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調整後到手工資反而變少?原來真相是……

新個稅法最近正式獲得通過,個稅起徵點提至5000元,給人們發了減稅“大禮包”。

但是,近日在朋友圈廣泛流傳著一張降稅前後到手工資對比表,降稅後到手工資反而比降稅前少了。

個稅調整後到手工資反而變少?原來真相是……

個稅調整前後對比

網絡上流傳的對比表。

為啥降稅後到手工資卻少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張對比表的計算方法正確嗎?

根據這張對比表,同樣是5000元工資,降稅前,個人需繳納個稅45元,社保扣費按照最低工資1800元扣除,個人繳納社保330元,最終個人到手工資4625元;降稅後,繳納個稅降為0元,然而社保必須按照實際工資繳納,個人需要繳費920元,這樣一來,到手工資僅剩4080元。

事實上,這張對比表存在不少錯誤。

先來看個稅,計算方式就是錯誤的。降稅前,也就是在起徵點為3500元的情況下,5000元工資繳納的個稅並非是45元,而是低於45元。

降稅前,個稅計算公式為:(稅前工資-起徵點-“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稅率

個稅調整後到手工資反而變少?原來真相是……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修訂前(左)和修訂後(右)個稅稅率表對比。

而之所以會計算出個稅45元=(5000-3500)×3%,是因為表中沒有將“三險一金”進行稅前扣除,扣除之後個稅將低於45元。

再來看社保繳費的計算,也是錯誤的。

在社保繳費中,個人繳納比例一般是養老保險8%,醫療保險2%,失業保險0.5%,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個人不繳費,照此計算,

降稅前按1800元繳納社保,個人繳費為270元,

降稅後按5000元繳納社保,個人繳費為525元。

可見,表中的個人繳費都有高估,如果以前社保扣費按照最低工資來算,到手工資也並沒有如表中減少那麼多。

需要強調的是,對於一直按照實際工資繳納社保的人來說,在稅前工資沒變的情況下,降稅後,到手工資其實是增加的。

所以,這張表其實想反映的是社保轉由稅務部門徵收後,對沒有實額繳納社保的個人收入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