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這3類兒童檢查都是坑,有的已被叫停5年!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大部分人生孩子都會想著優生優育,而不是像以前一樣放養。

為了讓孩子更好地健康成長,許多家長更是會在孩子發育期間

帶其去醫院做各種檢查和保健。因此醫院方面也衍生了許多不同類型的兒童檢查項目。但哪些是真正需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坑媽友們卻很難分辨!

家長注意!這3類兒童檢查都是坑,有的已被叫停5年!

不過沒關係,小編今天就給各位媽友整理了最常見的三類兒童檢查“大坑”

有一項還被叫停了5年,有醫院卻仍在做,媽友們一定要擦亮眼睛了!

微量元素檢查已被叫停5年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

微量元素變成醫院裡一項特別火爆的檢查,寶寶長得好不好媽媽們是非常重視的

寶寶哭鬧不止、不愛吃飯、頭髮黃,就會帶孩子去醫院查微量元素

家長注意!這3類兒童檢查都是坑,有的已被叫停5年!

但其實早在5年前原國家衛計委就提出:

非診斷治療需要不得針對兒童開展微量元素檢查,尤其是對6個月以下的嬰兒

家長注意!這3類兒童檢查都是坑,有的已被叫停5年!

雖然規定如此

但還是有不少家長表示:被忽悠過

家長注意!這3類兒童檢查都是坑,有的已被叫停5年!
家長注意!這3類兒童檢查都是坑,有的已被叫停5年!
家長注意!這3類兒童檢查都是坑,有的已被叫停5年!

什麼是微量元素?

一般來說,凡是占人體總重量的萬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如鐵、鋅、銅、錳、鉻、硒、鉬、鈷、氟等,稱為微量元素

一般寶寶半歲左右的體檢時,會有一項“微量元素”的檢查,經過採寶寶手指末梢血,或採集寶寶頭髮來化驗

微量元素檢測,意義不大

而且,很多育兒專家包括知名兒科專家崔玉濤,兒科醫生張思萊都在官微上表示過微量元素檢查沒有必要,甚至反而會害了孩子!

家長注意!這3類兒童檢查都是坑,有的已被叫停5年!
家長注意!這3類兒童檢查都是坑,有的已被叫停5年!

微量元素只是一種篩查法並不能作為寶寶是否缺乏微量元素的唯一指標

從檢測方式到檢測結果都不科學

1、頭髮檢查——不科學

雖然能讓寶寶免受採血的疼痛但頭髮檢測會受清潔程度、髮質環境汙染等多種因素影響

這種檢測方式得出的結果臨床價值非常有限

家長注意!這3類兒童檢查都是坑,有的已被叫停5年!

2、血液檢查——偏差大

在取血過程中可能會有組織液或外界同種元素混入造成結果偏低或樣本汙染指尖取血檢測出來的數據

只是局部血液水平的,並不能真實反應

寶寶體內的營養狀況也不是可靠的方式

3、靜脈取血——不全面

這種檢測方式採血過程中干擾因素較少

但“查血”不能準確反映寶寶體內微量元素水平

因為有的元素在血液中含量很少

家長注意!這3類兒童檢查都是坑,有的已被叫停5年!

比如體內99%以上的鈣都分佈在骨骼和牙齒中,不在血液裡

微量元素不能亂補。有的家長覺得補充一些微量元素總沒錯吧

其實,各元素在腸道吸收的過程中一種元素多了會搶佔其它元素的“運力”鈣補得過多,鋅、鐵的吸收就會減少

家長注意!這3類兒童檢查都是坑,有的已被叫停5年!

補充微量元素

一定要不盲查,不盲補

家長注意!這3類兒童檢查都是坑,有的已被叫停5年!

如果擔心孩子飲食不均衡

倒不如按照下圖通過食物補充

↓↓↓↓

家長注意!這3類兒童檢查都是坑,有的已被叫停5年!

除了微量元素檢測

還有以下這2種檢查,被家長津津樂道

要記住這些檢查同樣是白花錢

骨密度檢查,完全沒必要

1、嬰幼兒不是骨密度檢查的適宜人群

骨密度檢查是通過數據來判斷骨骼生長髮育狀況及衰老程度

對於健康的孩子來說如果不存在骨質疏鬆的情況,骨密度檢查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家長注意!這3類兒童檢查都是坑,有的已被叫停5年!

骨密度檢查主要用於中老年人骨質疏鬆的一個衡量指徵

嬰幼兒不是骨密度檢查的適宜人群並且不建議20歲以下的人群進行檢查。再說了,目前國際上並沒有兒童骨密度測量的標準數值

也沒有絕對的參考值,所以測了也是無用功

2、 兒童骨密度低不等於缺鈣

骨密度代表骨骼內鈣質沉著的程度,但是兒童和成人骨密度低的概念完全不同如果成人骨密度低,那麼代表缺鈣,但是兒童骨密度低,並不代表缺鈣

家長注意!這3類兒童檢查都是坑,有的已被叫停5年!

嬰幼兒處於生長高峰,骨骼正在不斷拉長、增粗促使骨骼生長的激素水平增高骨骼內沉積的鈣質自然偏低

即骨密度低也是很正常的說明孩子正在拔高,長個兒!

所以,想要通過查骨密度來判斷寶寶是否缺鈣的家長該醒醒了!

幽門螺桿菌檢查,完全沒必要

由於幽門螺桿菌(HP)知名度越來越高許多成年人在體檢時開始篩查,以防微杜漸然而,兒科醫生在門診時也開始常常被強烈要求給孩子們做這項檢查:

理由是家裡有人發現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其實,國內醫學共識明確建議幽門螺桿菌檢查,不應該作為寶寶的常規檢查

主要是因為:

1、幽門螺桿菌很少會在兒童期引起症狀

絕大多數的孩子並不會被幽門螺桿菌影響生活

就算幽門螺桿菌感染了孩子,很少會導致消化性潰瘍這種疾病

家長注意!這3類兒童檢查都是坑,有的已被叫停5年!

2、預防胃癌,並不需要從兒童期開始

成年人治療幽門螺桿菌,很多隻是出於要預防胃癌的目的

而絕大多數胃癌的出現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緩慢的逐漸變化,從萎縮到化生再到瘤變,最終到胃癌

幽門螺桿菌感染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誘導角色

日本的流行病學數據,最早是在20歲以後開始出現萎縮

所以日本製定的篩查幽門螺桿菌的年齡是12~20歲

也就意味著,兒童時期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從預防胃癌的角度講,等到成年之後再檢查治療也來得及

其實,只要寶寶肚子沒啥不舒服就不用為了“預防”去做這個檢查

只要平時做到不對嘴給孩子餵食不給寶寶喝生水、吃生食餐前好好洗手就好了

家長注意!這3類兒童檢查都是坑,有的已被叫停5年!

不知道媽友們有沒中過這3個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