市住建局發佈《清遠市“十三五”建築節能與建築行業綠色發展規劃》(簡稱《綠色規劃》)中提出“十三五”期間,這類流行國際的被動房未來將出現在清遠。

什麼是被動房?

被動房是指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築,起源於德國,是國際認可的一種集高舒適度、超低能耗、經濟性於一體的節能建築技術(節能效率達90%以上)。如此低的能耗標準,是通過隔熱保溫、隔音降噪、密封性強的節能建築材料和可再生能源得以實現。

清遠樓房將迎鉅變?以後新建民用房都得這樣建!

一位德國專家說,“被動房就是有長久使用壽命,低能耗的漂亮建築。”

清遠樓房將迎鉅變?以後新建民用房都得這樣建!

相較於普通建築通過暖氣、空調等設備來調節室內溫度及溼度,被動房則是通過建築自身來提高室內舒適度,保證更佳的可持續性、舒適性、健康性、經濟性和節能環保性。

未來我市城鎮新建民用建築全面執行,一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築標準:

普通住宅建設成綠色建築,是未來清遠人居環境的風向標。

根據《綠色規劃》中勾勒出的未來幾年清遠綠色建築城市的發展藍圖,“十三五”期間我市綠色建築發展規劃將從環保建材應用、太陽能等方面明確具體發展目標:

全市將新增綠色建築450萬平方米,2020年底前,城鎮新建民用建築全面執行一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築標準,大幅提升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築比例,完成獲得綠色建築運營標識項目1-2個;全市完成既有建築節能改造面積50萬平方米;綠色建材在新建建築中的應用比例達到50%,在試點示範工程中的應用比例達到80%;新型牆材在新建建築中的應用比例超過98%;全市新增太陽能光熱建築應用面積50萬平方米。

據悉,綠色建築並不是指一般意義的立體綠化、屋頂花園。而是代表一種概念或象徵,指建築對環境無害,能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並且在不破壞環境基本生態平衡條件下建造的一種建築,又可稱為可持續發展建築、生態建築、迴歸大自然建築、節能環保建築等。綠色建築評價體系共有六類指標,由高到低劃分為三星、二星和一星。

一星級綠色建築成本,增幅在10元/平方米左右:

記者在市住建局瞭解到,清遠是全省發展綠色建築較早的地區之一,在“十二五”期間清遠提出計劃發展綠色建築之時,開發商對發展綠色建築不是很積極,都擔心綠色建築帶來成本過高的問題。但實際上推廣應用中發現,綠色建築並不會大幅增加成本,一星級增幅在10元/平方米左右,二星級30元/平方米左右。在解決了成本顧慮後,清遠目前綠色建築發展已初具規模。

清遠樓房將迎鉅變?以後新建民用房都得這樣建!

綠色建築概念圖

“十二五”期間,全市已辦理綠色建築設計備案66宗,建築面積543萬平方米。 

市住建局介紹,綠色建築發展有限,社會對綠色建築內涵與要求缺乏正確認識,標準體系還不健全,綠色建築發展深入程度還不夠。因此綠色建築發展主要靠政府推動,社會各方對綠色建築理念認知不深,發展綠色建築的自發性與自覺性不強,甚至有部分項目建設單位對需增加的投資費用有牴觸。此外,現有城鎮存量建築面積巨大,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和綠色化改造任務繁重。

或推出容積率獎勵等激勵政策:

面對綠色建築發展存在的問題,《綠色規劃》中提到,將推廣商業模式完善激勵政策推動綠色建築發展。對於既有建築節能改造,鼓勵運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

在激勵政策方面,住建部門將研究容積率獎勵等手段促進綠色建築的量質提升,建立中長期市場激勵政策,引導實現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發展目標。爭取加大支持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發展力度,積極探索建築節能工作重點領域市場化推進路徑,充分發揮政府財政資金的作用,鼓勵項目申報各類專項資金,鼓勵綠色建材企業創建與示範,引導社會資金向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領域投入。

市住建局表示,通過政府引導與市場推動,城鎮新建民用建築將全面實施綠色建築行動。

2020年底前城鎮新建民用建築全面執行一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築標準,而新建政府投資的黨政機關、學校、醫院、博物館等公益性建築,單體建築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車站、賓館、飯店、商場、寫字樓等大型公共建築和燕湖生態新城、江北新區等城市發展新區及納入舊城改造範圍的新建建築項目都將推廣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築標識申請。

來源 | 清遠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