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在剛上台時說要帶領俄羅斯成爲強國,就目前的形勢來看,俄羅斯是否成爲了強國?

嘻嘻166632547


俄羅斯自帶強國、大國屬性,底子太好,誰帶領都是這樣。托克維爾在100多年前就說了,美俄兩國是上帝指派來統治世界的。那個時候,美國還很不起眼,俄國則是一個野蠻落後的國家。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兩極體制形成,托克維爾的預言在百年之後終於應驗了。兩個巨型國家,在工業化時代徹底釋放出了自身的巨大潛能,而這,與領導人的能力關係並不大。我個人認為,在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大帝之後,俄羅斯並沒有出現過特別偉大的領導人。列寧去世太早,無法評價,斯大林固然在蘇聯實現了工業化,打贏了戰爭,但這是靠斯大林的本事還是靠俄國國家和人民的天賦與努力?而且換上別人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好?也是無法回答的。且不說斯大林還造成了那麼多問題。在他之後,領導人更是一個比一個平庸,在那種體制下,有能力有個性的人是出不來的。

再說說普京。他上臺的時候俄羅斯的狀況確實很糟糕,車臣鬧獨立,不制止的話有可能引起連鎖反應,軍隊沒有戰鬥力,裝備嚴重老化,經濟也在衰退和通脹中苦苦掙扎。但是,這種狀態並不是俄羅斯應有的狀態,它是蘇聯猝不及防解體留下的震盪和後遺症,好比一個大病初癒尚未復原的人,身體自然十分虛弱,抵抗力很差,但他不會一直這樣,只要假以時日,一定能回到從前。

從基本面上看,俄羅斯無疑擁有世界排名靠前的各種條件和稟賦。土地面積不用說了,世界第一,自然資源那也是槓槓的,普京前些年的日子之所以好過,就是因為趕上石油天然氣漲價,每日錢嘩嘩地往裡進。俄羅斯的高等教育水平、科研能力、文學藝術、國民素質也是相當不錯,在沙皇俄國時代就是如此。還有蘇聯時代打下的工業基礎,特別是國防工業。至於說核武器,那是人所共知。以上種種決定了,俄羅斯如果不是強國那才是不正常的,強國就是它的本分。當然,強到什麼地步上可以商榷,我不認為俄羅斯有成為老大的可能,但強國的坐席任何時候都會有它的座位,即使沒那麼多核武器也是如此。

當然,不能否認普京在俄羅斯國家歷史上留下的濃墨重彩。他以其大膽強勢果斷的行事風格,讓俄羅斯在國際舞臺上更活躍,更引人注目。但第一,這更多是場面上的問題,第二,以俄羅斯今天的實力,如此積極主動是不是好事?至少從中國人角度看,與韜光養晦是大相徑庭的,而韜光養晦恰恰就是過去若干年來我們得以發展壯大並有了今天最重要的經驗。


進擊的女武神


普京曾經說過“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

在近代史上,俄羅斯一直是一個強國。雖然在列強裡面實力稍弱,經濟和科技較為落後,但是其國際影響力、綜合實力一直是世界五大強國之一。

目前的俄羅斯,經濟實力較弱,經濟總量和印度相當,落後於美、中、日、德、英、法,而人均水平則處於中等收入水平,或者說,俄羅斯仍然陷於“中等收入陷阱”。

普京希望俄羅斯升格為真正的發達國家。但是,主客觀條件都限制了這一目標的實現,甚至不利於實現這個目標。

首先,俄羅斯人口老齡化嚴重。這些年,俄羅斯總人口基本停滯,甚至減少,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口的老齡化。俄羅斯實際上陷入了“未富先老”的陷阱。人口老齡化導致消費市場不足、勞動力供給緊缺,用於再投資的資金減少,非常不利於經濟增長。

第二,俄羅斯患上了“荷蘭病”。荷蘭病是指因為某種自然資源特別充裕,導致資金和勞動力都湧向這個領域,導致其他更有潛力的部分發展受限。俄羅斯恰恰如此。俄羅斯油氣資源豐富。普京當政以來,恰逢國際油價處於高位,因此,油氣部門成為經濟發展的支柱。但是,俄羅斯的能源產業有兩個問題。其一,既有油田和氣田正在枯竭,而新的油氣資源主要分佈在開採難度較高的高緯度寒冷地區、海洋地區;其二,俄羅斯自身的技術水平不足,能源產業粗放發展,既依賴於國際油價,也依賴於發達國家的技術。所以,能源行業的安全性不高。

在經濟增長上缺乏起色,地緣政治上又面臨北約的擠壓,俄羅斯被迫分別於2008年和2014年在格魯吉亞、烏克蘭製造事端,從而引發和西方關係惡化。為了轉移注意力,又到敘利亞開闢新戰場。這些動作擴大了俄羅斯的國際影響和威望,讓強國夢更進一步,但是這些都是浮雲。經濟沒有起色,對外戰略上的大動作都不可持續。


布萊克懷特


要問俄羅斯是否成為了強國,就要看你這個強國是如何定義了:如果你說的強國是像前蘇聯那樣的和美國並立的超級大國,那麼顯然俄羅斯是再也回不去它昨日的輝煌了;但若你把強國定義為在世界上有突出的國際地位,有左右世界局勢的能力,那麼顯然俄羅斯一直都是一個世界級的強國,不信你就去問一問安倍,他為什麼在有美國做後盾的情況下,連一個北方四島都要不回來,還又送狗狗又送妖刀的?

俄羅斯也許唯一的一個問題是經濟問題。在經濟結構上的過於單一,造成了俄羅斯過於依賴國際石油價格,而這成了美國可以制裁俄羅斯的一個罩門。不過俄羅斯國土資源太豐厚了,石油賣不出好價錢固然是一個問題,但不是一個致命的問題,美國可以通過降低國際石油價格讓俄羅斯感到很不好受,但也只是難受而已,離窒息還遠的很哪。

俄羅斯有前蘇聯留下的豐厚的家底,有豐富的各種資源,有戰鬥民族的國家精神,有普京的英明領導,這都是一個強國的必要保證,如此俄羅斯就能在克里米亞和敘利亞玩的風生水起,把美國玩的團團轉。如果連美國這樣的超級強國都拿俄羅斯沒辦法,還時不時的會被俄羅斯懟的矇頭轉向,你說俄羅斯不是強國是什麼?

至於普京說的“給我二十年,我會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我們不妨這樣理解:普京這句話基本上算是兌現了,也許他自己,或者大多數人希望他還的是一個更加強大的俄羅斯,但理想和現實總是有距離的,對吧?無論如何,普京的豪言壯語都比歷屆美國總統的競選承諾強,每個美國總統上任前,都要胡亂承諾一番,然後一上臺就馬上把自己剛說過的話當成屁給放了,不也沒見有人和他們較過真嗎?那怎麼一到了偉大的普京大帝這裡,就要天天追著人家,窮追猛打,不依不饒呢?


蛙眼看天下


為有普京的存在,俄羅斯表現出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地位,遠遠大於它的實際綜合國力。但是,在可預見的未來,俄羅斯仍然會是一個前途有很大不確定性的國家。

在實際的綜合國力上,俄羅斯是一個“中等強國”。什麼是“中等強國”?就是綜合實力尚可,但嚴重偏科的國家。與它一個檔次的,比如澳大利亞、印度、日本、韓國等。說白了,俄羅斯的綜合國力,跟韓國在一個檔次

俄羅斯國力的軟肋和短板,@布萊克懷特 的答案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俄羅斯的經濟結構積重難返,回天乏術,雖然餓不死人,但是想要多大發展也不可能了。但除了經濟之外,俄羅斯的外交同樣存在隱患。

普京的對外政策,說白了,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西方國家曾經打著“民族自決”“人道主義”的口號干涉南聯盟和波黑。普京乾脆照著來,用同樣的理由打了格魯吉亞和烏克蘭

上圖:俄羅斯在烏克蘭佔領的勢力範圍

這樣的對外政策,雖然彰顯了俄羅斯的大國地位,但也是一把雙刃劍,損害了俄羅斯自身的選擇空間。

普京在烏克蘭、敘利亞的干涉政策,都是非常高明的短期戰略決策,讓俄羅斯獲得了在東歐和中東的空前主動權。但這些干涉的代價,就是與美國和歐洲長期處於敵對狀態。美歐的壓力,使俄羅斯很難獲得轉圜機會,只能與中國、伊朗、土耳其等內陸大國背靠背,相互支援。

而與這三個大國站在一隊,對俄羅斯來說並非最優。論經濟,俄羅斯的GDP也就相當中國的一個廣東省,經濟結構和居民收入不如土耳其。對中亞、中東的經濟輻射力和影響力也不如中國和土耳其。論宗教軟實力,俄羅斯更是遠遠不如伊朗。俄羅斯現在看著好像主導一切,其實越往後越不如人


萊茵的黃金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給我20年,我給你們一個不一樣的俄國。

20年過去了,俄國經濟總量還不如中國的廣東省。

經濟結構上,高度依賴能源。曾經的工業大國,竟然混的像中東阿拉伯叔叔一樣。

就軍事上,一塌糊塗。

空軍還在使用米格29這種垃圾,陸軍的鐵皮棺材T72也在死撐,海軍多年沒有造大型水上軍艦。

俄國目前主要的問題,不是普京能夠解決的。

俄國在蘇聯解體以後,包括葉利欽本人都掠取國家的經濟命脈,成為寡頭。

目前葉利欽的葉利欽外孫女婿是俄羅斯排行前三的富人。俄《財經》雜誌公佈2006俄羅斯富豪榜,葉利欽的外孫女婿、39歲的鋁業大王奧列格·傑裡帕斯卡擠掉阿布拉莫維奇,以212億美元奪取了“俄羅斯首富”桂冠。

這些寡頭控制著俄羅斯的經濟,也涉足政治。

從某種意義上說,普京也就是他們的代言人,只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當好俄國的管家。

這些寡頭不允許俄國經濟做太大的變革,這樣會影響他們對國家的控制。

所以以俄國的教育和科技,不是說發展不了合理的經濟結構,但仍然以能源經濟為主。油價高漲的時候,俄國人還能維持高福利。

油價一下跌,俄國人就完蛋了。

這個態勢不打破,不要說是普京,就算斯大林復活也是無能為力的。

所以,普京就算再幹20年,俄羅斯還會是這樣,半死不活。


薩沙


眾所周知,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陷入極大的混亂和財政危機,軍隊建設陷入停滯,武器裝備長期得不到更新。在蘇聯解體後的1992年,俄羅斯甚至發不起黑海艦隊水兵的工資,以至於這些人威脅要開著軍艦沿著海岸線搶劫。

主要是拜託十幾年來世界能源和資源產品價格高漲的緣故。2000年俄總統普京剛剛執政時,國際油價一度跌破了10美元,達到此前十年的最低點。但幸運的是,從普京打擊國內金融寡頭,將能源資源產業收歸國有以後,國際能源市場開始復甦,油價節節升高,令以能源出口作為主要財政來源的俄羅斯經濟迅猛發展。2014年俄羅斯石油產量5.2億噸,同比增0.7%,日產原油1057萬桶,創下蘇聯解體後新紀錄。俄總統普京在2014年宣佈,俄羅斯當年生產糧食近9000萬噸,足夠滿足俄羅斯內需,甚至出口2500萬噸也綽綽有餘,足夠“用來進行必要儲備以及利用出口潛力”。

儘管很多人並不將其看作是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但除了蘇聯解體以後的最初8年屬於嚴重衰退以外,俄羅斯在2000年至2014年間一直保持顯著而高速的持續增長。在1999年,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只有區區的1960億美元甚至不如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到了2013年,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突破2.1萬億美元,增長11倍。人均國民收入超過1萬美元,進入高收入發達國家行列。

隨著經濟高速增長,2006年俄羅斯宣佈提前償清蘇聯解體後在九十年代困難時期所欠西方“巴黎俱樂部”的所有債務213億美元,並另外支付10億美元作為補償金。從那年起,俄羅斯陸續免除了古巴、朝鮮、阿富汗、印度、敘利亞、非洲諸國在蘇聯時期所欠債務,總額千億美元以上。

軍事方面,1999年俄羅斯的國防開支僅為64.7億美元,軍人人均國防開支僅為400美元,甚至軍隊吃飯伙食都無法保證。從2008年至2011年,俄羅斯軍費開支一直是中國的一半左右,以後逐年猛烈增長,到2013年達到中國軍費開支的三分之二以上。2012年,俄羅斯軍費開支達720億美元,超越了英國的627億美元和法國的625億美元,成為美國和中國之後的第三大軍費國。

俄羅斯財政部2013-2016財年政府預算計劃,2014年軍費開支為2.7萬億盧布,約合人民幣5428億元,2015年為2.8萬億盧布,約合人民幣5610億元。2016年達到3.4萬億盧布。但實際執行卻大大超出,2013年軍費開支達到880億美元,是1999年的14倍,佔GDP比例4%以上,與美國持平,而中國軍費佔GDP比例只有不到2%。2014年的國防預算佔到俄政府總支出的20.1%,而在2010年這一比例僅有10%。新預算計劃還規定把接近一般的軍費開支用於武器採購,而在這之前只有30%。

隨著經濟的持續好轉和增長,軍費大幅增加,俄羅斯武裝力量的武器採購計劃大體能夠按期完成,有些急需裝備甚至超額完成。俄羅斯軍隊正在努力加快速度更新裝備,彌補蘇聯解體24年造成軍隊建設嚴重停滯和退步的舊賬。

有了錢,還得有先進武器,才能有底氣打仗。俄羅斯早在2008年與格魯吉亞交戰期間就開始推行軍隊現代化,2010年俄軍公佈《俄羅斯武裝力量武器裝備十年計劃》,根據該計劃,俄羅斯將在十年內投入23萬億盧布(約7200億美元)進行軍隊現代化建設,目標是到2020年,將俄軍現役內的現代化裝備比例升至70%。2013年,俄羅斯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共得到了67架新飛機和18架改進的飛機,以及超過100架直升機。2014年俄羅斯得到120架各類軍用固定翼飛機和90架直升機,計劃到2020年前總共採購1591架各類軍用飛機和直升機。

俄羅斯軍費開支的猛增,幾乎全部歸功於出售本國資源,2013年,俄羅斯出口了2.35億噸原油,大約摺合16億桶。如果按照100美元一桶估算,僅原油出口的毛收入就高達1600億美元。普京當了八年總統時,俄羅斯GDP就從1999年的2000億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1.7萬億美元,跨入經濟強國行列進。職工平均月薪從不足10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退休金增長近十倍。

實際上普京是很幸運的,他執政時期正好趕上世界經濟的一輪大繁榮,俄羅斯依靠出賣資源就賺的手抽筋。但自從2014年世界能源和資源市場崩塌以後,再加上西方的制裁,俄羅斯就陷入了財政和經濟的危機,好在普京挺過來了。


科羅廖夫


普京近二十年的執政沒有使得俄羅斯再度強大,但是俄國人的強國夢卻成就了普京,普京曾經信誓旦旦的對俄羅斯民眾說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那麼二十年快到了,俄羅斯強大了嗎?

顯然,除了軍事力量可以稱道之外,俄羅斯的其他領域幾乎毫無建樹。所謂人強不如命強,命強不如形勢強,因為形勢比人強。普京個人可以稱得上是鐵腕,但是在面對西方全面的打壓和俄羅斯缺乏後勁的經濟成長,俄羅斯始終沒有太大起色,並且國力仍然在一步步下滑,很有下降成為二流國家的風險。

單純從經濟實力來看,俄羅斯的GDP總值已經滑落到全球十名開外,最近的2016年的排名,俄羅斯僅以1.3萬億美元列世界第十三位,而美國同期的GDP高達18萬億美元,俄羅斯連美國的一半都沒有,不用說中國、日本這樣的大經濟體,即便是韓國、印度這樣中等體量的經濟體,俄羅斯也被遠遠落在了後面,要知道,蘇聯的GDP曾經一度位列世界第二,幾乎是美國的百分之七十,蘇聯解體後,特別是普京執政的第一個任期,俄羅斯的GDP 有所上升,但是在2012年後的第二個任期開始,由於美歐的對國際原油價格的打壓,過度依賴原油出口的俄羅斯經濟遭受重創,一直處於低迷狀態。俄羅斯長期忽視自主品牌的建設,經濟建設當中兩極化趨勢嚴重,一邊是寡頭經濟瘋狂撈錢,另一方面是大眾的普遍貧困。

俄羅斯雖然也在伊朗核問題、朝鮮核問題、敘利亞問題、中東反恐問題等國際問題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參與,但是很明顯,俄羅斯的影響力十分有限。與美國的世界各地都是盟友,中國到處都是合作伙伴相比較,俄羅斯幾乎沒有值得依靠的可靠朋友。

因此,除了軍事實力依然令人敬畏之外,俄羅斯正在小步快跑走向二流國家,小編覺得普京並非完人,國內許多網民對普京神化的言行非常不可取。


青年史學家


我是中俄小夫妻,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覺得俄羅斯已經是強國了,下面我從經濟、文化、科技、政治、軍事、教育我、國家福利和社會保障以及國民素質幾個方面佐證一下我的觀點:

一、經濟

直接上數據,2017年世界GDP排名,俄羅斯以14693.4億美元排名第12位。 (數據來源:世界經濟信息網)

俄羅斯的人口為1.45億左右,所以這個經濟總量和排名是符合一個強國的經濟標準的,雖然不是非常強,但也算強了!

很多網友可能會說,俄羅斯經濟增長過度依賴石油等能源資源的出口,未來不太樂觀,但是我覺得,既然說現在,那就比現在,至於經濟結構和產業升級方面的事,我覺得積極基礎達到一定水平那是自然而然的事!

二、文化

俄羅斯的文化燦爛而輝煌,以普希金、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訶夫、高爾基等偉大文學家為代表的俄羅斯文學水平相當高,有幾位還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以柴可夫斯基為代表的俄羅斯音樂藝術,以《天鵝湖》為代表的芭蕾舞藝術,都是世界藝術文化瑰寶,受到全世界的推崇!




三、科技

俄羅斯的基礎科學和基因科學,以及生物科學、石油科學等領域都走在世界的前列,有幾位科學家也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為世界科學事業貢獻了力量!



四、政治

俄羅斯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對國際安全事務享有一票否決權,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是世界政治的重要一極,同時俄羅斯總統普京所領導俄羅斯政權在國際上也有很大的話語權!


五、軍事

俄羅斯繼承前蘇聯的大部分軍事實力,其軍事力量較為強大,所擁有的核威懾力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其軍事重工業也較為發達,所研製的航空發動機令歐美國家爭相訂購,其常規戰略設施也不斷更新換代,進一步鞏固了軍事實力!



六、教育

據權威統計,俄羅斯是世界上高等教育率最高的國家,拿之前2013年的數據來看一下,俄羅斯人口大約1.45億,截止2013年,大學生數量大概700萬,高校數量大概2000所,而且俄羅斯實行全免的義務教育,從幼兒園到高中都是免費教育,而且政府也大力扶持藝術教育,使得俄羅斯教育質量不斷提升!



七、國家福利和社會保障

除了免費教育以外,俄羅斯實行免費的醫療和相應的社會補貼,水電暖氣費相當低;尤其對於少年兒童的福利很好,小孩子從小喝牛奶吃奶粉都是免費的,上託兒所也是免費的,娜塔莉的弟弟薩沙從小到大就享受到這樣的待遇;由於俄羅斯鼓勵生育,之前生育二胎以上的家庭都會獲得國家的獎勵,現在生第一胎也能享受到,生三胎以上,政府就要給你頒發獎狀了,還會獎勵房子車子等生活用品這一切都需要強大財力的支持,而俄羅斯實現了!



八、國民素質

去俄羅斯之前,早就聽說過俄羅斯國民素質很高,在俄羅斯生活過之後更能體會這一點,在這裡我結合我的親身經歷講三個方面:一是做公交車或地鐵時,車內非常安靜,人民之間互不打擾,安靜的看書或看手機,二是俄羅斯人都很愛讀書,人均讀書量也是位列世界前列的,在公園裡地鐵裡等地方隨處可見讀書的俄羅斯人,三是俄羅斯人遵守秩序,自覺的排隊,安靜的等待,不影響他人,再長的隊在俄羅斯也司空見慣,四是俄羅斯人普遍喜愛乾淨,不隨地吐痰,不亂丟東西,家裡收拾的也特別乾淨!五是俄羅斯人普遍喜愛欣賞名畫或聽音樂會等高雅藝術!



總結

綜上所述,我覺得俄羅斯是一個強國,已經處於強國行列,雖然經濟發展實力不是特別突出,但是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再加上俄羅斯擁有世界第一大的國土面積和儲量豐富的能源資源,其發展的怎麼樣,只是個時間問題!

祝福俄羅斯更加強大,祝願中俄友誼萬古長青!祝願中俄人民世代友好!


小新和娜塔莉


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這是普京模仿彼得大帝的話。自從普金99年進入國家權利中樞到現在已經18年過去了,但是今天的俄羅斯強大麼?沒有!甚至還沒有99年的俄羅斯強大,地緣環境甚至沒有99年那麼輕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事呢?



1. 首先俄羅斯人口,俄羅斯人口只有1.44億,受高緯度影響,大部分地區都不適合人類生存,而且生育率相對較低。眾所周知,人口是當今發展的重要因素,只有人多了,才能有巨大的市場,完備的產業集群,和巨量的產業工人,但是不幸的是,俄羅斯老齡化相當嚴重。當然現在俄國也發現類似問題,採取鼓勵生育等措施,目前還算不錯。

2. 科技落後。當年高精尖的產業部門都分佈在加盟共和國內,俄羅斯境內不是說沒有,但是相對沒那麼多,俄羅斯倒是想發展,但很多事情不是你想就能辦到的,那麼多部門沒有了,想從新開始?醒醒吧,且不說當年蘇聯已經全面落伍於西方了,就算是沒落伍,你想從頭再來也不現實。

3. 市場因素,俄羅斯有市場麼?1.44億人口,看上去還不少,但是均攤到一個擁有如此巨大的國土裡面,又是如此的稀少。中國當年發展一窮二白,啥都沒有,沒資金,沒技術,但是就是很好的利用了自己的巨量市場,想進入中國的市場賺錢?行啊,資金你自己帶,技術你得教我們。這才有了現在的中國,因為我們有一個大一統的巨量市場。這點俄羅斯沒有。

4. 資源豐富陷阱,當一個國家擁有海量資源的時候,他幹嘛還要費心費力的去發展其他產業,俄羅斯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當石油漲到150美元一桶的時候,俄羅斯雄心萬丈,仿若真能回溯當年蘇聯雄風,一度跟中國並列金磚四國,但是正如一句話說得好,只有退潮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很明顯,不管國際油價怎麼變化,中國發展速度依舊。而俄羅斯受低油價影響,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5. 中國影響,是的,沒看錯,就是中國影響,中國各種廉價商品全面佔領國際市場,俄羅斯發展本國產業的計劃不可避免的流產了,因為根本競爭不過中國人。本來蘇聯留給俄羅斯的也都是一堆重工業,傻大黑粗的產業,一旦失去了原東歐市場,那些東西賣給誰?只能破產了,到現在還能勉強維持的,也只有軍工產業了,就這個,還都是在啃蘇聯老底,並且從低端到高端還不斷被中國軍工擠壓。

6. 國家戰略缺失,當前俄羅斯戰略完全是被動防禦,而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現在應該幹什麼,完全是東牆漏了補東牆,西牆倒了看西牆。沒有一個能站在更高眼光下去看清楚俄羅斯的未來方向。普京雖然是地緣政治家,但是還是缺乏了戰略眼光,沒有把眼光放到全局去看,該舍的不捨,該得的得不到。

7.國家福利待遇高(這是我後來想到的),簡單介紹一下,俄羅斯人均18平的住房面積是免費的,18平以上也只收很少的費用。俄羅斯人教育 醫療(除了藥品)全部免費,就算不是俄羅斯人,倒在俄羅斯,就得給你拉醫院,就得給你治,不管你有沒有錢。俄羅斯水.暖氣免費(這應該是資源太豐富了)。以上在俄羅斯富有時還能保證,困難時,這些分分鐘都是能壓垮一個國家的。(以上網絡摘抄,請君自行判斷真偽)

總得來說,俄羅斯要想崛起,很難很難,除非抓住一次產業革命,但是就目前來看,還真不現實!

在此感謝大家看過本貼,以後想到什麼我都會更新。

回覆一條評論有朋友認為:蘇俄現在的處境是其好戰邪惡導致。

何為正?何為惡?蘇聯出兵阿富汗惡了大家都知道,蘇聯出兵製造布拉格之春的惡大家也知道,蘇聯蒙古屯兵百萬並且威脅核平中國的惡大家更知道,但是你們知道越戰麼?知道韓戰麼?知道豬彎事件麼?知道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甚至利比亞敘利亞麼?國家做事,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都是為了國家利益服務。當年蘇聯進軍阿富汗是為了連接印度,打通其在印度洋的出海口,完成彼得大帝對俄羅斯帝國的夢想。在其自己看來,他只不過想穩定阿富汗局勢,扶持一個親俄政府。跟今天西方的阿拉伯之春沒多大區別,甚至更單純只是希望在阿富汗這個戰略要地保持軍事存在而已。但是他沒想到得是他最大的收入來源,被西方封死了(石油價格大跌),沒錢支撐其在6070年代鋪下的大攤子,全世界各處都在不斷給蘇聯放血,而且,世界輿論都是西方在掌控。所以咯,不管蘇聯做什麼,在我們看來都是邪惡的。特別還威脅過我們。


還是那句話,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國家做事,沒有好壞,正邪,只看是否有利於本國!


啊呸150953036


普京從1999年底開始,一直執掌俄羅斯最高權力,所以,算起來普京執俄羅斯牛耳已經16年了,很可能他要執掌24年,即使2018年他不再連任總統,也將執政18年。

普京之前曾經說過“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現在再有4年就20年了,但從現在的俄羅斯狀況來看,普京可能要食言了。

俄羅斯有變強

客觀的來說,普京執政以來,把一個混亂不堪的俄羅斯重新整合起來,至少讓俄羅斯的國家機器開始正常運轉,經濟狀況比蘇聯剛解體時好的多,這是普京的功勞。比如打擊寡頭,強力反腐,整合軍備資源,靈活開展外交工作等等,可以說,普京是個很有作為的領導人。

在2007年年底普京宣佈,俄羅斯已經重返世界十大經濟強國行列,國內生產總值八年來增長了70%,俄羅斯公司資本估值超過30倍。

俄羅斯經濟是在普京手上曾經有過一段輝煌時期,主要是從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GDP和人均GDP都空前高漲,這是因為國際油價高漲所帶來的。

但俄羅斯的民營企業在當時並沒有很好而全面地發展起來,俄羅斯仍然依賴著石油能源的出口,它的經濟還是很脆弱。

俄羅斯前景堪憂

當國際油價跌落,俄羅斯賴以為生的能源優勢消失,後來又遭遇了歐美的經濟制裁和封鎖,盧布貶值,俄羅斯人收入普遍大縮水。

俄羅斯統計局報告,2014-2016年兩年間,俄羅斯居民實際收入下降了近10%,而幾乎三分之一的俄羅斯人的生活都處於貧困水平,現在的俄羅斯儼然一副隨時翻船的樣子。

俄羅斯的現狀,距離強大還有很大的距離

。問題自然出在俄羅斯國內的經濟,俄羅斯的強大,缺少最重要的也是必需的物質基礎——強大的工業體系。

但是,前蘇聯過度發展重工業的畸形經濟結構,至今仍然在深深的影響著俄羅斯,而經濟結構的調整,絕不是朝夕之間的事,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而目前,北約大軍壓境,俄羅斯針鋒相對,來自北約和美國的經濟干預,俄羅斯只能咬牙死挺,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說,俄羅斯幾乎沒有足夠的財力和精力來改革經濟結構,光應付國家安全問題都手忙腳亂。

金十君認為,一旦俄羅斯不能擺脫對石油能源的依賴,發展好經濟,俄羅斯或許就會是下一個委內瑞拉了。

2018年再度連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羅斯經濟?幾百萬印度女犯人為何與男子關在一起?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